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繼承人離世,因生前照顧情況不同導致遺產分配不均的房產案
(爲保護當事人隱私和避免不必要糾紛,以下案例中當事人姓名均爲化名,若有雷同請聯繫我們予以撤銷。)
一、案件梳理
(一)當事人關係
陳宇文與陳宇鵬爲叔侄關係,均是北京市延慶區× 村村民。陳宇鵬有兄弟三人,長兄陳宇剛是陳宇文的父親,二哥爲陳宇峰。陳宇剛、陳宇峰、陳宇鵬的父母早亡。陳宇剛婚後育有一女陳宇文,陳宇峰未婚且無子女。
(二)人物離世及房產情況
2016 年 2 月,陳宇剛因病去世;同年 11 月,陳宇峰突發疾病離世。陳宇峰在 × 村遺留有北房四間。由於陳宇峰沒有配偶和子女,在其去世後,該房屋成爲遺產繼承爭議的焦點。
(三)拆遷相關情況
2018 年 9 月,× 村開展房屋拆遷安置工作。陳宇鵬針對陳宇峰遺留的房屋與村委會簽訂了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在此過程中,陳宇文向陳宇鵬提出共同繼承陳宇峰遺產的要求,但遭到陳宇鵬拒絕。陳宇鵬領取了陳宇峰房屋安置過渡期間的房租,共計三年 81072 元。不過,目前房屋置換及宅基地面積補償款尚未兌現。
(四)雙方主張及證據情況
陳宇文:陳宇文承認陳宇鵬料理了陳宇峰的後事,但否認陳宇鵬與陳宇峰共同生活。陳宇文稱自己對陳宇峰也有較多照顧,堅持主張繼承陳宇峰遺產50% 的份額。
陳宇鵬:陳宇鵬稱與陳宇峰共同生活時間較長,且料理了陳宇峰的後事,認爲自己應繼承陳宇峰遺產75% 的份額。陳宇鵬未能充分提交證據證明與陳宇峰共同生活,不過提交了部分爲陳宇峰支付的醫療檢查費票據及火化、骨灰寄存花費憑證,還承認領取了政府補貼的喪葬費 5000 元。
二、爭議焦點
(一)原告訴求
陳宇文請求法院確認其對二叔陳宇峰遺留在北京市延慶區× 村的北房四間享有一半份額的繼承權,同時要求分割該房屋拆遷安置費中租金的一半。
(二)被告訴求
陳宇鵬辯稱自己與陳宇峰共同生活且料理後事,應繼承陳宇峰遺產75% 的份額,不同意陳宇文的訴求。
(三)爭議核心
陳宇文和陳宇鵬對陳宇峰遺留的北房四間及相關拆遷安置費的繼承份額如何確定。
陳宇鵬是否與陳宇峰共同生活,以及雙方對陳宇峰的照顧情況對遺產繼承份額的影響。
三、裁判結果
陳宇文對陳宇峰遺留在北京市延慶區× 號院的四間北房 40% 的份額享有繼承權,陳宇鵬對該房屋 60% 的份額享有繼承權。
陳宇文對陳宇鵬因陳宇峰遺留在北京市延慶區× 號院的四間北房所獲得的拆遷安置房屋租金 81072 元享有 40% 的繼承權,陳宇鵬於本判決生效後七日內給付陳宇文 32428.8 元。
四、案件分析
(一)遺產繼承順序及主體確定
根據遺產繼承法律規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爲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爲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情況下,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本案中,陳宇峰父母早亡,未婚無子女,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其遺產應由第二順序繼承人即兄弟姐妹繼承。由於陳宇峰的長兄陳宇剛先於其死亡,陳宇文作爲陳宇剛的子女,有權代位繼承陳宇剛應得的份額,與陳宇鵬共同繼承陳宇峰的遺產。
(二)繼承份額確定依據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但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陳宇鵬雖主張與陳宇峰共同生活,但未能充分舉證。不過,陳宇鵬料理了陳宇峰的後事,這一事實得到陳宇文認可。綜合考慮雙方對陳宇峰的照顧情況及現有證據,法院酌情確定陳宇鵬繼承陳宇峰財產60% 的份額,陳宇文繼承 40% 的份額。
(三)拆遷安置費分配
× 村針對陳宇峰房產的房屋置換及宅基地面積補償款尚未兌現,法院僅對繼承份額進行分配。而陳宇鵬實際領取的房屋安置租金屬於陳宇峰遺產的一部分,應按照上述確定的繼承份額進行分配。因此,陳宇文對該租金享有 40% 的繼承權,陳宇鵬需將相應款項給付陳宇文。
五、勝訴辦案心得
(一)深入研究繼承法律規定
在處理遺產繼承糾紛案件時,律師必須深入研究相關法律規定,準確把握繼承順序、代位繼承、繼承份額分配等關鍵要點。本案中,通過精準運用遺產繼承順序和代位繼承的法律條文,明確了陳宇文和陳宇鵬的繼承主體資格。對於繼承份額分配的規定,在綜合考慮雙方舉證及事實情況後,爲確定合理的繼承比例提供了法律依據,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法律框架內得到維護。
(二)注重證據收集與事實認定
證據是案件勝負的關鍵因素。在本案中,陳宇鵬雖主張與陳宇峰共同生活,但因證據不足未被法院充分採信。而陳宇鵬料理後事這一事實,雙方均認可,成爲影響繼承份額的重要因素。律師在辦案過程中,應引導當事人積極收集各類證據,包括能夠證明對被繼承人照顧情況、共同生活事實等方面的證據。同時,對於對方的主張和證據,要從真實性、關聯性、合法性等方面進行細緻審查,協助法院準確認定案件事實,爲當事人爭取有利的判決結果。
(三)合理運用公平與酌情原則
遺產繼承案件往往涉及複雜的家庭關係和情感因素。在法律規定的框架下,合理運用公平與酌情原則至關重要。本案中,法院在確定繼承份額時,既考慮了法律規定的一般均等原則,又結合陳宇鵬料理後事等實際情況,酌情對其多分遺產。律師在代理此類案件時,應向法院闡述當事人的合理訴求,同時尊重法院基於案件整體情況所做出的酌情判斷,爲當事人提供全面、專業的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