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自爆「差點當作家」 父嫌不賺錢投身理工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日在其自傳下冊發表會中,透露他其實在年輕時有想當作家的夢,不過這個夢在他17歲時就被他的父親打碎了,因爲他父親說當作家會「餓肚子」,不過張忠謀也說,他在書中,還是在很多章節中,都可以找到當時被打碎作家夢的碎片。

張忠謀說,他的作家夢在17歲就被父親一句話打消了,但雖然夢打碎了,碎片沒有消失,在自傳中也可以找到。張忠謀回憶,從17歲父親打消作家夢後,轉機是第二年決定讀理工,過了幾年以後,又一個危機出現,當時他MIT機械系博士落榜,但這也是轉機,他決定放棄轉校,直接找工作,且他放棄機械工作,進入半導體業,下一個轉機是他進入德州儀器,讓他初試啼聲,三年以後,更重溫博士夢。

張忠謀說,後來他33歲唸完博士,更從工程師直升總經理,後來41歲升任德州儀器全球總經理,但後來德州儀器走下坡,他曾癡望東山再起,後來52歲才決定辭職,但是馬上又誤任通用器材總經理。

張忠謀回憶,當時就沒想清楚,那時找他去的是董事長和CEO,那時候通用還是排名200多名公司,還不算世界級公司,且事實上他要的是可以把公司美化賣出去的,半年以後他才發現這件事,所以一年後辭職。

張忠謀說,後來他54歲來臺灣,來赴命運的約會,但他搞錯約會地點,到工研院去了,後來他倡議專業晶圓代工模式和臺積電,臺積電成立,不過工研院改革失敗,他也因此辭院長。

張忠謀說,下個危機比較少人知道,就是跟飛利浦爭經營權,後來三年後結果勝利,之後轉機就比較多了,這幾年臺積電口號都是「製造優越,客戶信任、技術領先」,但是那是在1997年他決定在製造優越,客戶信任上,加上技術領先,沒有一開始就有是因爲,一開始加了,也沒人相信。

張忠謀也自豪,他比較驕傲的點是他沒有做真正很壞的決定,即使是比較壞的決定也沒有做多少,當時管理層收購誘惑很大,這可以增加管理層持股比例,但這很壞,後來89歲,變相裁員事件是個危機,但最後成功解決,後來79歲確定營收8%作爲研發費用。

說到這邊,張忠謀還CUE臺下的魏哲家,詢問今年營收是否是700億美元,魏哲家也立刻回答「是」,張忠謀更現場心算說,這樣的研發費用很高,高於業界任何一家半導體代工。

張忠謀說,後來他79歲時,蘋果來敲門了,81歲時,28奈米領先晶圓代工,等到87歲時,7奈米領先全世界半導體業,包括英特爾、包括三星,那個就是可以退休的時候了,退休也是一個轉機,因爲就可以寫自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