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食安案增至2死…111年食物中毒1原因居首 食藥署曝發生高峰期

衛福部食藥署統計,去年共發生499案食品中毒案件。圖/食藥署提供

信義區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擴大,目前已有2人死亡。衛福部食藥署統計,111年共發生499案食品中毒案件,患者數最多的月份爲2月份,共有895人,在案件數上以病毒性居首位,且以諾羅病毒爲主,12月至3月爲其發生案件較高且密集的期間;而細菌性食品中毒案件集中於春、夏季節,可能因爲氣候高溫潮溼所致。

食藥署「111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中指出,該年度臺灣總共發生499案食品中毒案件,患者人數4495人、無人死亡,平均每案涉及人數約9人;與110年相比,案件數增加1案,患者人數減少1328人。

111年食品中毒案件病因物質統計,病因物質判明合計,案件數189件,其中24.6%爲仙人掌桿菌、35.1%爲金黃色葡萄球菌、10.5%爲病原性大腸桿菌、19.3%爲腸炎弧菌、24.6%爲沙門氏桿菌,其他則爲1.8%。

年報中提到,在病毒性食品中毒方面,111年度食品中毒在案件數上以病毒性居首位,且以諾羅病毒爲主,12月至3月爲其發生案件較高且密集的期間,因爲冬天是諾羅病毒活躍的季節,餐飲從業人員及民衆應注意個人習慣及飲食衛生,以肥皂勤洗手,且餐飲及供膳場所應定期進行消毒,避免造大規模疫情擴散。

細菌性食品中毒部分,該年度集中於春、夏季節,可能是因此時節的氣候高溫潮溼,適宜細菌生長,若備餐環境不佳、備餐流程不慎而造成交叉污染,或是製成餐點後於室溫下放置過久,細菌便容易孳長繁殖,進而提高食品中毒的風險。

依月份別來看,發生案件數最高的前3個月份爲2月、3月及1月,分別爲124件、97件及54件;患者數最多的月份爲2月份,共有895人,應爲正值農曆春節時期,民衆在此期間增加聚餐及飲宴應酬等活動影響。

以攝食場所分類來看,營業場所發生的案件數325案最高,影響人數1965人、佔所有案件的65.1%,其次爲自宅80案,影響265人及學校48案,影響1601人,由於國中小校園午餐通常由自設廚房或是委託團膳業者大量製備供餐,動輒百人以上攝食相同來源的食品,一旦餐點遭到污染,受影響的人數將更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