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可能得熬到7月份才能反彈

文 | 付一夫

不知不覺,A股已經跌了一個月了。

自5月20日大盤漲到3174點以來,市場一路單邊下行,在大多數交易日都是以陰線收盤,而上證指數更是再度出現了頗爲罕見的周線五連陰,近日再度跌破3000點,宣告了“3000點保衛戰”的暫時告負,昨天更是接近5000只個股飄綠,虧錢效應炸裂。其間申萬一級行業除了電力、電子等少數板塊外,幾乎呈現全線下跌的走勢。這種“鈍刀子割肉”的行情,像極了今年春節前那一波因流動性危機而引發的股災,也着實讓無數投資者感到焦躁不安。

市場爲什麼會跌跌不休?要到何時才能見底反彈?我們不妨做個討論。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在本輪下跌週期啓動之前,市場已經歷了爲期3個月的小牛市,大盤從2635點一路漲到3174點,累計漲幅近20%。在此期間,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化工、房地產、半導體、消費電子等多個題材都有過不俗的表現,翻倍甚至翻數倍的個股更是不計其數。隨着市場獲利盤的不斷積累,整體上漲逐漸乏力,而萬得全A指數在技術面上也出現了日線頂背離,由此開啓了一輪大級別調整。

在此期間,一輪ST風暴的席捲加劇了資金兌現的意願。

進入5月份以來,A股風險警示股票的擴容速度忽然加快,據媒體報道,5月1日至5月30日期間,A股居然有多達57家公司“戴帽”或“披星”,而去年全年也不過95家公司“戴帽”或“披星”。勢頭之猛,令人駭然。

受此影響,自5月下旬開始,市場小微盤股遭到恐慌式拋售,微盤股指數更是連續暴跌。誰都害怕手裡持有的品種會忽然變成ST,到時候股價連續一字跌停,想止損都賣不掉。畢竟像愛康科技、特發信息、錦州港被ST之後的股價走勢就擺在那裡,很容易讓人瑟瑟發抖,不敢買入。

也許是察覺到了市場的異樣,6月6日下午官方出面迴應大衆對於ST的關切並嘗試安撫市場情緒,而後隨着多家公司的“摘星脫帽”,以及個股被ST數量的減少,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小微盤股也迎來了階段性反彈。然而,市場整體非但沒有止跌,反而繼續下探找底,這又是爲什麼呢?

在我看來,核心原因在於市場缺乏增量資金的入場。

衆所周知,市場行情想要向上持續走高,必然需要成交量的充足作爲保障。如果成交量能夠連續多日保持在較高水平,則可認爲市場參與者衆多且人氣極旺,資金量亦是充沛,而在“衆人拾柴火焰高”的情況下,大家做多意願強烈,行情自然容易延續上漲勢頭;反之,如果成交量持續萎縮,說明市場參與者少且人氣低迷,資金量不足,非但難以支撐行情的持續上漲,反而可能引發市場的連續陰跌。這就好比一輛汽車想要一直向前狂飆,勢必要足夠的燃料方可奏效。

如果回測數據可以看到,A股每一輪上漲行情的成交量幾乎都能維持在1萬億上下,少說也有8500億,這也可以反映出市場上行時投資者的熱情高漲。但最近一個月裡,市場成交量接連萎縮,絕大多數交易日都在7000億~8000億元區間,個別交易日甚至僅有6000億出頭,行情想要反轉向上,自然不太容易。這也說明當前市場更多是存量資金的博弈,缺乏增量資金入場。

至於成交量爲何持續萎靡,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經濟數據的不及預期。

可能很多人都記得,4月下旬市場上充斥着不少“唱多中國經濟”的聲音,尤其是此前一些看空中國經濟的外資機構,也都給出了“上調2024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速”、“房地產即將觸底企穩”等言論。再加上房地產“5·17新政”的出臺,更加讓人們看到了高層對於房地產這個國民經濟的最大拖累項的極度呵護。受此影響,市場樂觀情緒不斷蔓延,大盤也順勢突破3100點,並劍指3200點。

