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靠的數字
圖╱本報資料照片
疫情下的失業統計
我國早年所編制的GDP是以聯合國國民經濟會計制度(SNA)1968年版爲藍本,2005年改採1993年版SNA,把電腦軟體支出改列固定資本形成,2014年又依2008年版編算,研發支出也改列固定資本形成,GDP及民間投資規模就在修正中,一直擴大。
2005年上半年我國商品貿易出超不到5億美元,當時國貿局悲觀的預測全年出超將跌破20億美元,所幸最後三個月情勢好轉,使得全年出超仍達78億美元,更戲劇化的是,次年海關貿易統計變革,納入復出口、復進口,經此修正,2005年出超倍增至158億美元。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林(Bertil Ohlin)曾說:「經濟學的任務之一就是探討世界發生了什麼事,然而世上只有少數事務可以直觀而瞭解,因此必須仰賴數字,然而編算數字來解釋經濟成長一事,又是件極困難的任務。」
歐林說的沒錯,數字的編算真不容易,每個我們看似普通的數字,都要有嚴格的定義,然而,有時候大環境一變,數字就陷入深淵,有時定義一改,數字也跟着面目全非,如此看來,我們日常生活看到的許多數字,都是不可靠的,用直觀去理解數字也是危險的。
疫情影響海外就業數據
舉個例子,近三年由於疫情,海外國人無法返臺,依戶籍法被遷出者大增,因此牽動了許多數字的變化,依主計總處估計,2021年海外就業比2019年少了42萬人,果真是海外工作機會消失了嗎?並非如此,而是因爲戶籍被遷出之後,這些人已不在調查的母體裡,這告訴我們,海外就業大減,聽起來很嚇人,事實上,只是戶籍法在作怪而已,多數人仍如常在海外快樂的工作。
疫情、無法返國、戶籍法環環相扣,而就業調查又是以戶籍人口爲母體,這一連串的巧合使得數字因疫情而驚天動地的變化。不過,真實的情況並不像數字如此戲劇化。再如,隨着邊境管制鬆綁,今年以來返國人數增加,戶籍人口逐月回升,這並非返國定居的人增加了,只是那些被遷出的人又恢復戶籍而已,日子還是一樣的過,該在國內的依舊在國內,該返回海外的,過完年之後還是回去了,純屬數字起落而已。
2019~2022年在海外遷出、遷入的變化下,戶籍人口少了34萬,15歲以上民間人口跟着少了17萬,勞動力、就業、失業人數也全數減少,這幾年的數字是在「非常態」的情況下產生的,因此解讀起來必須更小心,不論數字創史上新高,或史上新低,無需驚慌,也不必吹牛。
再舉個例子,2009年國民所得統計五年修正,把「那些未從事製造,循委外代工而對產品內涵、生產及行銷具主導權者之自有品牌無煙囪企業,由服務業改歸製造業。」在這個新分類法之下,不費吹灰之力,2006年製造業生產毛額馬上多了2,111億元,真實的世界平靜無波,但製造業卻因定義的改變而春風拂面。
GDP統計定義 更迭不斷
事實上,統計的定義經常改變,今天的服務業,來日可能變成製造業,過去不算民間投資的研發、軟體支出,後來全算了,如此歷經2005年、2009年、2014年、2019年四度改版後的GDP,2003年由原編算的9.8兆,一躍而升至10.9兆,什麼事也沒發生,只因定義改變,GDP就多了一兆,到底哪個是真的?恐怕連編算的人也茫然了。
再如海關統計納入復出口、三角貿易由服務貿易改列商品貿易,統計世界可謂變化無窮,而這些變化正不斷擴大統計數字的年輪,該如何以數字解釋現象,確實是個難題,歐林果然是個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