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駐村幹部風采」忙人書記的“產業經”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爲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營造擔當作爲、幹事創業、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百里杜鵑組織特開設“駐村幹部風采”專欄,全面展現全區駐村幹部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的實幹風采,以此激勵更多黨員幹部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來,爲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今日刊載第二期,黃泥鄉龍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成忠均。

“成書記是個大忙人。”這是黃泥鄉龍塘村村民對駐村第一書記成忠均的評價。駐村一年多,成忠均反覆走遍了龍塘的每一塊田地,對於龍塘村村民來說,在林間地頭看不到成忠均的身影,纔是一件“稀奇”事。腳踏泥濘、俯首躬行。駐村以來,成忠均把他鄉當故鄉,把羣衆當親人,爲村子變強、村民變富想法子、找路子,用自身所學所長,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領羣衆持續增收,讓這座村子煥發着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摸底調研 畫實“規劃圖”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爲一名技術人員,成忠均始終保持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2023年5月,駐村伊始,爲了儘快瞭解龍塘村產業發展情況,成忠均給自己擬定了一份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對龍塘村產業信息收集工作。到村第一天,成忠均便與村“兩委”班子開展了座談,初步瞭解龍塘村產業發展現狀以及村幹部的思路和想法。接着,他多次到鄉農業服務中心對接工作,瞭解龍塘村產業發展的數據統計、產業分佈等情況。心裡有了一定的底數,成忠均便開始對農戶進行遍訪,用“圍爐會”的形式與農戶交流,瞭解農戶對本村產業發展的看法和意願。在走訪過程中,成忠均把農戶的田地當作自己的“試驗田”,常常下到田間地頭與農戶交流種植心得和經驗。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爲了能夠全面、準確地瞭解龍塘村情實際,在“孃家”畢節市科學技術局的幫助下,成忠均邀請市裡有關專家到村調研,先後10次對龍塘村的耕地、林地、土壤、氣候特徵等進行考察論證,制定了龍塘村5年產業發展規劃,而這份規劃,也爲龍塘村未來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份規劃,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對村子的發展不迷茫了,大家幹起事來有目標、有方向、有信心。”龍塘村黨支部書記李賢對此很是感慨。

向土掘金 深耕“土文章”

“我們引進冬蓀、陽荷等產業,示範效果很好,今天跟大家算算賬……”12月3日,在2024年龍塘村駐村工作述職會上,成忠均向60多名參會羣衆彙報了駐村工作情況,現場掌聲雷鳴。

“科技支撐、引進示範、產業帶動、促進增收。”這是成忠均在推動龍塘村產業發展過程中提出的一條工作思路。通過前期調研,成忠均認爲,龍塘村產業發展不能像過去只是種幾畝地,單有產量、沒有鏈條和品牌難以興旺,必須秉承科技支撐產業發展的理念,注重產業提質增效。

“步子不能邁得太大,我們首先要找準適合本村發展的產業,逐步培養成熟,再大力鋪開。”結合龍塘村實際,成忠均和村“兩委”確定了“小而精”的產業建設原則。

作爲畢節市科學技術局畢節市中藥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成忠均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所長,從中藥材和林下種植着手,引進冬蓀、天麻、木耳等產業進行試驗選品及技術探索,找出一套適合龍塘的種植技術。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先後引進了14個冬蓀品種資源,8個陽荷品種資源,篩選出適合龍塘村發展的冬蓀品種1個,陽荷品種1個,並建立冬蓀、天麻、木耳、陽荷、毛慈菇等6個示範基地,產值突破60餘萬元。如今,龍塘村食用菌產業已初見規模。

駐村期間,選派單位畢節市科學技術局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從工作協調到資源對接,從組織活動到技術指導,原單位始終是他堅強的後盾。在單位支持下,成忠均向市科學技術局申報科技支撐項目及科技特派員項目5個,獲得51.765萬元項目資金支持,助力龍塘村產業提檔升級。

“產得出還要賣得了,不然發展產業就是‘空中樓閣’。”得益於畢節市科學技術局協調、引薦,成忠均積極與貴州川銘陽荷種植有限公司等省級龍頭企業進行溝通和磋商,成功達成以食用菌、陽荷、天麻訂單保底收購及技術支撐的合作關係,爲龍塘村產業發展打通了“最後一公里”。

授之以漁 念好“致富經”

“這個木耳菌棒放置一定要控制好間距和溼度,通過溼度調節菌棒溫度,這樣通風不易感染雜菌,而且合理密植能夠提升產量產值,也方便田間操作。”冬季時節,寒氣侵襲,在龍塘村露天木耳種植技術示範基地,成忠均正在爲務工羣衆講解木耳種植注意事項。

作爲龍塘村駐村第一書記,成忠均還有另一重身份——省級科技特派員。駐村幫扶期間,除了開展產業項目試驗、種植技術研究,他還把做好技術指導服務、新技術推廣作爲一件大事來對待。

在龍塘村產業項目實施過程中,成忠均全程跟蹤參與,和務工羣衆幹在一起,就地爲羣衆講解品種優劣、種植方法及市場前景等知識,提高羣衆對產業發展的積極性。2024年9月,畢節市科學技術局向龍塘村20戶農戶捐贈了威寧生態雞雞苗1810羽,爲保證雞苗成活率,成忠均每週都至少遍訪一次養雞戶,精心指導農戶進行飼養,實現雞苗成活率達95%以上,預計可帶動農戶增收20萬元以上。

“成書記很熱心,給我提了很好的建議,規避了很多風險,幫助很大。”在成忠均的指導下,監測戶侯先華戶在2024年發展了養雞、木耳種植產業,實現收入9萬餘元。一年多的時間裡,成忠均把在龍塘探索的技術擴展到實際應用中,以集中培訓或田間實操的形式培訓農戶60餘戶,培養了一批懂技術、能管理、知經營的農村人才隊伍;帶動40餘戶農戶一起發展產業,增加產值30餘萬元,帶動增收10餘萬元。

龍塘村是遠近聞名的產酒村,有600多年的釀酒歷史,釀酒形成的酒糟帶動龍塘養豬產業,但是龍塘村豬種良莠不齊,缺少市場競爭力。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成忠均積極向選派單位彙報發展情況,尋求支持和幫助。在畢節市科學技術局的引薦下,多次邀請市農科院專家到村考察調研和指導培訓,並通過引進新的生豬品種,雜交培育了杜*長*大商品豬,建立了杜*長*大商品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大大提高了黃泥鄉商品豬豬肉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希望在駐村結束之前,能夠爲龍塘村打下一個好的產業基礎、培養一批實用技術人才。”對於龍塘這片土地,成忠均飽含深情;對於龍塘的發展,成忠均滿懷期待。(畢節市百里杜鵑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