財政真平衡了?

財政真平衡了? 圖╱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財政實況

我國於民國87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最終決算審定有賸餘1,684億元,並計特別預算後仍有賸餘1,144億元,這是多年赤字首度財政收支平衡,據府院稱107年又重返財政平衡。

■我國的財政除了呈現在每年的總預算、跨年度的特別預算,另政府逾百個非營業基金(如產業園區開發管理基金、科學園區管理局作業基金等)的收支、負債也是觀察重點

最近從總統行政院長都說,我們的財政平衡了,而且是20年來第一次達到平衡了。財政平衡是什麼?用庶民的話說就是,政府荷包滿滿沒有赤字了,甚至小有賸餘。

我們依稀記得,前行政院長林全主計長許璋瑤也曾津津樂道民國96年財政平衡的往事,何以如今蔡總統及蘇院長會說:「去年是20年來第一次平衡?」那麼林、許二人所津津樂道的平衡又是什麼?

時間迴轉十年,96年由於稅收意外超徵,全年未曾舉債,最後決算時還有點賸餘,因此林全、許璋瑤認爲那一年財政平衡了。但如果把隱於「特別預算」裡的千億舉債計入,則那年並未平衡,仍有近百億的赤字。

魔鬼藏在特別預算裡

因此,看一國財政是否平衡,除了看每年的「總預算」,還得看跨年度的「特別預算」,如此才能看清財政實況。依此而言,上次平衡是發生在民國87年,距今已有20年之久。

這樣看來,我們財政真平衡了嗎?看看近日總統、院長所提的財政賸餘1,080億元,不由得令人擔心,因爲這個數字只是「總預算」的數字,只能證明總預算是平衡的,卻無法保證加上「特別預算」後也能平衡。

去年中央政府原擬在總預算裡舉債千億,由於稅收比預期好,因此直到年終分文未舉,因此總預算得以平衡,政府雖在「總預算」裡沒借半毛錢,卻在前瞻基礎建設、治水等「特別預算」裡卻借了千億的債,舉債規模創下近七年最高。

財政紀律纔是關鍵

總的看來,去年總預算這邊有千億的賸餘,特別預算那邊也借了千億的債,一加一減,約在平衡邊緣,可能有些許賸餘,或有些許赤字,這當中還得細算纔可知曉,但無論如何,這個平衡是運氣使然,而非有什麼偉大的財政作爲所致。

何以說是運氣使然?因爲去年股市交易熱絡,使得證交稅衝破千億,創下近八年最高,比起近年多了兩、三百億,而少了這兩、三百億,也就沒有平衡這件事了。

其實,20多年來我國財政能否平衡,悉數取決於證交稅,以民國87年而言,若非證交稅收了1,197億元,何來平衡?再如96年若非證交稅達1,289億創下歷年最高,恐怕連局部平衡的邊也碰不到,去年的情況理同如此。

然而證交稅是機會稅,其稅收易受外部環境影響,極不穩定,能逾千億的年份更是可遇不可求,換言之,靠證交稅超徵而得到的平衡去年有,今年不一定有,這也是何以20年之久纔出現一次平衡的原因

這樣說來,真正的財政平衡是來自於財政紀律,而不是依賴運氣,而財政紀律起碼要做到不濫開選舉支票才行,遺憾的是,20多年來我們政府一面大開減稅支票,一面又盡做無謂的補貼,以致預算赤字無年不有,特別預算扶搖直上,這樣的政治節奏,如何維持財政紀律?沒有財政紀律,何來財政平衡?這並非偉大的道理,但沒有偉大的政治家,是永遠也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