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後的今天,諾貝爾經濟學獎再一次頒給了現實

202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哈耶克在1974年獲得的諾獎,從時間上來看,兩者相隔50年,但獲獎的研究方向卻又高度相似,只不過50年後的今天,這一次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三個人。

10月14日,2024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三位教授均任職於美國高校,它們分別是麻省理工和芝加哥大學的阿西莫格魯、約翰遜和羅賓遜。

諾獎委員會在新聞稿中指出,三位學者研究了體制或者制度是如何形成並影響經濟繁榮的,證明了社會制度對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

“獲獎者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其中的成因:法制薄弱的社會爲什麼無法帶來經濟增長或改善?”

這一次諾貝爾經濟學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50年前的哈耶克獲獎;當時計劃經濟的浪潮幾乎席捲了半個地球,就連一向以市場經濟爲榮的美國都在那之前頒發了禁酒令,隨着凱恩斯主義的盛行,自由市場是否還行之有效引起了經濟學家們的激烈辯論。

而諾獎在那樣一個時刻頒發給了哈耶克,本身就是一種證明。

除了哈耶克之外,這一次的諾獎也令人想起另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他最著名的制度論證是饑荒與國家的關係,人類饑荒史的一個重要事實是:沒有一次大饑荒發生在有法制市場的國家。

今年這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有不少研究內容,並出版成書。其中約翰遜與阿西莫格魯曾合著《權利與進步:我們爲技術與繁榮而進行的千年鬥爭》,阿西莫格魯與羅賓遜曾合著《狹窄的走廊:國家、社會和自由的命運》和《國家爲什麼會失敗:權利、繁榮和貧窮的根源》。

十年前,國家爲什麼會失敗在國內曾擁有大量讀者。

國家爲什麼會失敗,是他們獲得諾獎的根本。該書認爲,世界上存在兩種制度,一種是包容性制度、一種是汲取性制度,前者更好,後者更差。

本書開宗明義,從當年的“茉莉花”和“阿拉伯之春”談起。由於內容的問題,在國內出版的譯本中,並沒有這部分和相關論述。

爲什麼諾獎委員會將今年的經濟學獎頒給這三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支持就是:國家爲什麼會失敗?

要想理解國家爲什麼會失敗,我們就需要明白,國家是如何成功的。

那麼國家是如何成功的呢?

我想,我們自己最有發言權。今天國內的70後乃至90後,可以說是親身經歷親眼見證了我國經濟的變化。

三十年前,絕大多數國人一週都吃不到多少油水,豬肉一個月只能吃有限的幾次,甚至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夠吃到肉類。

那個時候的我們,也許可以吃飽飯,但談不上吃好飯,因爲肉類攝入、水果攝入嚴重不夠。

三十年過去了,今天我們的人均GDP從幾百元一路上漲到了幾萬元,人們從過去吃不上肉變成了擔憂吃得太好,肥胖。

那麼我們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就是對外開放,就是引入市場經濟,並不斷健全完善法治理念。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流氓罪,在那個年代裡,這其實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罪名;而這,也是今年諾獎獲得者的研究,一個包容性的制度,遠比汲取性的制度要更利於國家發展,經濟繁榮。

什麼是包容性的制度?

通俗來說,就是法無禁止即可爲。

有意思的是,諾獎得主之一阿西莫格魯教授通過現場電話連線的方式,參與了宣佈獲獎者的新聞發佈會,而現場記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我們的。

該記者的問題是,如何解釋我們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繁榮?

該教授的回答是,對外開放引入市場經濟和健全法治,不過該教授也認爲我國的經濟繁榮很可能在穩定性以及可持續性方面遭受挑戰,因此需要更進一步邁向包容性體系。

這三位教授的研究認爲,包容性體系可以爲所有人帶來長期利益,但汲取性體系則只會帶來短期利益。

2014年,社科院還曾發表了一篇文章,《國家爲什麼會失敗的失敗》,對該書觀點提出批評,該文得出結論說,國富國窮並非某一單一因素的結果,而是在歷史特定性條件下多種因素組合的結果。

但諾獎還是在今天選擇把經濟學獎授予了這三位研究“國家爲什麼會失敗”的經濟學家,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諾獎委員會的態度。

儘管,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爭論已經得到了歷史的驗證,但在今天,對市場經濟的動搖似乎又有一種新的趨勢在迴歸。

諾獎選擇在今天給這三位經濟學家頒獎,某種意義上也是向外界透露自己的態度。

從哈耶克的自由市場,再到今天的國家體系和經濟之間的關係,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學不僅僅影響着世界,也關乎到我們每個人對於生活的感知。

從幾十年前的吃不飽,到今天的吃穿自由,我們做對了一些事情,還應該繼續堅持去做一些事情,於人於社會,都是有着巨大的好處的。

世界上最富有的20%的國家,比最貧窮的20%國家富裕約30倍,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今年的諾獎解釋了是社會制度的持續差異。以我們隔壁的韓國爲例,韓國人均GDP3.4萬美元,但韓國的另一半,人均GDP只有1360美元,兩者差異也差不多在三十倍,這更像是一個戲劇性的巧合。

這三位諾獎得主是如何在學術上去論證這個看似肯定的答案呢?

爲了得出答案,獲獎者採用了一種創新的實證方法。他們研究了歐洲人對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殖民,當前繁榮差異的一個重要解釋是殖民者從16世紀起引入或選擇保留的經濟體系。

研究發現,在殖民時期相對富裕的地方,如今卻是最貧窮的地方之一。此外,他們還使用了殖民者的死亡率等數據,發現殖民者的死亡率越高,今天的人均GDP就越低。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已經有無數學者討論過國家爲什麼會失敗的問題,例如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等,文化上的劣根性、沒有新教倫理缺乏市場主義進取精神等等。

而這三位諾獎得主,他們另闢蹊徑用制度去回答了這個問題。

《國家爲什麼會失敗》,這可能是繼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之後,又一本講述國家貧富的重要著作,推薦各位細讀。

end.

作者:羅sir,關心經濟、社會和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發展背後的邏輯,樂觀的悲觀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