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科學種子 共育科學夢想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各校要由校領導或聘任專家學者擔任科學副校長。

年前,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對外宣佈,區內所有中小學均配備科學副校長,在全國範圍內較早實現區域全覆蓋。科學家與中小學相遇,能發生怎樣奇妙的反應?對此,記者日前走進包河區多所學校進行了採訪。

提升科學副校長“含金量”

聘請科學副校長的工作目標明確後,包河區各中小學結合自身實際,向專家學者們拋出了“橄欖枝”:有的學校充分利用地理優勢,與附近大學的教授達成協議;有的學校擁有豐富的家長資源,邀請家長們走進課堂……

合肥市陽光中學教育集團是包河區第一所以教育集團整體簽約形式聘請科學副校長的學校。該集團擁有3所法人校4個校區,按要求聘請3名科學副校長即可,但由於每個校區規模都很大且相距較遠,該集團決定爲每個校區都聘請一名科學副校長。這4名科學副校長人選並非隨意選定,而是充分結合各自校區的特色,比如四川路校區毗鄰巢湖,一直營造校園水文化,因此聘請了中國水利學會委員張振華做科學副校長。

此外,該集團還聘任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科技館的十餘名教授專家擔任學校“少年科學院”科學教育顧問。這種“政府+高校+場館+學校”的模式,在課程教學、師資培養、實踐活動等方面,爲全區科學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探索借鑑。

如今,包河區共配備52名科學副校長,打造了一支以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知名大學教授爲主體,以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館所、基地、園區、企業等的專家爲重要補充力量的高端師資隊伍,爲當地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科學副校長帶來可喜變化

作爲推動科學副校長工作落地的負責人,包河區電教與裝備中心主任蔡茜儘管早就意識到這次“握手”會不同凡響,但此舉給很多學校帶來的變化仍讓她驚喜不已。

合肥實驗學校學制改革班實行七年一貫制,幼小銜接壓力巨大。剛入職的新教師沒有經驗,只能跟新生進行簡單的交流,無法掌握每個人的性格特點、能力發展狀況等,老教師們雖可憑藉多年積累的經驗進行教學,但這些做法是否科學、怎麼改進,還在摸索中。

一籌莫展之際,學校的科學副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博士祁陶宇帶來了科學學習力測評平臺。藉助平臺,學校對2023級學制改革班102名新生分別從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運動協調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等七個方面進行測評,生成個性化學習能力研究報告。

通過數據分析,學校發現,62%的學生在視知覺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表現爲上課精神不集中、閱讀時容易串行或者跳行、對顏色和形狀的辨別能力較弱等。於是,學校在祁陶宇和研究報告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們的總體情況改進教學,設計了找不同、走迷宮、七巧板拼圖等一系列個性化作業,進行整體干預。

針對中小學教師跨學科和實驗能力較弱等問題,合肥市師範附屬第二小學科學副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教師徐奇智開展教師專業成長講座,從科學哲學的視角闡述科學認識論和跨學科設計具體案例,指導教師激發學生思維碰撞,整合不同學科知識,遷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科學副校長們普遍具有高視野、高站位的特點,能夠跳出教育看教育,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推動科學教育的改革。”蔡茜說。

最大程度發揮科學副校長作用

“科學大咖”們本身工作繁忙,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好他們的作用,讓科學副校長從“紙上文”真正成爲“校中人”?

包河區教育局結合實際,提出“三個一”工程:每所學校至少選出一名科技副校長,引領全校科技教育的整體規劃;每所學校至少從學校中層幹部中選出一名科技輔導員,對接科學副校長,幫助想法落地;每個學校至少結對一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機構,充分利用好區域內及科學副校長背後強大的科普資源。

合肥市師範附屬小學教學部副主任胡興勇清晰地記得,在一次科學課堂上,當講課教師講到太陽系有8顆行星時,科學副校長王永一臉詫異,連忙翻閱旁邊的教科書,然後指着四個字搖頭道:“太陽系有100多萬顆小行星,教科書怎麼能說是‘8顆行星’呢,應該是‘八大行星’啊!”

面對王永指出的問題,胡興勇迅速組織學校科學組所有教師查閱資料、進行辨析,然後整理成論文,一邊投稿到報紙期刊上,以求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一邊準備寄給國家教材委員會,以期勘正謬誤。與此同時,考慮到校本教材中也有與之相關的內容,學校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整。

包河區地處合肥濱湖科學城的核心區,擁有衆多科研院所和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普資源的“寶藏庫”。許多科學副校長把組織學生參觀科普機構列入日程。此外,科學副校長們通過線上線下等形式,累計爲師生開展各類活動74場,惠及師生超過5.1萬人次。

春風吹過,草木萌新芽。在精心呵護下,科學的種子已經在包河區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

《中國教育報》2024年02月19日第2版

作者:本報記者 王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