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77年前大學論文手稿被發現

已故作家柏楊(見圖)1946年畢業於大陸東北大學,他的畢業論文影本典藏於吉林省圖書館,被大陸資深媒體人楊侖發現,經查證比對,確認是柏楊真跡。(本報資料照片)

已故作家柏楊1946年畢業於大陸東北大學,他的畢業論文影本(見圖)典藏於吉林省圖書館,被大陸資深媒體人楊侖發現,經查證比對,確認是柏楊真跡。(李文輝攝)

圖爲青年時期的柏楊。(張香華提供)

「假身分、真論文」!知名已故作家柏楊,1946年以自創身分「郭衣洞」之名,畢業於大陸東北大學(東大),但隔年旋遭除籍。不過,他的畢業論文《政治鬥爭研究》被母校隨歷屆校友論文複印成冊,其中典藏於吉林省圖書館影本,被大陸資深媒體人楊侖發現,輾轉連繫到柏楊夫人張香華,經友人協助查證比對,近5萬字論文,確認是柏楊一筆一畫毛筆真跡,初露柏楊作品「不爲帝王唱讚歌,只爲蒼生說人話」之風。

張香華感動不已,將於3月底赴香港委託友人協助,向校方商借正本掃描留存,將副本收藏於臺南大學的柏楊文物館。

楊侖表示,去年9月8日他照例到吉林省圖書館蒐集《滿洲日報》史料,在3樓書牆發現有民國時代「國立東北大學」圖書館畢業論文影本數十冊,信手抽出一本《政治鬥爭研究》。文章有191頁,約5萬字。瀏覽幾頁只覺作者立論角度精巧、文字簡潔有力,語多驚人且見解獨到,落款爲「法商學院政治系郭衣洞」。

該論文完成於1946年4月,文末有指導教師評分「捌拾伍分」落款「叔良」,經查當時東大教員中,只有「葉叔良」相契合。葉叔良是法國巴黎大學公法學博士,教學認真嚴格、參照其他論文分數,85分已是名列前茅。

剛好,楊侖的友人周莉莉是大陸版《柏楊白話版資治通鑑》責任編輯,透過她逐頁轉知張香華,娟秀筆跡如昔,經友人協助比對柏楊親筆舊作字跡,確認是柏楊論文。

張香華說,這本論文主要是用毛筆書寫,與柏楊早年寫作習慣吻合,包括繫獄期間跟援救他的孫觀漢通函,也是以毛筆書信,直到1976年出獄後,柏楊才改用硬筆創作。

據《柏楊回憶錄》,求學過程「坎坷」的柏楊本名「郭定生」,1935年就讀百泉初中時,因反抗校長樑錫山被開除,他父親於1936年爲他取了學名「郭立邦」並考上開封高中;1937年抗戰軍興,柏楊考入河南軍政幹部訓練班,並加入國民黨,1938年任三民主義青年團豫北分團主任。

柏楊曾用假證件考上甘肅學院法律系,一年後被查到開除。後來他撿到一張汪精衛南京政權「中央大學」政治系「郭大同」的學生證,他信手將「大同」改爲「衣洞」,順利轉入張學良創辦的東北大學就讀。

但1947年教育部清點汪精衛政權學生名冊,找不到「郭衣洞」,查出他使用假學歷證件,教育部於是撤銷學位,通令全國各大專院校開除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