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吹入校園!大學招生呈理工熱人社冷 樑賡義強調1事:別隨波逐流做選擇

國衛院前院長樑賡義認爲,做選擇時不應隨波逐流地追求流行。記者曾吉鬆/攝影

今年受AI、半導體產業影響,大學招生結果「理工熱、人社冷」,理工類私立大學名額使用率達9成,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陽明交大前校長樑賡義認爲,如果有興趣當然很好,但不要因爲當下流行什麼、找工作方便等原因,而隨波逐流地做出選擇。

樑賡義擔任陽明交大校長長達7年,任內着重於兩個教育主軸的推動,強化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獨立判斷和邏輯分析的能力,也加強專業課程,爲學生未來從事研究工作做好準備。同時,樑賡義也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透過通識教育和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同理心、包容心和國際觀。他更推動導師制度、與校長有約、心理諮商等,關懷學生的身心健康。

以學生選填大學科系爲例,樑賡義認爲,應該要好好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紮根,而非隨波逐流地追求流行;針對臺灣大學考量歷年來入學生英文能力均佳,預計在115學年開始於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管道將英文科移除,改採計社會科,以強化人文素養,他則認爲,同意校方「視病猶親」而加強人文學科的立意,但也認爲英文不可放棄,因爲語言還是很重要,多數研究常使用的還是英文,語言沒學好會吃虧,反之則可成爲優勢。

他今舉行新書發表會,書名《取捨之間:從公共衛生到全人教育,樑賡義的人生探索》中,「取捨」二字,更是深刻地描繪他生命中曾遭遇的種種挑戰及抉擇,今也有多位昔日與他共事過、相處過的醫界、企業界等領域專業人士出席。

陽明交大現任校長林奇宏笑說,自己就是被書中「取是種能力,舍是境界」這句話給「電到」,直言陽明在樑的帶領下,除了追求學術卓越績效外,也多了很多的溫度和情感;臺北榮總醫事顧問、前院長張德明說,書中「傳播向上跟向善的力量」是他最有感觸的一段話,能走得這麼遠,代表一定很有想法,讓後輩能持續以此爲目標學習,且樑賡義在書中提及雙親、雙胞胎哥哥、妻子與兒孫,認爲像這樣對家庭有責任感的人,絕對是很好的典範。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自己從2010聽說樑賡義,到現在把對方視爲偶像,起初是因爲孩子在陽明唸書,提到校長對他們的好、社團活動會去關心,「校長有約」可以到校長室吃吃喝喝、跟校長聊天、加臉書好友等,又相當鼓勵學生國際化;後來出任國衛院院長,則和政府一起引領國家度過新冠肺炎的百年大疫,認爲這本書會「愈讀愈感動」,書中充滿感動與對下一代年輕人的關心,相信大學生讀完這本書,會知道自己對國家社會該負的責任。

財團法人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提到,自己和樑賡義是在臺東「近鄰」,對方人如其名,做事總是腳踏實地,兩人大概都是戰後嬰兒潮的最後一代,像這樣經歷不同歷練,最後回饋臺灣這片土地的,其實越來越少,這本書幾乎穿透他的一生,講述他做人的態度,因爲他本身就是很誠懇的人,不浮誇、不炫耀自己,是活生生在我們面前的典範。

陽明大學校友、臺北榮總醫師葉採衢則分享,她從「樑校長」身上學到的三件事,分別爲運動家精神、職人精神與領導能力,而這本書記錄的不只是一位科學家和教育家的心路歷程,更多的是他做的每個不凡的選擇,正如同書名所說:「取捨之間,取是能力、舍是境界」,也就是「選擇」,因爲科學和教育,是改變世界最有力的武器,當一個偉大的領導者,手握這兩大武器,他並不是拿來證明自己,而是幫助別人成爲英雄。

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認爲,這本書會「愈讀愈感動」。記者曾吉鬆/攝影

財團法人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認爲,樑賡義人如其名,做事總是腳踏實地。記者曾吉鬆/攝影

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說,陽明在樑賡義的帶領下,除了追求學術卓越績效外,也多了很多的溫度和情感。記者曾吉鬆/攝影

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高閬仙曾任陽明大學副校長,和樑賡義是昔日同事。記者曾吉鬆/攝影

《取捨之間:從公共衛生到全人教育,樑賡義的人生探索》新書發表會,國衛院前院長樑賡義(右四)、 財團法人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右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右五)、 臺北榮民總醫院醫事顧問、前院長張德明 (右六)、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陳威明(右七)、聯合報執董項國寧(右一)等人出席。記者曾吉鬆/攝影

陽明大學校友、醫師葉採衢分享,她從樑賡義身上學到運動家精神、職人精神與領導能力。記者曾吉鬆/攝影

臺北榮總醫事顧問、前院長張德明說,像這樣對家庭有責任感的人,絕對是很好的典範。記者曾吉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