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兩岸訊息誤判 美智庫:應推動二軌對話與權威溝通管道

近年來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海現狀正在加速腐蝕,爲避免缺乏對話導致許多信號被錯誤解讀,雙方有迫切需要尋找更多權威的非正式溝通管道,建立並強化二軌對話機制。(圖/達志影像)

美國智庫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近日發表由美中臺學者參與的二軌對話研討會報告說,近年來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海現狀正在加速腐蝕,爲避免缺乏對話導致許多信號被錯誤解讀,雙方有迫切需要尋找更多權威的非正式溝通管道,建立並強化二軌對話機制。

《美國之音》引述美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NCAFP)發佈這份由前美國國務院東亞副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撰寫的報告說,美中臺三方的學者都認爲,臺海現狀正在加速腐蝕,三方發出的許多信號被錯誤解讀,三方官員都很清楚地宣示政策,但是新冠疫情卻進一步限制了明確和頻繁溝通。

報導說,與會人士一致表達了對臺海議題日益軍事化及各方意圖的擔憂。中國學者說,北京試圖向國內確認,它仍然在臺灣議題上佔上風,能夠保持耐心併爲任何可能情況做準備,但這對臺北來說卻是脅迫性的恫嚇做法,也促使美國強化威懾能力。臺灣和美國與會者說,他們的政府在謀求保持現狀,但北京觀察人士卻認爲美臺的做法是在悄悄試圖打破過去的承諾,彼此間都缺乏信任。

報告說,綜合各方看法獲得的結論是,目前沒有任何現狀的改變能有利於任一方,但3方卻正在挑戰現狀的框架。各方都有必要做出清楚和持續維持現狀的再保證;華盛頓、臺北和北京的領導人有責任清楚闡明過去40年來長期與成功安排的政策,同時以明確的文字和行動表明這些政策並沒有改變;這些安排有賴於模糊,這個模糊必須透過外交方式加以保留。

與會學者也認爲,中國大陸、美國及其盟友在臺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及武力展示頻率應該減少,也有必要通過權威的私下溝通來解決軍事信號的不良溝通迴圈;三方領導人公開發出的資訊應該以確保臺海緊張得以管控爲重點。最後一點是,在缺少官方對話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應該做最大的努力來尋找更多非官方溝通管道及人民之間的交流。否則各方發出的聲明和信號被錯誤解讀,更會讓臺海局勢軍事化和惡化,沒有改善的前景。

報告寫道:「美國和臺灣與會者堅稱『臺海現狀』仍然存在,儘管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挑戰,但中國大陸與會者則認爲,現狀持續受到美國和臺灣的嚴重破壞。」臺灣學者認爲,軍事脅迫、經濟施壓、對官員制裁等3方面是大陸改變現狀;大陸認爲,臺灣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嚴重衝擊臺海現狀,近期蔡英文及其他官員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華民國互不隸屬的講話,更被認爲是在推進「兩國論」和追求國際承認。此外,美售臺攻擊性武器、在臺灣附近的軍事操作以及升級官方接觸的級別,及一連串對臺灣議題的言論也讓人認爲美方正在試圖改變現狀。

報告說,雖然與會者都認爲二軌對話是有助於澄清信號和意圖的必要機制,但需要建立更多權威溝通管道,尤其是常態性的學術和其他交流受到疫情的旅遊限制,「重建臺北和北京之間權威的,即便是非正式的溝通管道,將可以減少誤判的可能性。」

參與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11月臺海兩岸二軌對話的學者包括該智庫亞太安全論壇專案主任董雲裳、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專案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美國國會研究處亞洲事務研究員李淑珊(Susan Lawrence)、臺美關係研究中心及國民黨立法委員陳以信、願景基金會會長賴怡忠、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及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黃奎博、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主任李鵬、復旦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