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誠財險理念變調重規模轉爲重效益,破困局擬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
又一保險公司意圖引入戰略投資者。藍鯨保險注意到,近日,安誠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誠財險”)於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引戰意向公告,目前,並未公開披露具體掛牌金額,或將在多方接洽確定合作形式後陸續公告。
2006年至2013年,安誠財險通過4輪增資將註冊資本從5億元提高到40.76億元,截至2020年2季度末,該公司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541.06%,較爲充足,業內人士指出,相比於資金需求,引戰工作或意在藉助戰略股東資源優勢謀求發展。
成立以來,安誠財險利潤表現並不穩定,去年末換上“新帥”後,經營理念從規模爲重轉變爲效益優先,意圖扭轉長期經營虧損局面,如今再放出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信號,加速求變。
推進新一輪引戰工作,安誠財險意在股東資源協同
公告內容顯示,安誠財險擬在評估價格基礎上,考慮適當市場溢價,以不低於3.81元/股的價格引入戰略投資者。戰略投資者應滿足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中國保監會《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等監管規定對保險公司股東資格的要求。
目前,該筆引戰計劃,並未披露具體的擬增資金額,初次掛牌期滿日爲2020年10月23日。藍鯨保險從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處獲悉,目前安誠財險並未給到具體的引戰方案,意在先行向市場放出消息,進行接洽後再細化合作形式,後續會陸續進行公告。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及公開募集資本是保險公司“補血”的常用手段之一,有利於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夯實資本實力,爲戰略佈局落地提供有效資金支持。
中國自保網執行董事曹志宏對藍鯨保險分析指出,財險行業是典型的規模效益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增資是財險公司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不少財險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恰當引入資本,充裕資金實力,支撐業務發展,或是引入新股東,結合資源優勢,拓寬、優化業務結構。
截至2020年2季度末,安誠財險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541.06%,較爲充足。一位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引戰工作或意在藉助戰略股東資源優勢,謀求進一步發展。
成立於2006年12月的安誠財險,是唯一一家總部設在重慶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回顧發展歷程,安誠財險經過4次增資及引戰,將註冊資本從早期的5億元提高到40.76億元,位列全國88家財險公司第13位,總體資產規模近80億元。
具體來看,成立3年後,2009年安誠財險宣稱增資5億元,將註冊資本提高到10億;2011年再次增資,註冊資本達到25億元;2012年5月,安誠財險定向增發5億股普通股,同時引入外資股東國際金融公司(IFC),註冊資本變更爲30億元;2013年末,安誠財險第4次增資,引入韓國東部火災海上保險公司(現更名爲“DB損害保險公司”),增資後其註冊資本達到40.76億元並延續至今。彼時,引入外資股東調整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也被業內認爲安誠財險在爲其上市鋪路。
目前,安誠財險的股權仍較爲分散,擁有19家股東,重慶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城投”)持股31.04%爲第一大股東,穿透股權來看,重慶國資委通過6家企業間接持有56.96%股權,爲實際控制人。
較多的股東數量,也使得安誠財險股權頻頻生變,譬如,2018年以來,重慶聯盛建設、重慶通盛實業等民營企業心生退意;外資股東國際金融公司將所持7.36%股權全部出清,空倉離場;重慶財信集團以3.48億元掛牌出售所持的5%股權。
儘管股權轉讓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股東基於自身經營管理髮展需要作出選擇,但結合實際情況,這與安誠財險起伏波動的業績表現或也不無關係。
利潤表現不穩定,安誠財險換帥加速“虧損摘帽”
成立以來,安誠財險利潤情況並不穩定。連續盈利4年後,2014年,安誠財險步入虧損;次年扭虧爲盈,但並未持續,2016年,公司陷入虧損狀態;2017年至2018年,迎來2年盈利期。
2019年,安誠財險再度虧損,淨虧損額3.98億元,達到近10年來最低點,據瞭解,虧損嚴重或是因爲非洲豬瘟以及扶貧業務帶來較大損失。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0.42億元淨利潤。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指出,從趨勢來看,在某些年度,保險公司投資收益較高,也會導致出現財務上的盈利,但不具備持續性,“根基還是要實現承保盈利,同時提高投資收益能力”。
與此同時,安誠財險的保費、資產規模,也未達到三年前的目標。2017年年初,安誠財險原董事長陶俊提出“351”戰略,預計用3年時間實現保費收入超50億元,資產規模達100億元。截至2019年,該公司保費規模45.1億,距離預期仍有差距。
經營不甚樂觀的背景下,安誠財險或也尋求通過增資引戰的方式,爲自身發展注入“活水”,激發經營潛力。不過,除了外力推動,保險公司內部經營能力的提升,更爲核心。
2019年末,安誠財險“換帥”,大股東重慶城投提名周平爲董事長人選,2020年9月,正式任命其爲公司董事長。據悉,周平有近20年主管重慶社會保險工作的經驗,保險管理經驗豐富,更肩負安誠財險“虧損摘帽”重擔。
上任初始,周平提出“123”戰略,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要以利潤爲關鍵,注重保險盈利能力和投資收益能力,從規模經營向發展效益轉變,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區域品牌向全國品牌轉變。
隨着董事長變動,該公司經營理念也從規模爲重轉變爲效益優先,車險條線持續提升經營能力和經營質量,積極推動非車險發展,實現業務結構性戰略轉型,持續提升投資盈利能力,意在扭轉長期經營虧損局面。
此前,安誠財險較爲依賴車險業務,保費佔比超7成,但承保利潤並不樂觀,2016-2018年分別虧損2.74億元、2.96億元、3.42億元,2019年虧損放大至3.75億元, 拉低公司整體經營利潤。隨着車險改革逐步邁向深水區,車險綜改後,競爭優勢不明顯的中小險企利潤空間面臨進一步收窄。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可調整車險結構,分區域、機構、車型、渠道進行管控,保證邊際效益,同時提高非車佔比,逐步增至全國40%的平均水平,通過結構平衡來實現承保盈利。
針對下半年, 安誠財險在半年工作會上提出,要確保現有保費目標基本盤,穩住車險、穩健投資、穩控成本,同時開拓新的業務增長極,通過政策、服務、資金來實現業務新增長,嚴格業務風險控制。(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