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麥會沒看點 和平成主旋律
(圖/中央社)
衆所矚目的「蔡麥會」5日在美國加州舉行,中國大陸雖表示要「採取堅定措施」,但麥卡錫在蔡總統過境時會晤,絕沒有以衆院議長身分專機訪臺那麼敏感。依據比例原則,大陸雖有動作,也不會有像去年裴洛西訪臺那麼大規模的軍演。關心臺海和平的國人應可鬆口氣。
事實上,蔡麥會雖被媒體炒得火熱,其實並沒有太多看點,因爲照表操課,大家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這樣說吧,如果沒有蔡麥會,蔡總統過境美國之行還能看嗎?宣稱「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政治人物將被狠狠打臉。已經延後訪臺的麥卡錫如果連蔡總統過境美國都不見,那「美國支持臺灣」豈不成爲笑話?
大陸也一樣,蔡麥會必須有所迴應。但馬英九赴大陸的掃墓之行已平衡了臺灣民意,在中山陵展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 的墨寶,諭示海峽兩岸仍有和平統一的前景。如此對蔡麥會的迴應,意思到也就夠了。
但如果將蔡麥會置於美中競爭的框架來看,就會發現美中關係已有微妙變化。反映到臺海,和之前臺灣被喻爲「地球上最危險地方」的緊張,將不再一樣。
首先,蔡麥會時程合理的安排,應該是在蔡總統去程時過境紐約。因爲離華府的國會山莊近,能參加的議員多,不至像現在只有18位與會,也不會與衆院外委會主席率團訪臺的行程衝突。加州舉行蔡麥會,看起來更像是臨時彌補;「蔡麥不會」在美、臺都難以交代。何以如此?應該與白宮意願有關。白宮現階段似無意激怒大陸,以爭取高官訪華或至少通個電話。
其次,麥卡錫的談話較預期溫和,並沒有嚴厲批中。他強調與蔡總統會面並不是要升高美中緊張關係,而是要展現對臺灣人民的支持,中國沒有必要採取報復行動,而應該與美國溝通。麥卡錫的態度同樣印證美國對華策略正在調整。
這代表什麼?我們注意到之前不斷預測大陸侵臺時間表的論述正從美國慢慢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習近平現在無意侵臺的推論。麥卡錫在記者會上被問及大陸可能武力侵臺時,強調的是溝通與和平。美國變了,不再推銷戰爭論或者攻臺論,被質疑「把臺灣烏克蘭化」的積極教戰,似乎只有前高官還在宣揚。
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大陸以「和平論」作爲對外政策主軸的趨勢。這不僅表現在成功推動沙、伊復交,以及推動俄、烏和談上,也表現在對馬英九掃墓之行的開放態度。大陸對這位「中華民國前總統」的禮遇,超出預期。
我們樂見形勢往這方向發展,正如前文指出:關心臺海和平的國人應可鬆口氣。美中競爭緊張趨緩,兩岸關係也將有機會和緩。只要政治人物能夠真正以臺灣人民利益爲重,理解抗中與保臺,並非等號,備戰與避戰,也絕不衝突,才能將臺海和平,掌握在自己手中。(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