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漲!超跌反彈還是新一輪行情啓動?

1月14日,A股全天高開高走。截至收盤,創業板指數漲4.71%,站上2000點平臺;深證指數漲3.77%,突破萬點大關;上證指數漲2.54%,收復3200點。當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35萬億元,較上日放量3843億元;超5300只個股上漲,上漲個股家數創2024年10月8日以來新高,其中漲停數量超150只;計算機、傳媒、機械設備及汽車板塊漲幅居前,無下跌板塊。A股的大幅上漲,是超跌反彈還是新一輪行情的啓動?後續交易又該如何操作?機構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1月下旬可逐步左側佈局多單

陳蕾

1月14日,A股高開走強。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2.54%,深證指數漲3.77%,創業板指數漲4.71%。此外,北證50指數漲10.77%。2025年市場第一次出現有力反彈,主要原因在於:

其一,市場連續下挫至震盪區間下沿,存在反彈需求。1月13日,證監會召開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其中明確,“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穩住股市的重要要求,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將加強境內外、場內外、期現貨聯動監測監管,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有效性。會同中國人民銀行更好發揮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用,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穩住股市”首次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自2025年開年以來,全市場進入縮量模式,其中1月13日當日成交量下降至9762億元,爲2024年9月25日以來首次跌破1萬億元,上證指數也運行至震盪區間下沿,技術層面及政策層面均有反彈需求。

其二,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發佈的數據預期良好。1月14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併發布2024年12月及2024年全年的金融數據。發佈會主要對貨幣政策、2024年12月金融數據及M1口徑調整、穩匯率、國債市場調控等作出相關回復。

具體包括,2025年將繼續擇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保證寬鬆的社會融資環境;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弱,監管層面不管表態上還是行動上均體現出穩匯率的決心,如將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由1.5上調至1.75,發行離岸央票等,央行的密集關鍵詞也是穩匯率,“堅決防範匯率的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但從過往看,人民幣的升值同時也取決於美元見頂回落;近期對國債市場的調控加大,央行將在一級市場發行較少的時間段,暫停在二級市場的買入操作,轉而使用其他工具投放流動性;2025年1月起,將按修訂後的口徑統計M1,與經濟增長指標的相關性增強,且自2024年10月出臺政策後,金融數據持續改善。

綜合而言,單靠一次會議或一場新聞發佈會難以支撐後市大幅反彈。不過,可以關注1月下旬市場調整後的左側佈局機會。大市值方面,隨着指數點位的下降,股債性價比、全市場破淨率等估值類指標接近性價比區域,同時也進入互換便利及市值管理等政策工具的佈局區間。隨着指數的調整,下方流動性託底力量會逐漸涌出。中小市值方面,短期需要關注兩融資金盤動向。前輪下跌行情賣盤交易的是市場進入預期真空期,遊資逐步“退潮”,目前融資餘額回落至1.8萬億元,接近2024年11月中旬以來的最低值。若中小盤繼續下探,則可能觸發2024年一系列新建倉融資盤的被動平倉線,故需要謹防春節前的“出清”風險。目前,2月反彈的預期較爲一致,一是基於過往日曆效應,二是政策面仍有發力空間。在市場調整過後,A股的邊際增量資金大概率是交易型資金,市場也將呈現出“紅利搭臺,主題唱戲”的格局。在1月中下旬前,預計市場震盪偏弱,前期的多IF空IM倉單可繼續持有,而1月下旬可逐步左側佈局多單。(作者單位:廣州期貨)

交投熱情高漲

彭鯨橋

1月14日,A股集體上漲,上證指數收漲2.54%,創業板指數收漲4.71%,科創板指數收漲3.11%。當日,滬深兩市成交1.35萬億元,較上日增加近4000億元。個股全線收紅,超5300只個股走高,市場整體氛圍偏多。板塊方面,軟件開發、自動化設備、家電、計算機等板塊漲幅居前。期權標的均收漲,創業板指數ETF漲4.84%,中證1000指數漲4.53%,中證500ETF漲3.35%,滬深300指數漲2.59%,上證50指數漲1.78%。期權隱含波動率午後震盪走高,但整體變動不大。股市放量上行,期權市場成交量明顯增加,持倉量穩步攀升。當日,滬深兩市及中金所期權總成交1123.28萬張,較上日的552.64萬張增加103.26%;總持倉1013.97萬張,較上日的893.53萬張增加13.48%。

