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中東「管太多」損失慘重?他曝大陸做法:跟美國不一樣
專家撰文指出,大陸對中東的外交模式不同美國。(示意圖/shutterstock)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出訪沙烏地阿拉伯,與中東元首舉行一系列會議,旨在深化與該地區關係及以能源爲主軸的產業合作。然此舉也被視爲對拜登政府的冷落,專家表示,美國最終退出中東的收穫有限,但將損失慘重,而大陸不會重蹈覆轍。
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助理研究員安姆布魯斯特(Natalie Armbruster)在外媒《商業內幕》撰文指出,大陸會以美國30年來相同的角度看待中東,這假設是錯誤的。
文章指出,長久以來,大陸認爲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參與會損害自身實力。習近平的中東行、大陸在中東的利益、參與和投資等,相較任何潛在的聯盟或是地緣政治,更着重在共同經濟利益和能源供應的穩定上。
首先,大陸介入中東主要是對其的能源依賴,前者原油消費有72%仰賴進口,光中東就佔其中的50%,而大陸也佔沙國原油出口逾四分之一,大陸有需求、沙國想獲利,雙方自然而然要擴大經濟合作。
其次,大陸在中東是以「與所有人交朋友」的方式,深化與沙國合作的同時,也與伊朗簽署爲期25年的戰略合作,以4000億美元的投資換取折價石油,對被美國製裁的伊朗可說是及時雨。
雖然很多人認爲這作法是衝突的,但大陸視自己爲利益核心,伊朗穩定的石油供應符合其既得利益,且大陸主要是希望能源供應多元化,如果在中東「選邊站」只會限縮戰略伙伴和共同經濟利益,因此相較與特定國家結盟,大陸更傾向該地區競爭對手的關係平衡。
最後,美國近幾年與沙國仍維持客戶關係,但與美國的合作也伴隨着包括民主等價值觀的嚴格審查,這也讓大陸和沙國都受到國際爭議的困擾,且也對與西方經濟合作所附帶的這些道德條件有所不滿。所以大陸和沙國都承諾在國內問題互不干涉,讓經濟合作成爲獨立的實體。
現實是無論大陸是以什麼角度去介入中東,其潛在利益都不足以對美國產生威脅,也不需爲此擔憂。大陸知道美國在中東所扮演的角色,只會有更大的負擔而非利益,也不會落入與美國相同的陷阱,例如關係發展超出經濟合作,或是涉足中東的軍事政治方面。
文章總結,美國最終將收穫有限、損失慘重的退出中東,而大陸並不急於重演美國的中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