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火熱:過渡性產物如何承接AR眼鏡的未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駱軼琪 深圳報道
近兩個月來,傳統眼鏡行業動作頻頻。8月29日,A股眼鏡零售上市公司博士眼鏡宣佈與AR公司雷鳥創新成立合資公司;9月17日,意大利眼鏡巨頭集團EssilorLuxottica宣佈擴大與Meta的合作關係,雙方將在未來十年內合作開發多代智能眼鏡產品。
眼鏡行業暗流涌動,顯露出一種危機感:AI+眼鏡可能將顛覆傳統眼鏡行業。
2023年9月,Ray-Ban Meta發佈,到今年5月快速實現百萬臺銷量,讓輕量級AI眼鏡突然躍入眼前。這種配備更少功能的產品,吸引了大量傳統眼鏡廠商的目光,積極尋求轉型。
科技大廠中不止Meta,蘋果此前推出的Vision Pro雖然爲XR方案,但專利信息顯示,蘋果也在探索輕量級眼鏡的產品研發,似乎也直指AI眼鏡。
IDC中國分析師葉青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AI眼鏡的火熱一方面印證了可穿戴設備是受到用戶廣泛青睞的AI落地形態,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便攜性和佩戴舒適度的重要性。
“AI眼鏡更像是介於傳統眼鏡和AR眼鏡之間的產品,它放棄了光學顯示模組帶來的視覺效果而選擇了輕便和輕功能,對於大衆來說多了些‘嚐鮮’的意味。AI眼鏡的推出和成功意味着AI大模型集成技術已經相對走向成熟,也意味着功能性時尚單品的市場需求體量龐大。”她續稱。
業界普遍把AR眼鏡當作未來方向,但在眼下,新形態AI眼鏡的出現,不失爲一種驅動產業加速演進的新路徑。這種演變將會如何推進?
傳統眼鏡將逐漸被淘汰?
前述快速突破百萬臺銷量的Ray-Ban Meta,從名字就可見是雷朋與Meta合作的產物,兩家公司在AI眼鏡方面已有多款合作產品。這纔有了後續雷朋母公司EssilorLuxottica與Meta擴大合作的決定。
不同於市面上已經推出的多種AR眼鏡,Meta推出的這款爆品並不具備內容顯示功能,只是集成了音頻功能,可以通過語音交互調用AI大模型能力,還可以拍照和錄製1080P規格的視頻。
Ray-Ban Meta發佈時的起售價爲299美元,似乎有一定價格門檻,但相比之下,雷朋推出的傳統眼鏡也在上千元人民幣價位,看起來前者就並不顯得價格高昂。
谷東科技創始人崔海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與眼鏡行業從業者交流後,我們一致認爲,近期火熱的Ray-Ban Meta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預計在未來2-3年後,更多近視人羣會願意佩戴有更多功能的眼鏡,例如可以導航提示、炒菜提醒等。這瞄準的是全國每年16.4億元的眼鏡市場,將逐漸配備智能顯示、大模型等功能。”
這種趨勢已經在加速。他續稱,“我們與業內交流發現,目前國內的傳統眼鏡廠商都在積極尋求配備更多功能,否則就意味着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因此我們預計,未來所有普通的無功能眼鏡會迅速升級進化成AI眼鏡,這其中會有一定滲透率轉化成AR眼鏡,這個滲透率會從10%-20%逐步往上擡升。”崔海濤指出,但目前來看,沒有配備顯示功能的AI眼鏡功能相對單薄,交互效率偏低,還有進一步提升能力的空間。
3D視覺公司光鑑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呂方璐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AI眼鏡的出現有些讓人出乎意料,但也解決了一些用戶痛點,通過語音、耳機等功能實現交互,能實現視頻拍攝和錄製,是受新潮年輕人認可的功能。”
“在XR領域,我們主要與終端廠商溝通合作推出產品。個人認爲,在VR領域,無論OST(光學透視)還是VST(視頻透視)方案,在沉浸式表現方面已經有較好的效果,但在重量和佩戴體驗方面還有待提高,這意味着到成爲大衆消費產品還有一定距離。”他續稱,AR是相對輕便的技術路線,將來可以取代眼鏡使用,Ray-Ban Meta就是一種例證——其形態可以被大衆所接受,但挑戰是優化精度、重量與供電等體驗的平衡。
這也是AI大模型驅動硬件形態和商業模式變化的一個縮影。只是AI眼鏡的生命週期將有多長?
