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前幕僚:美國大選後 臺灣應「立刻拋軍購單」展示決心
▲美國智庫主任指出,下屆美國總統出爐後,臺灣應立刻接觸,提出有效自衛的軍購清單。(資料照/記者林名揚翻攝)
文/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4日專電
川普與賀錦麗選情膠着,美國前副總統錢尼的副國安顧問葉望輝建議,下屆美國總統出爐後,臺灣應立刻接觸,提出有效自衛的軍購清單,這樣做不僅引發美國防產業共鳴,還能讓批評臺灣未做足準備的人閉嘴。
臺灣通葉望輝(Steve Yates)是2016年川普角逐白宮時的交接團隊成員之一,也是當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將「臺灣關係法」與對臺「六項保證」納入黨綱的起草人。
曾在南臺灣傳教兩年、穿梭臺美逾30年的葉望輝,如今是華府保守派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AFPI)中國政策項目主任,AFPI有共和黨「影子白宮團隊」之稱,董事會主席麥馬洪(Linda McMahon)上個月名列川普白宮過渡團隊成員。
他13日就川普第二任期對臺政策走向接受中央社專訪時,強調自己不代表川普本人或川普陣營,不過,他推測川普第一任期的作法仍會延續。
▲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中國政策倡議主席葉望輝(Steve Yates)。(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葉望輝說,川普任內,數起臺美間的重大事件讓他印象深刻,尤其是引發國際媒體關注的「川蔡」通話,當時川普寫了兩則推文,其一是「臺灣總統來電,爲什麼不接」?這句話的淺臺詞是,川普會跟任何他選擇的人對話,而不管其他人或國家的意見。
他指出,川普第2則推文涉及臺灣是美國國防武器的主要客戶,是非常商人似的思考,「但我認爲這是對以往過於學術的外交限制做出重大糾正」,這些限制是之前美國政策的失誤。
即使現在距離2016年石破天驚的「川蔡」通話已近8年,葉望輝認爲,川普把臺灣視爲客戶的思維沒有改變。
●臺灣主動出擊破「疑臺論」
不過,葉望輝指出,無論白宮未來是不是由川普當家,他都認爲臺灣在國防上要採取大膽、不同的方法平息對「臺灣準備不足」的質疑。
「如果我是臺灣的領導人,我會準備好在下一屆美國總統選出後,上前拜訪提出:『如果我們願意買,你們能賣多少?』我想購買臺灣人民所需的一切,以保障他們的安全,並遏制任何形式的衝突,維持臺海和平」。
他表示,這樣做可以引發商業頭腦共鳴,及讓許多與臺灣接觸、抨擊臺灣準備不夠,沒有承擔足夠國防責任的批評人士閉嘴。
不過,美國國務院政軍局去年提到,國防承包商產能短缺。葉望輝認爲這不能構成臺灣不主動出擊的原因。
「這又如何?臺灣依舊能列出軍購需求,看美國怎麼接球,國防產業如果看到單來了,當然會想辦法挪資源或是思考如何在可行的空間內提供臺灣所需」。
他也提到,美國過時、愚蠢的國防採購限制了能提供臺灣的軍備。如果美國願意向烏克蘭提供各式物資,何以要限制對臺輸出?更何況臺灣願意爲軍購買單,而不是由美國納稅人出錢,使臺美更有利基推動新軍購對話。
他重申,臺灣主動出擊,就國防展開對話,不能保證一切都能如願進行,但會對所有訪臺的學者及及前政府官員產生巨大影響。「他們幾乎都在講臺灣做得不夠,擔心衝突爆發」。
●與美國政策光譜各端往來求平衡
葉望輝也說,臺灣在與美國交往部分,長期以來與左派的接觸及交流比右派要多得多,在深入對話方面更是如此。
他指出,他很多投入競選工作或智庫的友人觀察,臺灣發出邀請函訪臺、頒發獎項或提供工作專案資金時,對象往往是美國中左翼人士。「這是一種圈內印象」。
葉望輝表示,這項趨勢雖然從2015年起開始改變,許多新右翼人士、前川普政府的內閣官員陸續受到臺灣非常高調的歡迎。但右派的圈子裡仍有許多人認爲臺灣並未給予同樣的重視。
「因此,我認爲對於臺灣領導人來說,找出消除這種觀感的方式是一項長期挑戰」。
葉望輝再次「獻策」,聚焦贏得美國普羅大衆的支持。他表示,臺灣在思考以更有策略的方式與美國接觸之際,或許可以從美國民衆不滿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強效鴉片類止痛劑芬太尼(fentanyl)氾濫及失業率着手,讓美國大衆視爲有價值的友人。
他說,如果美國社區在有需要時,臺灣伸出援手,等臺灣求援時,這些美國社區就會向他們的領導人大聲疾呼,必須支持臺灣。
葉望輝也期盼臺灣民衆跨越分歧進行合作,因爲如果臺灣面臨挑戰,不會是因爲領導人的政黨屬性,而是因爲中共決定對全體臺灣人出手,不分政黨、收入及族裔。因此,臺灣人應該開始思考彼此有哪些共同點可以防止危機發生,建構能明顯削弱對臺攻勢的能力。
「我曾在布希政府工作,那時史上最大宗(對臺)軍售被提出,但臺灣分裂的黨派政治將這件事延後了很多年。臺灣不能再承受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