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場贏260分!女籃聯合隊全運會輾壓式奪冠,國手爲何能"抱團"參賽?

9月14日晚,第14屆全運會女籃成年組決賽落幕,奧運聯合隊100-52大勝江蘇隊,輕鬆奪得了冠軍。

5戰全勝,累計贏260分,換了個馬甲的中國女籃以奧運原本人馬、排名世界第7的水平在全運會上不奪冠都難。

全運會上爲什麼國家隊打省隊?這公平嗎?在奧運聯合隊接連大勝後,不少網友發出了這樣的質疑和討論。

一邊倒!國家隊橫掃省隊奪冠

參加本屆全運會女籃比賽的所謂“奧運聯合隊”,實際上就是之前征戰東京奧運會的12名女籃國手。換句話,她們參加全運會的比賽,就是國家隊打省隊,而且是缺少國手的省隊。

國家女籃奧運12人名單羣英薈萃,她們在全運會上的表現,自然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女籃奧運聯合隊5戰全勝,累計淨勝對手260分,場均贏52分。而淨勝分排名第二的江蘇,累計淨勝對手僅47分,場均只贏9.4分。

從具體的比賽進程來看,其他參賽的女籃球隊,與奧運聯合隊的實力,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

奧運聯合隊參加的3場小組賽,先後對陣廣東、北京和四川,結果她們分別贏了對手59分、46分、71分。三場比賽均呈現出“一節花”的勢頭,對廣東是第二節29-3打崩對手,對北京是次節發力打出24-6的攻勢,對四川更是首節就以31-9確立了勝勢。

山東王思雨代表聯合隊對陣山東

山東李緣+廣東黃思靜對陣山東女籃

小組賽階段聯合隊淨勝分高達176分,是排名第2的江蘇隊(63分)的2.8倍。半決賽她們110-74大勝山東36分,這已經是她們本屆賽事贏分最少的一次。冠亞軍決賽對江蘇,聯合隊又狂勝48分。

從女籃奧運聯合隊的排兵佈陣,也足以看出她們的實力有多麼雄厚。在球員的出場時間排名方面,前10名均沒有奧運聯合隊的球員,足以反映她們的12名球員出場時間有多麼平均。

主力成拉拉隊

奧運聯合隊本屆全運會出場時間最高的武桐桐和潘臻琦,均出場111分鐘(場均22.2分鐘),僅排名總出場時間榜的第32和33位,她們還只是奧運時的替補球員。對比省隊,陝西隊的宋珂昕出戰191分鐘(場均38.2分鐘),可見聯合隊總是將比賽早早打花,讓主力們下場休息,替補們因此獲得了更多的出場機會。

現役女籃的“一姐”邵婷,在東京奧運會上場均拿下10.3分,是隊內的第三得分點。但她在本屆全運會總計只打了26分鐘,場均僅4.5分;相反在奧運會上僅出場2次、場均不過3.8分鐘的武桐桐,卻在全運賽場贏得了足夠的開火權,5場球共出戰111分鐘,場均轟下10.4分;另一名絕對替補張茹,也打了93分鐘,場均得到6.8分。

小組賽3場比賽,其中有2場球女籃聯合隊的替補得分比主力得分高。半決賽對山東,聯合隊主力與替補得分比爲58-52,相當接近;決賽對江蘇,聯合隊主力與替補各得50分。

決賽大勝江蘇48分

正是由於奧運聯合隊一騎絕塵的實力,她們所參加的比賽早早失去了勝負懸念,更多呈現出練兵的姿態,因此纔出現了絕對主力上場時間不多、數據不揚,替補球員數據爆發的現象。

1992年奧運會上,首次以NBA現役球星組隊參賽的美國男籃“夢之隊”,曾一路輾壓對手輕鬆奪冠;本屆全運會女籃奧運聯合隊所表現出的狀態,絲毫不亞於前者,令球迷們重睹了一次與當年“夢之隊”的似曾相識的風采。

女籃國家隊爲什麼能參加全運會?

女籃國家隊爲什麼會出現在省、市、自治區等地方單位參賽的全運會上?這得從本屆全運會的特殊背景說起。

由於衆所周知的疫情原因,原定於2020年夏天舉行的東京奧運會,被延遲一年至今年7-8月舉行。這樣歷史上便首度出現了奧運會與全運會在同一年舉行,且兩大賽事的間隔時間不到40天。

如此一來,國家隊征戰奧運會,與各地方隊備戰全運會,勢必產生不可調和的衝突。特別是對於集體項目和需要雙人、多人搭配的項目來說,如果等奧運會結束再讓隊員各自回省隊,他們的狀態以及彼此間的配合,都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針對這一棘手的問題,上屆全運會實施的一項新政,爲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參考方案。

4年前的天津全運會,推出了允許部分4人以下(含4人)項目跨單位組隊的新舉措,涵蓋了自行車、賽艇等10個大項的49個小項。這一政策鼓勵各地方隊的優秀運動員“強強聯手”,聯合組隊參賽奪得獎牌後,凡貢獻運動員的地方隊,均可“利益均沾”各計入1枚獎牌。

