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上這種珍稀動物,竟然是《天龍八部》裡段譽吞食的毒物原型
每週一 ,蝌蚪五線譜會推送
“生活觀察指南”專欄
和大家一起“蝌”學觀察生活
雲南哀牢山意外走紅,榮登熱搜榜,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也成了公衆矚目的焦點。亞洲黑熊、黃喉貂、哀牢髭(zī)蟾、赤麂(jǐ)、食蟹獴(měng)等衆多珍稀物種,光是它們的名字就彰顯出哀牢山生物多樣性的非凡魅力。
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珍稀動物中,竟藏着《天龍八部》中段譽所食“萬毒之王”莽牯朱蛤的原型。若要探究這一奇妙聯繫,還需細細回味金庸先生筆下那段武俠傳奇的相關情節。
01
叫聲詭異的“無量角怪”
小說《天龍八部》前五章裡,主角段譽在雲南無量山練成絕世武功“凌波微步”後,吞食蜈蚣和“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成爲百毒不侵的武林高手。
但見莽牯朱蛤“形似蛤蟆,長不逾兩寸,全身殷紅勝血,眼睛閃閃發出金光,聲若牯牛,全身硃紅……它嘴一張,頸下薄皮震動,便是江昂一聲牛鳴般的吼叫”。
電視劇《天龍八部》裡段譽吞食蜈蚣和莽牯朱蛤
由此得知,莽牯朱蛤有三個突出特點:一是比較小,長度五六釐米;二是全身通紅;三是聲音很響,如“江昂”狀。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無量山中還真有一種珍稀動物與莽牯朱蛤相似。此動物長年生活在水中,喜歡發出“昂、昂、昂”的聲音,冬春之季尤甚。這種聲音聽起來沉悶、詭異,讓人感覺害怕。開始時人們不知它是何物,便根據聲音稱之爲“老昂”;後來當地人見它形似嘴角生“鬍子”的蛤蟆,便稱之爲“無量角怪”。
其實,無量角怪的學名叫哀牢髭蟾,1984年首次被科學家發現於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徐家壩的哀牢山,因此得名。
作爲哀牢髭蟾的主要出現地之一,無量山是雲南省的名山,雲嶺餘脈的西支。它長260多千米,只有雲嶺脈東支即哀牢山的一半。和哀牢山一樣,無量山雄奇險峻,密林深處多珍禽異獸,哀牢髭蟾即其中之一。
哀牢山與無量山的示意圖
02
大膽求偶的稀有動物
從生物分類學的角度來看,哀牢髭蟾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角蟾科下的髭蟾屬,這一屬爲中國所特有,目前僅記錄有五種成員,分別是峨眉髭蟾、崇安髭蟾、雷山髭蟾、瑤山髭蟾及哀牢髭蟾。
髭蟾屬動物最爲顯著的特徵是它們有“鬍子”(專業術語叫角質剌),其中哀牢髭蟾的“鬍子”數量最多,可達24根。
長着“鬍子”的哀牢髭蟾
成年哀牢髭蟾體長範圍大致在6至8釐米之間,背部呈現出紫棕色,並點綴着衆多小黑斑點。在當地,哀牢髭蟾因其獨特的地位而被尊稱爲“蟾王”,甚至有新聞報道提及,常有數十隻其他種類的蟾蜍圍繞在其周圍,彷彿在進行某種朝拜儀式。
哀牢髭蟾在求偶行爲上展現出兩大獨特之處:首先,雄性哀牢髭蟾在吸引附近雌性時會於水中發出“昂、昂、昂”的聲響,這種聲音能夠穿透水面,有效傳達其求偶意願;其次,當兩隻雄性哀牢髭蟾爲爭奪雌性而競爭時,它們會利用自己堅硬的“鬍子”作爲武器,互相戳刺對方,激烈的爭鬥有時甚至會導致其中一方的“鬍子”全部脫落。
正爬行的哀牢髭蟾
哀牢髭蟾的數量極爲稀少,至今主要發現於哀牢山、無量山以及西雙版納等地。由於其珍稀性,哀牢髭蟾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發佈於2000年8月1日)。
