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當航母遇上無人機集羣攻擊時?(亓樂義)

中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進行首次海試。(圖/騰訊網)

5月1日中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號進行首次海試。它是世界僅次於美國福特號的第2艘電磁彈射航母。從技術上說,中國拉近與美國的代差;從作戰創新角度看,中美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

美國10年前就看到這個問題:無人機集羣(蜂羣)作戰所形成「小而多」的作戰效能,比數量有限的戰機、艦船包括航母等「大而少」的主戰平臺更具有戰場優勢。在現代海戰中,對航母編隊的突防作戰通常是集中優勢海空兵力於主要方向,對航母編隊防禦體系的一點或多點實施密集連續突擊。

但是能夠調集足夠海空兵力於一個主要方向對付航母並不容易,而且代價和風險極高。無人機集羣作戰提供更有效的選擇,它以小編組、多波次和多方向同時突防,以數量優勢消耗敵方航母編隊戰力,使其防禦體系的探測、跟蹤和攔截能力迅速飽和,陷入打不勝打,防不勝防的被動局面。

隨着美國的戰略重心由反恐向大國競爭轉變,近年美國積極推進「第三次抵銷戰略」,加快推進無人化作戰概念,多次組織無人作戰和有人與無人協同作戰演練。據報導,美國海軍未來60%的艦載機是無人機,其中MQ─25黃貂魚多用途無人機將正式納入美國航母艦載機聯隊。

無人機與有人機協同作戰顯而易見。無人機利用機載武器、通信和傳感器模組,聯合有人機或可單獨執行空中偵察、通信中繼、火力打擊和電子對抗等任務,提高艦隊的整體作戰效益。

中共軍方專業期刊指出,就火力打擊方面,美國航母打擊羣在加油機的保障下,形成「遠程快速響應、中程連續介入、近程持久控制」的三段式火力打擊模式,大幅縮減航母參與全球作戰的時間。在遠程快速響應階段,航母打擊羣在距離戰區約6000公里處投放前一波無人機作戰編隊,約8個小時飛抵戰區進行作戰,同時航母打擊羣全速開進,2至3天后到達距離戰區約3,200公里的預定戰位,完成快速響應。

進入中程連續介入階段後,航母打擊羣增加投放後續無人機攻擊波次,儘可能消耗敵方「反介入與區域拒止」(A2/AD)戰力,並確保航母打擊羣在敵方可能威脅的區域外進行作戰。等敵方主要威脅消除後,進入近程持久控制階段,航母打擊羣前進至戰區附近、拒敵約1000公里處,各型有人艦載機發揮整體戰力,基本完成對戰區的持久控制。這套打法基本符合美國協防颱灣的要求,風險低、成本小、效果大,又能及時響應,而且主要作戰行動很可能在第二階段大致底定。

在智慧化戰爭逐步成形和俄烏戰爭的啓示下,中共對臺作戰也開始重新思考。有人提出,今後指導統一臺灣的軍事行動,是建立「戰役級人工智能(人工智慧)無人機攻擊羣」,作爲打擊臺灣軍力主要的戰略戰役手段,並且擔任首波攻擊主力。換言之,中共對臺作戰首波火力突擊由火箭軍常規飛彈部隊和陸軍遠程火箭炮部隊擔任主攻的設想,將被大規模無人機集羣作戰所取代,而在臺海出現無人機大戰的場景。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