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前部長:鄉村旅遊促進農村振興,中國經驗值得非洲學習
導讀
非洲擁有豐富而多樣的農業資源和自然文化遺產,可以借鑑中國鄉村旅遊發展的成功經驗。通過推動農業與旅遊業的結合,改善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實現鄉村振興和減貧。中國在政策支持、本地社區參與和環境可持續性方面的做法,尤其值得非洲學習。
作者:西姆(Endalkachew Sime)
埃塞俄比亞計劃發展部前國務部長
鄉村旅遊正在成爲振興“全球南方”農村地區的一種創新形式。它促進了農業和旅遊業的獨特融合,對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至關重要。鄉村振興與鄉村旅遊的融合在中國各地呈上升趨勢,有力證明了鄉村旅遊是推動鄉村振興和減少貧困的有效手段。在南南合作機制下,非洲可以從中國的經驗中學到什麼?讓我們以埃塞俄比亞爲例。
埃塞俄比亞擁有豐富的農村多樣性和農業遺產,在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內可以創新地設計農業、旅遊和農村發展戰略,從鄉村旅遊業中獲益良多,正如中國的經驗所見證的那樣。從1981年到2020年,中國的貧困率從66.3%降至0.3%。當我們思考中國在減貧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時,我們通常關注的是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忽略了中國的其他精準扶貧政策,其中通過把農業和旅遊相結合來促進鄉村振興和減貧,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於旅遊業潛力巨大的非洲來說,把所有的旅遊資源都與農業結合起來並不能解決問題。由於非洲的旅遊業是多樣化的,我們需要一個創造性的政策組合。
以埃塞俄比亞爲例。許多歷史遺蹟、公園和旅館都提供獨特的自然和文化體驗,這創造了就業機會,支持了當地經濟,共同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但哪些項目適合將農業和旅遊相結合呢?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回答。今年11月8日至10日,由世界鄉村旅遊理事會主辦的2024潞村論壇在浙江湖州召開,這次論壇提供了許多有趣而有價值的經驗。論壇上展示的研究結果表明,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對中國鄉村振興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埃塞俄比亞,溫池生態小屋酒店似乎是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完美案例。它靠近溫池火山湖,擁有肥沃的土地,是可持續農業實踐的理想選擇。將農業與生態旅遊相結合,可以爲酒店提供新鮮的本地農產品,通過農場旅遊增強遊客體驗,同時還創造了農業就業機會來支持當地經濟。貝爾山國家公園似乎也具有開發農業旅遊的潛力,將該地區的農業活動與旅遊業聯繫起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當地的經濟效益,促進可持續發展。
中國將農業和旅遊結合起來,振興鄉村,減少貧困。非洲也可以借鑑中國的寶貴經驗,但關鍵在於採取一種綜合的方法,將政策創新、社區參與和可持續發展實踐融合起來。通過這樣做,非洲可以利用其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來推動經濟增長,改善農村人口的生計。
中國的一條重要經驗是,必須要有政府支持和政策導向。中國政府多措並舉,在促進鄉村旅遊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爲農業和旅遊業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該戰略包括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爲鄉村旅遊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促進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等措施。非洲可以採取類似的方法,在非洲聯盟一級制定一項與更廣泛的發展目標相一致的鄉村旅遊戰略。
中國的另一條經驗是鼓勵社區參與。中國許多鄉村旅遊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得到了當地社區的積極參與。這確保了旅遊業的利益得到公平分享,並確保了項目的長期可持續性。
在非洲,讓當地社區參與鄉村旅遊項目,有助於確保這些項目在文化上不走偏,並滿足當地民衆的需要。要實現這一點,可以讓當地民衆參與項目規劃,加強能力建設,建立社區旅遊企業。
可持續性是中國鄉村旅遊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中國的許多鄉村旅遊項目都是環境可持續的,重點是保護自然資源和促進生態友好。例如,生態小屋和有機農場是中國鄉村旅遊項目的共同特徵。非洲可以採取類似做法,在鄉村旅遊項目中促進生態旅遊和可持續農業。這有助於保護環境,提升遊客體驗,併爲非洲打造一個可持續旅遊目的地的積極形象。
總之,通過學習中國的經驗,非洲有望利用鄉村旅遊促進經濟增長和減貧。通過整合農業和旅遊業,非洲可以爲農村社區創造新的機會,改善遊客體驗,促進可持續發展。其中的關鍵在於,要從全局入手,採取創新政策,鼓勵社區參與,注重可持續實踐。有了正確的戰略和廣泛的支持,埃塞俄比亞可以釋放其豐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潛力,推動經濟增長,改善農村人口的生計。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爲 "Tried and tested poverty reducer"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劉夏
編輯:張釗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