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錯把危機當政績 經濟學人擔心臺海可能戰爭
經濟學人提到臺灣是潛在發生戰爭的地方,不過時間可能不是2023年,但是對立的情勢仍然持續上升。(圖/shutterstock
上星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出刊的「 2023年趨勢特輯」,封面出現了蔡英文總統,於是蔡英文總統在個人臉書上稱「這代表臺灣在各方面的表現、臺灣人民的努力受到世界高度的關注。」然而,這恐怕是誤解,經濟學人是在評估烏克蘭戰爭之後,下一個國際衝突熱點會在哪裡,臺灣就被認爲可能發生戰爭的地方。
第一篇提及臺灣的文章是《臺灣會成爲亞洲的烏克蘭嗎?》,該文作者羅傑‧麥克尚恩(Roger McShane)說「我理解爲什麼一些美國將軍認爲,中國大陸將在未來十年內入侵臺灣…習近平可能是自毛澤東以來,最重視兩岸統一的大陸領導者,把這件事與中華民族復興給聯繫起來….他曾說,統一不能無限期推遲。」
經濟學人特刊的封面出現蔡英文,但是除了義大利新任女總理梅洛尼以外,其他人:習近平、拜登、普丁、澤倫斯基、蔡英文,都是可能介入戰爭的國家元首,這哪裡是對臺灣努力的肯定呢?(圖/經濟學人推特)
該文還提到,前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訪問臺灣後,明顯打破了臺海原本的平衡格局。長久以來美國雖不承認臺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也沒表態同意中國大陸對臺灣有主權。這樣的模糊情況被裴洛西女士給破壞了,在她離開後,中國大陸以軍演的形式表達憤怒。包括向臺灣島上空發射彈道飛彈,派出數十艘軍艦和飛機前往其領土周邊,就像在爲封鎖全島在演練一樣。
文章也簡述了臺灣對大陸的政策發生改變的情況,寫道「兩代人以前,臺灣是國民黨統治,在理論上同意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現在則是由支持獨立的民進黨蔡英文總統所領導。臺灣人口2400萬,人均收入是大陸內地的近3倍。而臺灣的自由和繁榮,是對北京的隱性挑戰。雖然大陸提出「一國兩制」,承諾臺灣可以高度自治,但是自從香港的自由度收緊之後,承諾就顯得空洞了。目前臺灣的民意只有不到 7% 希望兩岸統一。
臺海是否戰爭,取決於中國大陸評估自己的勝算有多高,隨着大陸軍力的強大(中共海軍的艦船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戰爭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當然,他們也會看到烏克蘭戰爭的教訓,而影響各方的考量。
美國希望臺灣表現出更大的自我防衛決心,要求臺灣建立更專業的武裝部隊,增加軍事預算至少GDP的 3% 。也建議臺灣採取「豪豬戰略」(刺蝟戰略),以小搏大的遊擊作戰,包括和隱蔽式防禦陣地,或是機動式的打擊性武器,尤對付對戶的軍艦和飛,而不是以正規的噴射戰機、軍艦和潛艇。
有些看法認爲,與烏克蘭戰爭相比,兩岸戰爭可能更困難,因爲通過160 公里的海峽保持攻擊,比跨越陸地邊界更難。至少北京同意一件事,對臺灣發動爭是下下之策,只要還有其他選擇,他們應該不會如此做。但是,許多專家認爲,大陸可能認爲自己的選項正在減少。
另一篇提到臺灣的文章是《2023 年哪裡可能爆發衝突?》作者多明尼克‧齊格勒(Dominic Ziegler)在其中一段提到臺灣。他提到「隨着中國大陸實力的增長,對臺灣的動武情緒也在增長。拜登總統多次表示如果臺灣受到攻擊,美國將保衛臺灣。但是這也讓華盛頓的一些人感到擔憂,認爲這反而可能會刺激中國大陸儘早採取行動。」
.
然而,作者認爲,習近平在看到烏克蘭戰爭的發展,俄羅斯面對戰爭泥潭以及嚴重經濟封鎖,接下來的一年裡,應該不會對臺灣動武,可能改向南海以及釣魚臺列島有一些行動,用以測試美國及其亞洲盟友的反應。
不管如何,這兩篇文章其實並不是肯定臺灣人民的努力被國際看到,而是分析臺灣離戰爭有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