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低碳 經部研擬發「氫身分證」
雖然氫氣本身不排碳,但在製造過程卻會排碳,因此分爲排碳多、使用天然氣蒸氣重組產製的「灰氫」,以及屬於低碳氫的「藍氫」與「綠氫」,前者也是用天然氣,但搭配碳捕捉與封存(CCS),後者則是完全用再生能源電解水產製。
經濟部標檢局表示,要如何讓消費者知道,使用的是低碳氫,一個透明的低碳氫驗證制度非常重要,也就是需要一個「氫身分證」,如此可以激勵公司使用低碳氫,也讓消費者可以信任。標檢局官員舉例,氫能車到加氫站加氫,氫氣的來源如何知道是乾淨的低碳氫,這就要業者拿到低碳氫憑證。
目前國際上以歐盟發行的「CertifHy GO」氫驗證最成熟,至今年已有5萬多張,每1個GO,代表1MW(1000瓩)/小時的低碳氫,成爲國內重要參考依據。
經濟部初步規畫國內低碳氫來源證明,將以現地產製、集中式產製及進口產製作區分。考量相關設備資本投資,初期以現地電解100%的再生能源電制氫爲主,搭配CCS的氫能爲輔。
標檢局官員指出,目前只是初步完成「國際低碳氫來源制度證明發展」研究,後續還要發包評估市場和監管條件,開發完整的低碳氫查證制度框架,實際上路不會那麼快,但必須開始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