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恥!日本搶中國文物360萬件,11件成“日本國寶”,仍未歸還

前言

文物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無聲記錄者,近代中國的苦難使得大量文化瑰寶流落他鄉,其中360萬件被掠奪至日本,甚至11件成爲“日本國寶”。

從東京博物館的展品到靖國神社的石獅,這些文物講述的究竟是何種歷史?它們如何從中華大地流失,又爲何被日本視爲至寶?

文化瑰寶的離散

在明朝,倭寇的騷擾雖不間斷,但對中國文物的侵害尚屬零星,自1894年的甲午戰爭開始,日本的掠奪行爲迅速升級。

甲午海戰後,日本在中國遼東半島展開了全面的搶掠行動,當時的日軍將文化遺產視爲戰爭戰利品,所有帶有文化象徵意義的物品都被打包運走。

海城三學寺的一對石獅子便是在那時被掠奪的,作爲遼東地區的“神獸”,這些石獅不僅代表地方信仰,更象徵着中國對遼東地區的主權。

戰後它們被運往日本天皇御覽,最終落戶靖國神社大門外,成爲爲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的象徵。

這種掠奪並未停止,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日本作爲成員之一進一步深化了其系統性掠奪的策略。

萬佛樓的金佛被整座掠空,整個建築幾乎變成了一座空殼,在北海靜心齋,成箱的瓷器、銅器和佛教遺物被運往日本海軍基地。

在掠奪中,唐鴻臚井刻石成爲被日本重點運送的“戰利品”,這塊刻石是中國東北唯一的唐代碑刻,記載了唐代在東北地區宣誓主權的歷史。

因其巨大的歷史價值和象徵意義,這塊刻石被運往日本皇宮,至今深藏其中,成爲被隱藏的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1931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展開,文物掠奪達到了癲狂狀態,日本軍隊的掠奪目標從博物館、寺廟擴展到普通民居,無論是普通家庭的字畫還是博物館中的珍品,幾乎沒有倖免。

日軍制定了嚴格的搜刮計劃,地方士紳被強迫上繳家中珍貴物品,拒絕者則面臨嚴厲的懲罰甚至死亡。

據當時記錄,僅雍和宮前的金絲楠木大柱,就被日軍運回日本,用於建造神社和寺院。

這些掠奪行爲不僅僅是爲了物質財富,更包含了文化侵略的意圖,例如唐鴻臚井刻石記錄了唐玄宗開元盛世的主權宣示,被掠至日本後成爲日本試圖宣示對中國東北地區影響的工具。

海城石獅從遼東守護者變爲靖國神社的“看門獸”,更是對中華文化和民族尊嚴的深刻諷刺。

這些文物被掠奪的背後,還有一個深刻的問題:日本如何看待這些掠奪來的文物?它們是戰利品,還是承載了侵略歷史的沉重遺物?

文化的兩端

歷史的塵埃雖然逐漸落定,但被掠奪的中國文物依然在異國他鄉訴說着那段無法忘卻的過去。

東京國立博物館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這裡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上萬件,從良渚文化的玉器到唐宋時期的瓷器,再到明清時期的書畫,應有盡有。

這些文物跨越數千年,類型豐富,成爲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的核心展品,在這裡,唐代的敦煌寫經、元代青花瓷器都被精心布展,吸引了無數參觀者。

對於這些文物的來源,展覽標籤中卻鮮有提及,彷彿它們自始便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更令人矚目的是京都國立博物館,其三分之一的館藏竟是中國文物,這些文物中不乏宋代的書畫珍品,如南宋的《瀟湘臥遊圖卷》和《紅白芙蓉圖》,以及備受推崇的曜變天目茶碗。

這些曾經代表中國藝術巔峰的文物,如今被日本奉爲“國寶”,成爲其文化遺產中的“頂級存在”,展覽中,這些文物的藝術價值備受推崇,而其背後掠奪的歷史卻被巧妙地忽略。

日本的私人收藏館同樣藏有大量中國文物,有鄰館是京都著名的私人博物館,其三層展館幾乎堆滿了中國瓷器、銅器和書畫。

這些文物有些以乾隆時期琉璃瓦裝點庭院,有些則被隱匿於館藏深處,公衆幾乎難得一見,與公共博物館相比,私人館藏更傾向於封閉和保守,甚至對文物的來源保持緘默。

如此矛盾的展示態度,讓人不得不質疑:這些文物到底被視爲藝術收藏,還是掠奪歷史的無聲證據?