葉青清對記者分析,“我認爲AI眼鏡本身會是一種長期性產品,但是增長性會由於功能和傳統眼鏡廠商的投入傾向所限,天花板不會太高。未來隨着AR產品技術越來越成熟以及手機廠商開始佈局,其成本、重量等問題都會有更優的解決方案,市場最終仍然會導向配備光學屏幕和SLAM技術的AR產品。”
她續稱,AI眼鏡與AR兩者之間的關係更偏向過渡升級,如同穿戴設備中的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市場穩定後兩者並立、有各自的受衆羣體,其中部分消費者可以通過輕功能產品入門後再升級到“完成體”產品。
從AI眼鏡向AR
新形態的AI眼鏡如火如荼,但業界普遍認爲,AR眼鏡依然是未來趨勢,積極構建圍繞AR眼鏡的軟硬件生態是目前不變的議題。
“我們還是堅定走AR眼鏡路線。目前市面上部分售價較高的眼鏡已經逐漸可以配備AI大模型功能,且一定程度上取代TWS耳機、iPod、相機功能,相信很多人還是願意在‘加量不加價’的前提下,選擇功能更豐富的眼鏡。”崔海濤對記者分析,隨着功能更加豐富、體驗更加完善,甚至非近視人羣也會逐漸願意買一副嚐鮮。
據介紹,谷東科技從光致聚合物(光刻膠)材料着手,目前可以對自有品牌AR眼鏡供貨,也對外供貨海內外光學顯示廠商用於車載AR HUD。
在公司發展早期也曾嘗試採購國外廠商提供的光刻膠材料,但價格高昂,且通常訂貨週期在6-8個月,較長的時間週期顯然不利於產業化發展,於是決定自研。目前谷東科技業務已經涵蓋光刻膠材料、陣列和體全息光波導模組、AR眼鏡整機和軟件算法等業務,光波導鏡片成本可降至數元。
“AR眼鏡對集成度的要求甚至高於手機。”呂方璐則對記者分析,行業間對Ray-Ban Meta拆解後發現,如攝像頭、核心芯片等都採用了目前較爲極致的方案,尺寸小、成像度高,這對攝像頭方案廠商就提出更多要求,把體積和重量做到更爲極致,這是目前產業鏈面臨的更大挑戰。
他告訴記者,光鑑科技在這方面已有經驗,“此前我們曾爲XR公司定製輕型化、小型化的3D相機方案,其中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做到極致輕薄。我們主要通過綜合硬件方案設計,實現小重量、小體積,結合算法創新來適應AR眼鏡的需求。”
比如在AR眼鏡中,3D相機是由激光、攝像頭模組等多個部件組成,在部件運行過程中,彼此之間會存在一定結構偏離,這就要對結構設計、算法設計等方面進行校正。光鑑也在與下游廠商共同突破一些難點。
整體來看,崔海濤認爲,目前階段雖然還做不到全天候使用AR眼鏡,也說不上實現完美的體驗,但已經到了可商用的節點。在如旅遊、會議、翻譯等場景,已經有較好的使用體驗。眼鏡不同於手機,某種程度也被視爲穿搭的一部分,因此存在一人配多副眼鏡的可能,這意味着C端市場未來想象空間值得期待。尤其在Ray-Ban Meta的帶動下,預計類似形態的AI眼鏡銷量很快可以過千萬臺量級。
當然AR眼鏡行業的發展還面臨一系列難題,包括電池技術、光學技術、低功耗芯片技術等。“雖然目前在發展XR技術過程中多有探索和波折,但包括谷歌、蘋果、Meta在內的國際大廠都在該領域紮根探索,意味着這條路線沒有錯誤。”崔海濤對記者分析,要支撐AR眼鏡爆發,首要是依託AI大模型能力推出更豐富的應用,讓消費者離不開這類產品;其次是積極推進包括內容、系統、硬件、電池等軟硬件生態融合。其中核心還是探索匹配的應用落地。
葉青清也對記者指出,推動從AI眼鏡向AR眼鏡的產品形態升級,還需要從三方面共同着手:硬件技術方面,核心是芯片和光學技術等,產品必須達到獨立工作、低能耗、低延遲、高清晰、夠輕薄的效果纔有可能成爲推動市場的消費級產品;生產成本方面,當前供應鏈不夠成熟,生產成本高、量產困難,高定價無法吸引消費者;生態應用方面,相比主打AI功能的AI眼鏡,AR眼鏡需要足夠豐富的內容生態應用和更完善的人機交互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