上證50ETF期權成交量增加81.42%,持倉量增加11.98%。1月14日,上證50ETF期權成交197.22萬張,持倉193.24萬張。從1月合約各執行價的持倉變動情況來看,合計增持1.99萬張,其中認購大筆減持3.18萬張,而認沽增持5.17萬張。認購全面減持,認沽在虛值部位集中增持,預計市場短期維持偏多震盪格局。

滬深300期權成交量翻倍,持倉量也大幅增加。成交方面,深交所滬深300ETF期權增幅爲111.61%,中金所股指期權增幅爲105.10%,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增幅爲100.57%。持倉方面,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增幅爲17.36%,深交所滬深300ETF期權增幅爲16.43%,而中金所滬深300股指期權降幅爲4.22%。從交投較爲活躍的上交所滬深300ETF期權持倉變動情況來看,1月合約總計增持3.33萬張,其中認購減持1.63萬張,而認沽增持4.96萬張。認購減持,認沽增持,預計市場下行支撐增強,短期偏多運行。

科創50ETF期權成交量增加81.22萬張,持倉量增加11.08萬張。從交投較爲活躍的華夏科創50ETF期權持倉變動情況來看,1月合約總計增持3.04萬張,其中認購增持0.18張、認沽增持2.86張。認購在虛值部位全面增持,認沽增持重心上移,預計市場偏多震盪。

股指走強,期權隱含波動率午後提升。截至1月14日,上證50ETF當月平值期權隱含波動率爲17.62%。歷史波動率也小幅走高,上證50ETF30日曆史波動率爲15.48%,滬深300指數30日曆史波動率爲16.48%。上證50ETF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波動率價差收縮,合成標的維持小幅升水狀態。

整體而言,期權隱含波動率小幅走高,且認沽在虛值部位大幅增持,市場支撐力量增強,操作上短線可持有牛市價差多頭組合。(作者單位:中信建投期貨)

“春季躁動”行情漸行漸近

陳夏昕

隨着政策利多的持續釋放,加之前期利空因素逐步被消化,1月14日,A股高開高走,滬指收復3200點,滬深兩市量能重回萬億元上方,達到1.35萬億元,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入454.44億元。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全面飄紅,計算機、傳媒、機械設備及汽車板塊漲幅居前,分別收漲6.14%、5.72%、5.68%和4.97%,銀行、煤炭及有色金屬板塊漲幅居後。截至收盤,IF、IH、IC和IM主力合約分別收漲2.73%、1.9%、3.74%和5.07%。

1.證監會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穩字當頭”

證監會召開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將“堅持穩字當頭,全力形成並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作爲首要任務。會議提出,“堅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穩住股市的重要要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以及“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及時迴應市場關切,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同時,會議提出,“加快改革開放,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其中強調“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及“提高權益投資比例”。此外,會議提出,“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加大上市公司分紅、回購激勵約束”“加快制定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行爲約束的總體監管方案”及“鞏固深化常態化退市機制”等。

新“國九條”和“1+N”政策體系的落地見效,有助於加快形成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增強資本市場的內在穩定性;堅持落實“穩住股市”及多舉措加強投資者保護質效,有助於提振市場參與者信心,進而推動期指運行中樞上移。

2.海外利空效應減弱

特朗普將於下週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其關稅政策具有明顯的貿易保護傾向。根據彭博社的爆料,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的經濟團隊正在秘密謀劃一項“漸進式”關稅計劃,以此來獲得談判籌碼,同時也盡力避免通脹飆升。雖然該舉措尚未提交給特朗普本人,但市場謹慎情緒降溫。特朗普部分政策目標是重振美國製造業,並降低國內通脹,如果其關稅政策全面落地,那麼將嚴重影響全球供應鏈,不僅損害美國企業的盈利水平,而且加重美國二次通脹壓力。因此,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可能更多作爲談判手段。

