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美豬 堅持飲食理念
(圖/達志影像)
食安議題一直深受臺灣人重視,社會經過多次食安的衝擊,也讓民衆不僅關切吃得安全,更進展到希望吃得安心,從生命科學擴大到社會科學的層面。
以近來政府開放萊豬事件爲例,自從萊克多巴胺開始運用在經濟動物飼養上至今短短20年之間,其肉品是否能安全食用的問題就有許多爭辯,其安全性也衆說紛紜。主張科學派的如美國,認爲只要在現在的技術下看不到問題,就算是安全;反之,以不確定推論爲主的歐洲,認爲除非是絕對安全,就不應該冒然認定是安全的。這也可以從雙方在國際食品法典(CODEX)爭論多年而未能達到共識看得出來。
以荷爾蒙製劑來增進動物的生長,在早期是個常見的思維,直到陸續發生一些健康上的問題導致在1960年時,義大利、德國等國家開始禁用,1977年歐盟全面禁用。合成卵泡激素DES在1938年合成後,被廣泛使用在婦女身上作爲荷爾蒙的調節,直到1971年發現會造成畸胎及可能致癌才被禁用;而期間,DES也曾經被養豬業用來增進豬肉的生產量,直到被發現有健康疑慮後才禁用,這些例子讓我們對於荷爾蒙的使用及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不得不特別謹慎。
科學的證據充實與否,雖然在食安管理是個重要議題,但其背後更重要的是:一個政府要帶給人民什麼樣的飲食環境。歐洲對於食安的看法與理念早就跳出單純的生命科學議題,而以更高層次的思考及態度來面待食安問題。例如,歐洲對醬油中所含的單氯丙二醇訂出非常低的限量,要求用非傳統方式釀造醬油的商人要嚴謹控制生產過程;不鼓勵基改食品的進口,並嚴格要求只要含0.9%的基改食品就要標示;反對以非自然的方式飼養動物,全面禁止以含荷爾蒙製劑的飼料飼養的家畜類產品。
從上述措施可以看出歐洲的消費者不僅崇尚自然的飲食,也對商人爲了牟利採取非傳統方式生產食品不以爲然,更何況這些利益不一定回饋給消費者,卻可能帶來消費者生活上的不安。
對於理念的堅持,在生產大國透過政治力,以所謂國際標準佔有WTO談判的優勢之下,類似歐盟這樣的國家當然要付出代價,然而因有全民共識來承擔,仍得以堅持既有的飲食理念。
臺灣因爲特殊的國際地位,在面臨許多經貿談判的壓力時必須有所讓步,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面臨類似美牛美豬的議題時,臺灣的消費者是否應該開始想想,我們想要在臺灣塑造出什麼樣的飲食文化?我們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堅持?
(作者爲國立陽明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