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大涼山成爲“公益支教秀場”

距離暑假還有大半個月,不少研學機構推出的大涼山支教研學項目卻早已售罄,甚至還有候補者在排隊等撿漏。據媒體報道,一些研學機構將大涼山的孩子包裝爲“尋求支教老師的學生”,並藉此推出“7天收費萬元就能拿到志願者公益證書、鄉村助學研學報告”的研學項目。在這些研學項目的渲染下,大涼山似乎成了“公益支教的秀場”。

支教是公益行動,但做公益也要針對學生需求,細分優化,精準供給。經過多年的各方努力,如今的大涼山教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前不久,一些短視頻平臺上“大涼山孩子學習條件差”的短視頻內容就被陸續打假。張華是正規支教志願者,據其介紹,“我支教所在的一所縣城中學,一個學期招來了70多名正式編老師,很多是一流師範大學的畢業生。”張華向記者表示,外面鋪天蓋地宣傳大涼山缺支教老師,與實際情況並不符。

研學是商業活動,何必打着公益的旗號?花10000元“支教”7天,去掉來回路程,真正給孩子講課的時間也就寥寥幾天,這種支教研學,不但不能給孩子多大幫助,反而形成對孩子們的騷擾,甚至讓孩子因此受害。

比如,有些“支教老師”甚至就是小學生,他們將英語單詞和26個字母寫在白板上,教導和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城市孩子向山裡孩子分享生活,交流方式不妥有時反而會變相成爲“凡爾賽”……很多大涼山的孩子疲於應付那些名目繁多的研學團,課程無法順暢銜接,具體學到什麼,孩子們也說不上來。

那些打着公益旗號售賣的商業研學項目,不僅涉嫌欺詐,還傷害了大涼山孩子的情感。真正受益的是這些賣項目的機構,其聚焦點則是參與者在7天內獲得公益時長或是鄉村支教調研報告等,可以爲申請海外留學、擇校、評優等提供相應證明。

邊遠地區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教學生態,這是商業研學機構推出的支教研學項目解決不了的。雖然撇開學科教育,留守兒童也需要陪伴關懷,但是,每當受助的孩子和相處幾天的志願者產生情感聯結後,這個志願者就從他們生命中消失了,這反而會給孩子們帶來失落感,甚至會形成心理創傷。

這並不是否定市場力量參與支教,甚至可以說市場力量的參與度還不夠,還需要鼓勵。但市場的參與同樣需要規則的制約,需要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而不是“先造謠,再造廟”,拉起一個草臺班子就可以數錢。

對此,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從問題導向出發,對大中小學生以支教證書、公益時長爲升學或未來留學“背書”完善規則,嚴格把關;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對這種“公益秀場”要明令禁止,甚至追究相關人員的違規責任;同時,要更好地探索公益與商業的融合之路,讓社會企業以解決社會問題爲使命,並通過商業運營的方式實現公益的可持續發展。 □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