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髮展工程順利結項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13日,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培養教育實踐創新引路人——北京市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髮展工程(北京教育學院培養基地)結業展示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舉行。

2023年,北京教育學院作爲培訓基地,承擔了首期北京市新時代中小學名師名校長髮展工程的培養任務。項目共開設8個名師工作室,1個名校長工作室;在全市範圍內遴選20位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65位中小學(幼兒園)骨幹教師作爲培養對象。研修聚焦校長、教師創新能力與示範引領能力的提升,旨在幫助學員加深對教育的理解與認識,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懷,同時通過名師名校長示範引領作用,推進課改高質量落實和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過兩年的培養,項目於2024年12月完成全部培訓任務,全體學員順利結業並取得了預期的研修成果。

在名師示範課展示環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盧婧華、奚銘霞老師展示了《AI+心理:思考的快與慢》跨學科課程,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教師張彥伶展示了《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再認識》課程。在教育實踐創新交流環節,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分校校長王晨、通州區永順鎮中心幼兒園園長趙振穎分享了辦學思想。在學術沙龍分享環節,大興區德茂學校校長張英、延慶區千家店中心小學校長張建國、昌平區第一中學高中化學教師閻芬、呼家樓中心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秦翠華圍繞對教育創新的理解和做法進行互動交流。

據介紹,北京教育學院以工作室爲載體,探索名師名校長培養和引領帶動機制,通過名家引領、跨界學習、共讀經典、課題共研、區域對話等方式,發揮名師名校長引領作用。各工作室推進“一人一案”的個性化指導方式、“一人一課題”研究引領模式,以課題研究爲“圓心”,落實結構化的學科課程體系。多個工作室打破小學、初中、高中界限,打破學科邊界,促進學員對教學內容本質的深度交流。(孫競、實習生高雲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