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進香3度停辦 2次瘟疫延期
大甲媽遶境起駕日鎮瀾宮大殿萬頭鑽動,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各界肯定,但信徒失望,若疫情難以趨緩,恐成爲史上第4度停辦。(圖爲去年遶境盛況,本報資料照片)
大甲鎮瀾宮宣佈庚子年大甲媽遶境進香延期,各界肯定,但信徒難掩失望。回顧大甲媽遶境史,曾3度因戰亂、社會動盪及蔣中正逝世被迫停辦,1次因日本腦炎延期,這是第2次因瘟疫而「主動延期」,若疫情無法平息,恐是史上第4度取消遶境。
大甲媽遶境進香被稱爲「臺灣地表最大遷移活動」,最早回溯至1732年,清朝時,每12年前往大陸湄州進香。民國初年,當時日本政府一度禁止兩岸往來,因而轉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後因分靈之爭,改到新港奉天宮進香。
近年大甲媽遶境規模日益擴大,時間拉長爲9天8夜,並橫跨臺中、彰化、雲林、嘉義4縣市,全程徒步逾340公里,吸引200萬人次跟隨,衍生商機估30億元。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指出,大甲媽遶境曾3度「被迫」中斷,日據大正年間,因二次大戰被迫中斷數年;1947年發生228事件,社會動盪不安,政府禁止集會遊行,也被迫停辦;第3次是1975年先總統蔣中正逝世,全臺停止娛樂、宴會及各項慶祝,大甲媽遶境因此停辦。
他表示,遶境延期也有前例。1923年原定農曆正月15日南下朝天宮進香,但當時日本腦炎流行,因此延後2個月才起駕。此次因新冠肺炎,廟方決定延期,是史上第2次,其實許多宮廟選在農曆9月9日媽祖昇天日舉行遶境慶典,也是不錯的復辦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