到了本屆陝西全運會,爲兼顧國家隊與地方隊的利益,對於參加東京奧運會的集體項目,尤其是大球類團隊項目,大多數由國家隊成員組成“奧運聯合隊”的形式參賽。

一旦“奧運聯合隊”在全運會上奪冠,運動員所在單位將分享金牌:輸送一名球員便計入一枚金牌,同一項目上每個輸送單位被分配的金牌數,將不得超過兩塊。

由於參加奧運會的國家隊,在全運會上極有可能奪冠,因此各地方隊樂於向其輸送隊員。這就有了今年奧運中國女足名單,部分球員入選與落選備受爭議的一幕。類似的事情,在三人籃球隊身上也發生了。

今年7月初,出戰東京奧運會的三人男籃名單一公佈,便引發了軒然大波。主要爭議在於備戰長達三年的三人男籃主力兼隊長鄭毅落選,替代他位置的,是今年5月中旬才加入三人籃球陣容的高詩巖。

雖然女足和三對三男籃沒有在奧運會上有所斬獲,但如果在全運會上奪冠,球員所在的省代表團會添一枚金牌,這也就是爲什麼女足和三對三男籃高詩巖的入選備受質疑,甚至還被說“有陰謀”的原因。

具體到本次的女籃奧運聯合隊,12名球員的歸屬情況如下:李月汝、楊力維、黃思靜(廣東)、韓旭(新疆)、邵婷(四川)、李夢(遼寧)、李緣、王思雨、孫夢然(山東)、武桐桐(山西)、潘臻琦(北京)、張茹(河南)。

因此,在女籃奧運聯合隊奪冠之後,廣東、山東各獲得2枚金牌,新疆、四川、遼寧、山西、北京、河南各獲得1枚金牌。

從奧運聯合隊的球員構成不難看出,廣東和山東的貢獻最大。本屆全運會,廣東和山東分獲3、4名。如果不是各自輸送3名國手的話,這兩隊本有很大機率會師冠亞軍決賽。因此,現有的金牌分配製度,一定程度上補償了粵、魯兩隊,在廣義上還是公平的,但如果細追究,對廣東和山東兩隊其他球員似乎不太公平。

相比之下,中國男籃就沒有了這份煩惱。因爲他們在2019年世界盃和今年6月的奧運落選賽相繼失利,無緣參加東京奧運會,自然也就不存在男籃的“奧運聯合隊”。

全運會對國家女籃幫助有多少?

決賽接受後,球員們慶祝勝利,頒獎典禮上,奧運聯隊的球員們滿臉笑容,背後的代表團也都心滿意足。

本次全運會女籃國手們“抱團”聯合參賽,對於她們的幫助有多大呢?這就得看一下她們接下來要面臨的重要賽事。

距離全運會最接近的女籃國際大賽,是2021年的女籃亞洲盃。該項賽事將於9月27日至10月3日在約旦舉行。參賽的中國女籃不僅要爭奪亞洲榮耀,還要儘量取得好成績,爭取更多的FIBA積分,以提升或鞏固現有世界排名,爲女籃世預賽打好基礎。

從時間節點上來看,打完全運會後不過兩週就參加亞洲盃,中國女籃剛好藉此進一步鍛鍊陣容、磨合狀態。全運會場場打花對手,球員上場時間相對平均,比起原有讓國手們分散到各省隊參賽,又有兩大利好:1、減少主力的體能消耗;2、最大程度降低了傷病的風險。

邵婷險受傷

因此,在女籃亞洲盃之前聯合組隊參加全運會,對於保持女籃全隊的狀態是很有幫助的,相當於進行了一次有計劃的熱身之旅。

當然女籃聯合隊打這樣的比賽,有利也有弊。畢竟她們的對手實力太弱,根本無法給自己製造威脅,因此相對於實戰模擬的困難就遠遠不夠,隊員們也沒有經歷惡戰的考驗,很難談得上有什麼鍛鍊的價值。

在女籃聯合隊順利奪冠後,部分球員難免會出現放鬆的心態,這對於國際大賽遭遇強敵是不利的,因此這一切都需要女籃教練組及時做好心理調整。

本屆女籃亞洲盃,中國隊與澳大利亞、中國臺北、菲律賓,其中澳大利亞女籃排名世界第3,東京奧運會上兩隊曾在小組賽相遇,中國隊以76-74險勝,不過對手缺少了核心坎佩奇。再戰這一勁敵,是對女籃姑娘們不小的考驗。

除了澳大利亞,中國女籃的勁敵還有日本女籃交手。後者是該項賽事的衛冕冠軍,而且在奧運會上獲得亞軍,近幾年雙方的交戰記錄,中國女籃處於絕對的下風。

忘記全運會奪冠,這本該不是中國女籃的賽場,亞洲盃、亞運會以及奧運領獎臺纔是她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