然而5月份經濟數據的發佈,卻在一定程度上證僞了此前市場的預期。

以PMI數據爲例,5月份製造業PMI爲49.5,時隔兩個月後再次低於50的榮枯線水平,且大幅度低於市場預期的50.5%。考慮到PMI是典型的前瞻性指標,PMI的走弱直接暗示了國民經濟復甦弱於市場預期的現實。再如金融數據,5月份的M1同比增速居然是斷崖式下跌(-4.2%),雖然其中有金融數據“擠水分”、監管整改銀行“手工補息”等特殊原因,但市場依然更傾向於將其解讀爲實體經濟活力不足。

而經濟數據的偏弱,映射到A股上來,便是市場信心的再受打擊,而資金做多熱情也再度受到壓制,自然表現爲成交量的持續萎靡。

其二,北向資金的持續外流。

6月以來,受人民幣匯率貶值、美元指數回升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北向資金忽然開始大面積出逃,絕大多數交易日都呈淨流出態勢。從盤後wind數據的反饋來看,過去兩週北向資金累計淨賣出金額多達379.9億元,力度不可謂不大。

考慮到北向資金素有“聰明資金”之稱,在A股市場歷來都具有較強的示範效應,其中不乏相當一部分的跟風資金。雖然從今年5月13日起,不再披露滬深股通實時買入交易金額、賣出交易金額和交易總額,投資者在盤中可以不再看北向資金的臉色行事,但盤後數據的披露,依然會讓不少人望而生畏或是不敢進場,繼而對成交量造成拖累,並制約了大盤的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向資金持續外流的這段時間裡,貴州茅臺、五糧液、美的集團等權重股亦是連續大跌。從數據上看,的確是北向資金在大幅度賣出,而在過去的20個交易日裡,北向資金淨賣出貴州茅臺的金額超過130億元,淨賣出美的集團金額也接近60億元。這些權重股的跌跌不休,自然要對整個大盤形成拖累。

那麼,市場要何時才能見底呢?

客觀地講,當前A股各大指數無一例外均爲下跌趨勢,所謂“下跌不言底”,在沒有重大利好的刺激下,市場想要V型反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考慮到當前正值6月下旬,受月底效應疊加季度末效應的影響,市場往往都難以掀起大行情,所以短期可能還要繼續熬一熬。如果從技術分析角度看,大盤在2920點附近可能具備較強的支撐,目前指數還有一定的下跌空間,但幅度理應有限,尤其是經歷了長達一個月的漫長調整後,A股已然跌出了性價比,目前的位置是機會大過於風險。

在此基礎上,我們認爲7月份的A股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強勢反攻,這一判斷的最大底氣來自於7月即將召開的兩個重要會議——二十屆三中全會與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是在當前海內外各方面形勢錯綜複雜的大背景下,這兩大會議勢必會出臺極具分量的政策定調,甚至直接關係到下半年乃至未來數年國民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對於資本市場來說,一旦有了政策方向的指引,各方資金便容易達成共識並形成合力,場外增量資金也有望跑步進場,繼而推動行情的反轉向上。

從這個角度看,近期A股的連續調整,剛好可以視爲新一輪大漲行情啓動前的“黃金坑”,投資者應該珍惜彎腰撿黃金的機會,而不是恐慌割肉或是怨天尤人。

至於配置方向上,建議關注如下板塊:

第一,以“科特估”爲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新質生產力絕對算得上是近兩年政策最爲關注的方向,在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海外大國博弈等宏大背景下,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已是刻不容緩,預計接下來還將有各種政策的進一步支持,投資者不妨圍繞“卡脖子”技術攻關(高端芯片、工業軟件等)、重大創新領域戰略和前瞻部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先進製造、生命健康等)、高端製造(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超高速列車、下一代大飛機等)領域加以挖掘。

第二,業績線。在“新國九條”的影響下,當前A股市場投資風格正在發生實質性轉變,隨着那些業績差、經營不善、違法違規的垃圾公司加速出清,市場資金將會越來越青睞於基本面過硬的優質公司,而業績向好的公司自然更有投資價值。具體可以關注中上游原材料板塊中化工鏈的漲價帶來的業績增長機會,以及下游消費的家電、體育與娛樂用品等品種。

第三,權重股的短線機會。按照以往經驗,處於下跌通道的市場想要止跌企穩,大多需要經歷一個“權重搭臺,題材唱戲”的過程,即大資金先介入權重價值板塊來穩住大盤,隨後再輪到各個題材依次表現。倘若市場臨近底部,那麼權重股大概率會率先上漲。如此不妨關注大消費、券商、保險、地產等板塊中的龍頭個股,博弈其短線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