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田股份貴州磷礦“智慧化擴產”,未來三年現金分紅比例超60%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爲動力,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

對此,以生產複合肥、綠色生態肥等爲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國家科技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芭田股份(002170.SZ)予以積極迴應。日前,芭田股份公告稱,爲進一步拓展公司業務,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芭田生態工程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三大項目,其中,小高寨磷礦智慧礦山改造升級項目的實施,有望給傳統礦區帶來智能化的全新變革。

據悉,芭田股份的小高寨磷礦礦區面積1.1172平方公里,共分七個採區。2014年4月,小高寨磷礦通過掛牌取得探礦權,2020年5月取得采礦許可證。就在一個月前的2月10日,貴州省應急管理廳下發小高寨磷礦一期工程《安全生產許可證》,許可磷礦地下開採規模達到200萬噸/年。小高寨磷礦石的放量,也帶動了芭田股份的業績大幅增長。

芭田股份小高寨磷礦一期項目,位於礦區南面的一、二、三、四採區,此番擬投建的二期建設項目則位於礦區北面的五、六、七採區,建設規模爲90萬噸/年。芭田股份預計,二期項目預計投資不超過1.5億元,建成後,小高寨磷礦總計建設規模290萬噸/年。相配套的,芭田股份還將建設小高寨磷礦2×60萬噸/年磷精礦二期建設項目,投資不超過0.8億元。完工後,公司在小高寨磷礦的選礦規模將達到120萬噸/年。

擴產之外,芭田股份還將投資最高0.5億元,用於小高寨磷礦智慧礦山改造升級項目。據公司方面透露,項目將在小高寨磷礦升級5G網絡技術,賦能礦山開採智能化管控、無軌設備的遠程遙控操作、現場開採及其它視頻監控、通風/環境/設備運行、人員優化,設備定位,大部分地區已實現無任何遙控作業,機器人、模塊化生產運營管理,地壓及安全監測等全部實現了5G一體化控制,實現了礦井災害的預防及實時監測、變化預警、異常報警和自主解決。

公開資料顯示,芭田股份成立於1989年,200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複合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公司擁有行業領先的高效低碳技術、灌溉肥技術、緩/控釋技術、中微量元素有機螯合技術等多項技術,尤其是自主開發的“高塔造粒技術”,屬於國內首創,結束了我國無熔融高塔造粒生產三元複合肥的歷史。目前,公司依託貴州優質磷礦資源,打造了磷精礦、硝酸磷肥、功能鈣肥、功能鈣鎂肥、土壤修復功能肥等健康農業用肥+磷化工的一體化產業鏈。

芭田股份指出,本次投資建設上述三個項目,主要是基於公司的發展規劃,落地磷礦採選及磷化工一體化戰略佈局,積極推動公司的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滿足了市場對磷礦的持續增長需求,提升公司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在國海證券看來,芭田股份磷礦石產能的擴張及選礦裝置的建設,將有利於提升公司磷礦資源保障能力,爲充分發揮公司在磷化工資源、技術、產業鏈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發佈投資公告同日,芭田股份積極履行回報股東的義務,披露了未來三年(2024—2026年)現金分紅規劃。公司計劃,未來三年以現金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原則上不少於此三年度累計實現可供分配利潤總額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