導致其數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在於其對環境條件的嚴苛要求,它們僅生活在生態環境優越、森林茂密、溪流清澈、含氧量高且人跡罕至的區域。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哀牢山自然環境的優越性。
綜上所述,哀牢髭蟾在外觀特徵、生活習性等方面與小說中描述的莽牯朱蛤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除了背部顏色有所差異外,其他方面的吻合度極高。因此,將哀牢髭蟾視爲莽牯朱蛤的原型,這一說法是頗具說服力的。
03
存在爭議的“鬍子蛙”
“哀牢髭蟾”被俗稱爲“鬍子蛙”,並不十分精確。在大衆語境中,人們常將兩棲類的青蛙和蟾蜍統稱爲“蛙”,但從專業角度來看,二者之間存在着明確的不同。
青蛙與蟾蜍均隸屬於兩棲綱無尾目的範疇。在這一大類下,青蛙涵蓋蛙科、樹蛙科、姬蛙科等近30個科類,目前記錄有250多屬,超過3000種。蟾蜍則主要指蟾蜍科,該科包含26屬,共計495種,民間常稱之爲“癩蛤蟆”或“蛤蟆”。
在區分青蛙與蛤蟆時,除了個別特殊情況外,我們可以從皮膚特徵、毒腺存在與否、運動習性以及牙齒結構等多個維度進行考量。其中,運動特性及是否具備牙齒成爲了區分二者的主要標誌。
爲了更直觀地展現這些差異,筆者特整理一張表格,詳情如下:
皮膚特徵方面,多數青蛙展現出光滑溼潤且色彩斑斕的外表,而蟾蜍的皮膚則顯得粗糙,佈滿凸起的疙瘩,色彩相對單一。
黑斑側褶蛙和黑眶蟾蜍的皮膚差異明顯
然而,也存在少數特例:鋸腿原指樹蛙和粗皮姬蛙雖然屬於蛙類,但背部佈滿疙瘩,色彩也不甚豐富;而澤氏斑蟾則是反例,其皮膚光滑細膩,顏色鮮明亮麗,與蟾蜍外觀大相徑庭。
鋸腿原指樹蛙(a)、粗皮姬蛙(b)、澤陸蛙(c)和澤氏斑蟾(d)
毒腺方面,絕大多數青蛙並不具備毒性,而蟾蜍的皮膚擁有明顯膨大的毒腺。不過,箭毒蛙是個顯著的例外,作爲青蛙中的一種,它擁有毒腺並能釋放劇毒。
運動能力方面,青蛙憑藉其發達的長腿,展現出卓越的運動才能,主要以跳躍作爲移動方式;蟾蜍的後肢較爲短小,導致運動速度緩慢,通常以小幅度的跳躍或是爬行來移動。
牙齒結構方面,青蛙擁有牙齒,這有助於它們在捕食時防止獵物掙脫;而蟾蜍則通常不具備牙齒,它們捕食時完全依賴吞嚥動作來完成。
灰樹蛙頭骨結構(上頜部位的牙齒清晰可見)
綜合上述四個方面的特徵來看,哀牢髭蟾的背部佈滿凸起的疙瘩,顏色相對單一,擁有明顯的毒腺,主要以爬行爲移動方式,且不具備牙齒。這些特點均符合蟾蜍的典型特徵,因此,它是貨真價實的蟾蜍,俗稱“鬍子蟾”更爲貼切。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金庸先生在1963年至1969年間創作《天龍八部》時,沒有機會目睹珍稀的哀牢髭蟾(這一物種直至1984年才首次被發現),但他卻憑藉自己淵博的知識儲備與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成功塑造出“莽牯朱蛤”這一膾炙人口的角色。
該角色的精妙設定,不但彰顯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超凡的創作才能,還讓雲南的無量山與哀牢山這兩處地名,走進更多讀者的視野,提升它們的知名度。從這一角度來看,金庸先生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作者:魏德勇
廣東深圳市作家協會會員
審覈:劉鯤 李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