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mAh時代來了!手機大電池競賽爆發,幕後推手讓人意外

放在兩三年根本無法想象,今天一款厚 8.5mm 的 6.78 英寸手機,電池容量可以飆到7000mAh。

過去幾天,真我 Neo7 進入了密集的宣發期,其中最吸睛的一大亮點就是真我與寧德新能源號稱「聯合首發」的 7000mAh 泰坦電池。

圖/真我

不說其他,這個數字可能就刷新了不少人對手機電池的想象。事實上包括目前最新的兩款小尺寸平板,無論 iPad mini 7 還是聯想拯救者 Y700,都沒有達到 7000mAh 這個規格。

手機電池比平板的還要大了

不意外的是,真我 Neo7 的 7000mAh 泰坦電池同樣基於新一代硅碳負極電池技術。而今年以來,用上新一代硅碳負極電池的新機越來越多,並且從中端機型逐漸普及到了旗艦機型上。

自家「老大哥」真我 GT 7 Pro 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同樣 6.78 英寸的屏幕下還配備了一塊 6500mAh 泰坦電池。但參加這場手機電池「軍備競賽」的遠不止是真我:

放眼整個手機圈,各家旗艦機型的電池容量都在大幅超越前代,甚至突破過去的「極限值」。6.3 英寸屏幕的小米 15(5400mAh)都激增了 790mAh,同樣 6.3 英寸屏幕的 vivo X200 Pro mini,甚至塞下了一塊 5700mAh 的大電池。

圖/雷科技

正如雷科技在今年早些時候所預測的:

但參數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參數帶來的實際續航提升。根本在於,手機在追求屏幕刷新率、影像能力和處理器性能的同時,電池續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基礎體驗,與此同時,「電池能撐多久」也是決定很多消費者購買與否的重要因素。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手機電池真的能無限制地大下去嗎?7000mAh,會成爲手機電池容量的一個拐點,還是隻是「更大電池」的起點?

誰是手機大電池的幕後推手?

在過去幾年中,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力經歷了一場悄然轉變。從更高的處理性能到更好的影像體驗,廠商們捲過了一個又一個技術賽道。今天這股浪潮正蔓延到續航領域。而電池技術的升級,尤其是硅碳負極電池的崛起,正是大電池在手機圈盛行的技術基石。

衆所周知,在充電過程中,正極的鋰離子脫嵌經過內部的電解液,穿過隔膜嵌入到負極(通常是石墨);反過來在放電過程中,負極的鋰離子則是脫嵌經過電解質、穿過隔膜嵌入到正極。

圖/美國能源部

簡言之,在整個充放電過程中,鋰電池最核心的材料其實就是:正極、負極和電解液。

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大多采用石墨,其理論比容量爲 340~370mAh/g,這一指標已接近上限,難以進一步突破。在此背景下,硅碳負極材料的出現顯得尤爲關鍵。硅的理論比容量高達 4200mAh/g,約爲石墨的 10 倍以上,直接爲智能手機電池提供了容量翻倍的可能性。

搜狐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張朝陽解釋過硅碳負極電池在微觀層面的工作原理:

圖/榮耀

然而問題也存在。硅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率高達 300%,直接導致電池結構不穩定和壽命大幅縮短。爲此,研究人員通過納米化處理、碳包覆以及硅氧化物複合等方法,將硅與碳結合,形成更加穩定的硅碳負極材料。

不難看出,在保證安全、穩定的前提下,提高「硅含量」就是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的關鍵密碼。這也不難理解,手機品牌在宣傳硅碳負極電池的時候,往往都會強調「硅含量」這一指標。

以真我 GT 7 Pro 爲例,其搭載的 6500mAh 泰坦電池採用新一代硅碳負極技術,官方宣稱將硅含量提升到 10%,能量密度相比普通石墨提升 7%,才能在實現更高容量的同時維持了電池體積的合理性。而在今年年初,小米 14 Ultra 採用的最新一代硅碳負極,最高硅含量剛剛纔突破到 6%。

圖/真我

但技術突破固然重要,但單靠技術驅動並不足以如此迅速地改變市場格局。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是另一條不可忽視的主線。

從市場反饋來看,消費者對手機續航的重視程度在快速提升。過去幾年手機屏幕分辨率的提高、以及 5G 和高刷帶來的壓力,智能手機的能耗居高不下。頻繁地低電量提醒和對充電器的依賴,也驅使用戶優先選擇大電池容量的機型。

另一方面,儘管端側 AI 今天還處在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但考慮到大模型的工作原理,一旦成爲用戶使用手機的日常,對於手機續航能力還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圖/雷科技

廠商們顯然感知到了這些變化,並迅速調整了產品策略。真我、一加、小米等品牌紛紛在新品中加入超大容量電池的宣傳點,並以此作爲與友商差異化競爭的關鍵。

這也解釋了爲什麼硅碳負極電池儘管在快充性能上存在一定劣勢,仍然受到廠商以及用戶的熱捧。說到底,用戶更在意續航表現,而不是從 20%充到 100%需要 10 分鐘還是 15 分鐘。在續航面前,快充真不重要。

7000mAh 大電池,終點還是新起點?

圖/真我

從技術上看,硅碳負極技術仍有提升空間。隨着硅含量的進一步提高和體積膨脹問題的持續優化,下一代硅碳負極電池有望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循環壽命。至少在真我 Neo7 上,我們已經能夠窺見旗艦機型的電池容量完全可以再度升級。

而儘管目前快充性能在硅碳負極電池中有所折損,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續航時間的提升顯然更具吸引力。

事實上,消費者的選擇已然表明態度。旗艦機型的用戶羣體正在爲大容量電池買單,而廠商也樂意用更大的電池容量和更持久的續航表現作爲主打賣點。在這種供需互動中,「大電池優先」幾乎已經成爲行業共識。

換言之,硅碳負極電池不僅是技術方向,更是一條順應市場的必然路徑。

數碼閒聊站爆料,圖/雷科技

另一方面,知名爆料博主@數碼閒聊站還透露,榮耀計劃在明年的一款新機上搭載 7800mAh 大電池,旗艦機也會上 7000mAh。事實與否暫不確定,可以確實可以大膽推測,至少 7000mAh 不是主流手機的終點。

至於手機電池真的會無限制地「卷」下去嗎?顯然不會。從工業設計的角度看,電池容量提升終究受到物理空間和重量的制約;從用戶體驗的角度看,超大容量電池的邊際收益或許會遞減。

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期待一個階段性的進步——比如在明年,旗艦機全面普及最新一代硅碳負極電池,把主流水準提升到 7000mAh。

但我們也要意識到,這裡面不是技術的故事。更大的電池、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續航時間……硅碳負極電池爲智能手機行業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但它並非萬能解藥。未來的贏家,技術領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敏銳捕捉用戶需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