3.央行堅持支持性貨幣政策立場

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央行發言人表示,2024年央行堅持支持性貨幣政策立場,先後四次實施比較重大的貨幣政策調整,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於下階段,央行發言人表示,“宏觀經濟政策還將進一步強化逆週期調節”,並且“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要“保持流動性充裕”及“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2025年開年以來,受美國經濟及就業數據好於預期、美元指數及美債收益率持續走強的影響,非美貨幣匯率承壓。近期央行通過多項舉措緩解人民幣匯率壓力,包括上調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增加境內美元流動性、在香港市場發行央票吸收離岸市場人民幣流動性等。央行出手干預匯市,有望打破人民幣走弱預期、穩定市場信心,進而利好以人民幣標價的風險資產。

綜合來看,隨着海外利空因素逐步被消化,加之人民幣匯率壓力釋緩,期指有望展開“春季躁動”行情。由於中證500和中證1000期指在“春季躁動”行情中的表現在大多數年份強於滬深300和上證50期指,故可考慮逢低入多IM2503合約。(作者單位:福能期貨)

分析人士:證監會工作會議釋放穩住股市信號

資深記者 崔蕾

1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召開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總結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佈會,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此前,央行於1月3日至4日召開2025 年工作會議,涉及新一年金融領域的方向,着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金融穩定。

證監會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全力形成並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寶城期貨研究所負責人閭振興認爲,工作會議對股市產生了積極影響,不僅有助於穩定市場情緒,也爲投資者創造了更好的投資環境。

“工作會議指引了2025年股市發展,要求穩定市場回穩向好預期,加快改革開放,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和投資者保護水平,強化金融市場功能,支持經濟發展,培育更多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閭振興認爲,會議自上而下從多個層面推動市場良性發展,爲市場指明瞭方向、明確了路徑,給所有市場參與者帶來了信心。昨日盤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主題爲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佈會有助於增強市場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特別是金融政策的調整和市場穩定措施的出臺,將爲市場提供更多的支持。

關於股市2025年的發展動向,從年初以來幾場重要會議透露的信息來看,南華期貨股指期貨分析師廖臣悅認爲,大方向都是穩住股市,這也是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重要要求。證監會工作會議與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都提到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將不斷提升兩項工具的使用便利性,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效用。在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方面,證監會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協同推動各類中長期資金建立長週期考覈機制。同時,證監會也提到優化境外上市備案制度,拓展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以開放促改革。

證監會工作會議傳遞多項信號,措辭積極,諸如“堅持穩字當頭,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監管執法效能和投資者保護水平”“注重固本強基、培育更多高質量上市公司”等。浙商期貨研究中心股指分析師周志超表示,嚴格監管、提高質量是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回穩向好的根本,補齊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短板才能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此外,會議還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進一步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是在着手解決有效增量資金問題,培育和壯大耐心資本後,股市才能更加穩固向上。

“此前央行工作會議提到,適時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擇機降準,爲資本市場補充資金。此外,加大對資本市場的調控,創設多種金融工具調節市場流動性。”周志超說,昨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圍繞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展開,再度強調要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提升兩項支持資本市場工具的使用便利性等,同時也表示要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人民幣匯率穩定或能吸引外資迴流。

資金方面,春節假期臨近,資金尤其是融資資金將擇機離場,導致市場資金面收緊,對股市形成壓力。據數據統計,自2015年以來,節前20個交易日,除2015年和2020年,其餘年份融資餘額均明顯下降。據周志超介紹,2025年年初以來融資餘額累計減少600多億元,節前仍有資金贖回壓力,需關注融資餘額變化,警惕流動性風險。

廖臣悅也表示,除了國內政策和人民幣匯率變化對股市帶來的影響,根據往年春節假期前的情況,還需要關注機構和個人的資金贖回需求。同時,春節前是上市公司發佈年報業績預告的高峰,公司的業績表現直接影響其股價走勢。短期市場波動加劇,建議做好風控,合理配置資產,避免過度集中投資。

1月20日,美國將正式換屆。周志超認爲,圍繞着新任總統的政策不確定性加劇,其經濟政策、貿易政策、環境與能源政策及科技、醫療類政策均會對我國資本市場產生影響。此外,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變化對美聯儲的降息節奏有着指引作用,2024年12月的數據公佈後,美聯儲2025年降息的概率和幅度均明顯下降,全球風險市場承壓。

綜合考慮,閭振興認爲,假期前,資金存在回籠需求,且部分上市公司將發佈業績預告,業績可能與預期存在偏差;假期期間,美國將發佈美聯儲利率決議、每週初請失業金人數,故短期A股市場波動加大,但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