另一方面,日本社會對這些文物的態度也充滿了矛盾,部分日本學者和歷史研究者開始正視文物來源問題,主張建立文物來源數據庫,公開文物流失的歷史細節。

日本歷史學者藤田高景明確指出,這些文物是“歷史負資產”,是侵略戰爭的罪證,歸還中國是修復歷史正義的重要一步。

日本歷史學家藤田高景

東京歷史教育者協會的東海林次男則認爲,僅在表面上談論反省戰爭並不足夠,拒絕歸還文物恰恰反映了日本對侵略歷史的漠視。

然而也有學者以“研究不足”爲由,對歸還文物的呼聲持保留態度,他們聲稱,在日本近代史的研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難以有效推進文物歸還。

這種態度表面上看似理性,實則爲拖延歸還尋找藉口,更何況,靖國神社和日本皇宮內的部分中國文物甚至連對外展覽都不允許,公衆對其現狀一無所知。

這種矛盾在社會層面也十分突出,近年來,以“中國文物返還運動推進會”爲代表的民間組織,不斷通過請願、集會等方式呼籲日本政府歸還文物。

但日本官方對此反應冷淡,既沒有公開文物清單,也未採取任何實際行動推動歸還,這種態度不僅阻礙了中日文化交流,也削弱了日本作爲一個現代文明國家的文化自信。

迴歸的可能性

面對文物流失和文化歸屬問題的複雜局面,文物的迴歸並非只是簡單的歸還行動,它還涉及多方面的國際合作與技術創新。

以“中國文物返還運動推進會”爲代表的組織,通過公衆簽名、集會和請願等方式不斷推動歸還議題的熱度。

他們的目標不僅是敦促日本政府採取實際行動,還希望在社會層面喚起對文物流失歷史的反思和共鳴。

日本學界的部分學者也加入了這一進程,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便是支持文物歸還的聲音之一,他認爲,歸還文物不僅是對侵略戰爭的認知,更是中日兩國構建未來關係的重要基礎。

除了傳統的法律和外交途徑,技術創新也爲文物歸還問題提供了全新思路,近年來,3D掃描和虛擬現實技術的快速發展,讓遠程展示文物成爲可能。

通過高精度的數字建模,不僅能夠永久保存文物的細節,還能讓更多人“接觸”到這些瑰寶。

此外文物數據庫的建立也是推動歸還的一大重要手段,日本學界中支持歸還的學者多次提議,系統性地梳理和公開被掠奪文物的清單和歷史記錄。

通過數字化的文物數據庫,不僅能夠爲歸還提供確鑿依據,還可以讓更多人瞭解這些文物背後的故事,這樣的透明化過程,不僅是對歷史負責,更是對未來文明互鑑的承諾。

當然,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雙方政府的支持與推動,歸還文物是一個複雜的國際問題,需要強有力的政治意願和執行力。

正如中國民間和學術界的努力所顯示的那樣,公衆的推動和國際社會的參與可以成爲重要的催化劑。

如果日本能夠正視歷史,並以實際行動表明其對文化遺產的尊重,那麼文物的歸還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結語

文物是無聲的,但它們卻記錄了最真實的歷史,它們的歸還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修復,更是一次跨越時間和空間的文化對話。

日本掠奪中國文物這一歷史問題,啓示我們更需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

參考文章

每日經濟新聞2024年12月10日《日本民衆集會,要求返還從中國掠奪的文物!包括靖國神社門前石獅、日本皇宮內的唐朝刻石等!學者:不歸還是因爲沒反省》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