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愛短債 神操作吸睛
巴菲特與一般「債蛙」大買長債不同,波克夏主要債券部位,都是0-1年的短天期公債。 (美聯社)
過去兩年有不少投資人搶進債券商品,但近期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讓原本想大賺資本利得的債券投資人慘遭套牢,變成「債蛙」。但也有人買債券不僅賺到利息也賺到價差,那人就是「股神」巴菲特,與一般「債蛙」大買長債不同,他旗下波克夏主要債券部位,都是0-1年的短天期公債。
根據波克夏去年上半年財報,帳上短期美債較2023年底大幅增長逾八成,超過2,300億美元,規模甚至超過美國聯準會。而他也在去年5月波克夏年度大會指出,短天期美債與國庫券是「最安全的投資」,光是短期美債每年就爲波克夏帶來120億美元的穩定收益。進入2025年,隨着美國就業數據表現亮眼,推升美元指數,也促使短債價格走揚。
觀察臺灣的債券ETF表現,亦可發現自聯準會去年9月升息以來,表現最佳的券種幾乎都是短天期債券ETF,例如中信美國公債0-1(00864B)、羣益0-1年美債,近三月報酬率甚至在4%以上,遠優於同期間的長天期美債ETF,顯示在美國經濟強勁、美元強勢下,短債反而成爲對衝利率風險的有效工具。
法人表示,去年初以來,市場對於聯準會啓動降息的樂觀預期,導致長天期美債價格一路上漲,加上尋求資本利得的債券ETF投資人蜂擁而上,進一步推升臺灣債券ETF規模突破3兆元大關。然而聯準會正式啓動降息循環後,美公債殖利率卻一路攀升,投資人期待的債市多頭行情落空,主因美國經濟遠比想像強勁,且隨着川普二度入主白宮,一連串的政策讓市場擔憂通膨再起,聯準會降息循環可能提前結束,導致不少人套在長債ETF。
理財專家建議,隨着美國聯準會進一步放緩降息步伐,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可能維持在4%以上水準很長一段時間,此時資本市場正在重新定價,高本益比的股票陷入修正,投資人若想避險,尋求暫時停泊資金,等待合適進場時間,短債ETF會是不錯的選項,尤其在降息循環拉長的環境下,核心配置應該縮短存續期。
不過,長天期美債並非完全沒有投資價值,理財專家表示,若美國景氣可能反轉向下,確實是進場長天期債券ETF的好時機。但在此之前,投資人不妨學習巴菲特的作法,運用短期美債ETF賺取較高的無風險收益,等待更好的投資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