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布吉納法索軍事政變:法國與俄羅斯非洲影響力的消長(嚴震生)
我國前西非友邦布吉納法索上月底發生今年的第二次軍事政變,陸軍上尉崔奧瑞以現任領導人達米巴無法消弭伊斯蘭極端分子在該國北方的動亂爲由,將其推翻。(示意圖/達志影像)
我國前西非友邦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上月底發生今年的第二次軍事政變,陸軍上尉崔奧瑞(Ibrahim Traore)以現任領導人達米巴(Paul-Henri Sandaogo Damiba)無法消弭伊斯蘭極端分子在該國北方的動亂爲由,將其推翻。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這是9個月前達米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卡波雷(Roch Marc Christian Kaboré)時,所採取的同樣理由。換句話說,達米巴未能實現承諾,讓布吉納法索動亂持續,因而才又被取代。
除了執政者無力對抗伊斯蘭激進主義外,這兩次軍事政變的另一個共通處,就是在卡波雷及達米巴被推翻前,早已有傳聞軍方醞釀採取行動,缺乏軍事政變瞬間迅雷不及掩耳的出奇不意特性。
兩次軍事政變相異處在於前者推翻民選的文人政府,後者則是取代沒有民意基礎的過渡政府。此外,兩位被推翻的領導人命運不同,卡波雷是遭到軟禁(house arrest),而達米巴則是被迫流亡鄰國多哥。然而.最大的相異處在於9月底的政變含有對殖民母國法國的強烈抗議。達米巴企圖深化與巴黎關係,但國內卻有另一個聲音希望布吉納法索能夠像同樣是前法國殖民地的鄰國馬利一樣,引進俄羅斯傭兵的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以更有效地對抗伊斯蘭激進主義。
這也說明爲何在政變前的抗議行動中,有人在首都瓦加杜古的(Ouagadougou)法國大使館外丟石頭及放火抗議,也有人企圖攻擊這個外交豁免區,在第二大城包圍法國文化中心,也出現民衆揮舞俄羅斯國旗的情形。同時,俄羅斯幾乎是唯一對二次軍事政變表態支持的國家。
華格納集團在鄰國馬利的出現,是在該國2020及2021兩次軍事政變之後。馬利的兩次軍事政變時間差同樣是9個月,新的政府或許是受到華格納集團在另一個前法國殖民地的中非共和國有效協助維護國內秩序有關,因此在上臺的第二個月就和華格納集團達成協議,後者不僅在首都巴馬科(Bamako)機場附近建立了軍營,還進駐馬利中部及北部伊斯蘭激進份子活躍的地區。根據一項今年年初的民調,大部分的馬利人民對該國政府與華格納集團的合作,表示滿意。
雖然華格納集團或許真的有助於維持馬利的穩定,不過俄羅斯傭兵的進駐,或許反映更多的是馬利社會對殖民母國法國的不滿。自1960年脫離法國殖民統治取得獨立以來,馬利在援助、經濟和安全方面,仍受到巴黎的支配。過去20年來,法國更在反恐的訓練和支持方面,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不過,這個後殖民時期的關係充滿了矛盾。馬利認爲法國在該國進行的是新殖民主義,也不滿法國制定政策時不與其協商而採行的單邊主義;法國一方面希望在這個區域的負擔能夠減輕,但卻沉醉與享受原有的影響力。基於此,俄羅斯的出現,不僅可以成爲法國以外的另一個選擇,同時也可填補法國降低對該國安全及治理承諾後所留下的真空。
法國在馬利人民心目中負面印象不斷加劇的另一個證明,就是今年年初當馬利過渡政府決定延長執政時間、受到國際社會譴責時,執政團以民粹方式集結人民示威抗議,抗議者甚至在標語上表明反對法國勢力留在馬利。當法國外長批判這些針對殖民母國的抗議後,馬利政府以驅逐法國大使作爲迴應。
布吉納法索政變時同樣充斥着反法情緒,一開始人民認爲法國在護庇達米巴,將他藏在法國的軍事基地,不過遭到巴黎的否認,甚至還有可能會協助他奪回政權。不過,崔奧瑞上臺後並沒有再繼續醜化法國,不僅否認巴黎窩藏達米巴,也表示要重新討論與後者的夥伴關係。這樣的訊息對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方世界而言,很難感到樂觀。
顯然對許多非洲國家而言,俄羅斯的華格納集團或許有爭議,但在反恐安全的議題方面,確實比前殖民母國的法國更具執行力。當美國擔心中國在非洲的基礎建設、援助貸款、及政治經營等外交影響力時,俄羅斯在非洲的安全領域也將成爲華府的頭痛問題。
(作者爲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