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去歧視!國際研究:U=U者「無套性行爲」不會傳染

愛滋病帶原者只要按時治療、服藥,不戴保險套也不會傳染給他人。(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林妤柔/採訪報導

一般民衆聽到愛滋病,內心不免有些恐慌。前臺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北榮感染科醫師林錫勳表示,不少國內外研究已經證明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亦即愛滋病帶原者只要好好透過藥物控制,將體內病毒量達到「測不到」的範圍內,就跟一般人一樣,不戴保險套也不會傳染給他人。

林錫勳指出,這對公共衛生是很重要的一環,預防傳染最好的方式就是「治療做爲預防」。感染者只要穩定接受抗病毒治療就不會傳染,只要好好吃藥,免疫能力也會變好,還可以活到77歲,和一般的平均壽命接近,而愛滋病成爲「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每個帶原者帶有的病毒量不同,一般療程大概是兩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林錫勳表示,雖然臺灣的愛滋病比率很低,從前年經由治療做爲預防,加上非感染者有風險也可使用預防性藥物,前年到去年人數下降21%、去年到今年又下降12%,成效算相當好。但林錫勳指出,愛滋病患延遲診斷跟治療的人每年有25%,主要是因爲愛滋病、歧視跟可能造成的恐慌。

▲愛滋病患常受到許多歧視與偏見。(圖/達志示意圖

這次新冠肺炎幾個境外移入案例,他們過海關時會主動通報身體不舒服,採檢確認陽性、接受治療就會回到正常社會;如果民衆帶有歧視跟疾病,帶原者有新冠病毒,沒有人敢主動通報。「『去歧視』很重要,」林錫勳直言,U=U以公共衛生來講是治療,更多的是對該疾病的歧視減少。

爲了後代年輕人,零歧視很重要。許多人延遲診斷跟治療,大都是對疾病的歧視跟恐慌,使得不舒服、有過不安全性行爲的人不敢看診。林錫勳希望,研究能讓更多人願意及時就診,使冰山下面的黑數越來越少。「過去講除罪化、提到危險性行爲的定義,根據現在科學是可以改變的,這能使愛滋病患心中枷鎖減輕許多,只要好好的治療,也是一種解脫。」

該怎麼打造零歧視的環境?林錫勳舉例,對於愛滋病的刻板觀念一定要改變,減少歧視跟偏見,認爲愛滋條例21條應該修法,減少對公共衛生的危害,甚至是對人權的侵犯。疾管署建議,有性行爲的人都要做一次篩檢,如果有不安全性行爲的人,最好4-6的月要檢查一次;雖然戴保險套可預防75%-80%的病毒,但只要身體不適,仍建議及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