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選航天員更早!中國56年前就開始研發太空食品?(一)

關於中國在航天領域所展現出來的技術水準和實力之強悍,想必已經沒有人會輕易懷疑。我們已在這方面成功躋身世界一流水平,距離超越身爲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這一“階段性小目標”,正在越來越近。從“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到“神舟”飛船,再到“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和“天宮”空間站,一個個技術密集型“大玩具”可謂是讓人目不暇接。硬件沒得可說,軟件自然也不能落下,在各類保障性工作和產品中,身爲“吃貨大國”子民的各位粉絲朋友們會首先想起什麼呢?反正吃貨一枚的筆者是隻關心“吃吃吃”。

中國航天員在太空過生日

事實上,與很多人所認爲的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啓動航天員選拔和培訓等工作不同,我們早在70年代之時就進行過一次航天員的選拔與培訓。而更令人叫絕的是,國內對於重要的保障類裝備,即太空餐食的初步探索和研發,甚至比首批航天員的選拔和培訓時間還要早。也就是說,人都還沒上過太空,但國內就已經先開始琢磨該在太空中吃啥和怎麼吃等問題了。好吧,這也算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一種表現。既然如此,就先從新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航天員選拔工作談起吧。

“東方紅一號”衛星

回想54年前,中國成功發射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爲了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的全球第五個可自行研發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對於當年的中國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成就,是“兩彈一星”工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既然“航天”之夢已初步實現,那“載人航天”自然就成了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1970年7月14日,也就是“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升空的兩個多月後,中央就批准了發展載人飛船的計劃,即714工程。按照計劃,714工程中的“曙光一號”飛船將在1973年實施發射。而在1973年之前,工程團隊就要完成兩個極其重要的工作,一是研製出宇宙飛船,二是選拔和訓練出一批航天員。

出身於戰鬥機試飛員部隊的蘇聯航天員加加林

在選拔航天員方面,中國沒有任何經驗,也不可能從美國和蘇聯那裡獲得哪怕一絲一毫的幫助。當年,國內團隊唯一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無論是蘇聯的第一批航天員,還是美國的第一批航天員,他們均爲航空兵部隊中的戰鬥機飛行員,且還是其中最爲精英的一類人,那就是試飛員。如果說戰鬥機飛行員是航空兵部隊中的精銳,那試飛員就是“精銳中的精銳”,後者在生理狀態水平、心理素質穩定性、反應靈敏性和操作技術水平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筆者相信,在前不久的珠海航展上,駕駛蘇-57戰鬥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的俄羅斯試飛員博格丹,就讓我們看到了試飛員這一職業的不俗之處。

70年代的解放軍空軍飛行員

然而,當年的中國卻難以輕易效仿美國和蘇聯。原因很簡單,我們當年的試飛員隊伍規模實在是太小太小了,空軍全軍就那十幾個試飛員,遠比戰鬥機試飛員總數動輒上百的美國和蘇聯少得多。無奈之下,714工程團隊不得不以降低標準的方式,擴大了航天員選拔範圍,從戰鬥機試飛員擴大到戰鬥機飛行員。

70年代的中國空軍

整體來看,714工程團隊分別在北京軍區、南京軍區、廣州軍區和瀋陽軍區開展了秘密的航天員遴選工作,主要標準爲“政治可靠,思想作風過硬”;“身高不得超過180公分,體重不得超過80公斤”;“年齡不得超過30歲”。在1800多名戰鬥機飛行員中,初步選拔出了215名符合條件的人,經過第二輪篩選後,88人被認爲符合條件,然後就是集體赴醫學檢測條件最好的北京,進行更加嚴格的篩查和測試。到了1971年5月,這88人又經過了數次更加嚴格的選拔,最終僅有20人成爲了中國載人航天曆史上的第一批預備航天員。

70年代的中國空軍

然而很可惜,在預備航天員選拔完畢且開始訓練的短短半年後,714工程就在1971年11月被叫停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兩個字——沒錢。雖然“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但相比起同時期的他國衛星,我們的“東方紅一號”仍在很多局部技術方面顯得頗爲原始和落後,故後續多種型號的新型衛星逐步投入研發。相比之下,載人航天則更是個需要投入大量金錢成本和技術的事情,國內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因而只能先暫時擱置載人航天工程,轉而優先發展技術難度和資金成本相對小一些的衛星。直到21年後的1992年,中國才正式重啓了代號921的載人航天工程。

搭乘“神舟五號”的楊利偉

至於說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即“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航天員楊利偉,他在2003年10月15日進入太空後所開展和完成的多項試驗和任務中,就包括在真實的太空環境下,對首款國產實用型太空餐食進行“美食測評”。在當年央視播出的新聞視頻中,身着宇航服的楊利偉就以“一口一個”的方式在太空中吃了諸如月餅之類的食品。之所以要把食品設計成“一口一個”的尺寸,是爲了避免航天員咬斷和咀嚼食品時飄出殘渣或唾液,進而傷及飛船內部的一些精密儀器。

管狀牙膏樣式的第一代太空餐

而事實上,早在新中國首批航天員選拔工作開始之前,國內就已經啓動了對太空餐食的研發,當年楊利偉在“神舟五號”內吃下的“中國人的太空第一餐”,也與諸多科研先輩們50多年前的努力密不可分。回想56年前的1968年,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正式成立,其下轄的“航天食品營養研究室”,負責牽頭研發屬於中國的航天食品,集齊了當時國內較爲頂尖的一批營養學、食品檢測、健康評定、配餐、食品毒理學和食品工藝學等人才。而事實上,很多相關學科和專業在當年的中國國內也纔是剛剛確立或開辦不久,專業人才數量頗爲稀少,由此可見航天食品營養研究室對開發航天食品一事下了多麼大的力氣。

美蘇的第一代太空食品不盡如人意

與美國和蘇聯在上世紀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推出的第一代航天食品相似,中國國內試製而成的最早的一批航天食品,其實也走了“管狀牙膏”的技術路線,即在形似牙膏管的可擠壓容器內,塞入半固體形態的菜泥、肉羹和果醬等,航天員食用時就如同擠牙膏一般地往嘴裡擠,甚至連咀嚼的動作都不用便可順利吞嚥。當然,其所得到的反饋也和美蘇的第一代航天食品是一樣的,那就是“彷彿在往嘴裡擠涼下來的‘粑粑’”,在口感和味道等方面均很不如人意。

日本曾研發成功的太空脫水方便麪

於是,瞭解航天食品發展歷史的人可能會立即想起一件事,那就是作爲第二代航天食品代表性產物的出現,即脫水食品。沒有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食品脫水技術開始進入航天領域,雖然此類太空餐食依然難以稱得上美味,但起碼在味道和口感方面,已經比第一代的“吃涼‘粑粑’”要強得多了。不過在中國的航天食品發展技術路線中,我們卻與美國和蘇聯走過的科技線略有不同,即沒能較早地用上食品脫水技術,而是曾嘗試過另一條路,且取得了一部分成功。具體爲何呢?請各位稍安勿躁,待筆者下期慢慢道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