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盤2022/評審對500盤的期許

辜仲立:幫餐飲提高水位

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圖/中租企業提供

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有着家族涵養數代的美食品味,自已也吃遍全球美食,尤其喜歡從米其林一星餐廳吃起,看到餐廳的成長,這也是他肯定500盤之處,從最基礎處提升國內餐飲「水位」。

辜仲立的理論是,米其林一顆星的餐廳更會去創新,會努力往上摘星,所以從一顆星開始吃,看着餐廳爲了進入二星、三星而不斷努力提升,可以吃到最多的用心和創意,這些都是直接吃三星餐廳時可能看不見的過程,「如果『水位』一下跳到最高,中間過程都跳過了。」

所以辜仲立認爲,500盤的優點正在於:「500盤的精神非常好,可以幫所有餐廳業者提高『水位』。」因爲500盤鼓勵各種優秀的餐廳,發掘尚未被米其林這類指南看到的業者,有助於提升整體「水位」,如此一來,當臺灣愈來愈多好餐廳,就能吸引更多觀光客來,促進臺灣的經濟和觀光。

陳藹玲:素食精緻秀創意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陳藹玲。圖/陳藹玲提供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陳藹玲茹素逾三十年,首次擔任500盤評審,也爲本土首創的飲食評鑑帶來素食的面向。

陳藹玲始終相信:「食物除了三寸舌根的享受之外,也是表現創意的方式,這是這幾年非常大的轉變。」以前臺灣素食市場多爲宗教素,這幾年出現較多精緻的素食餐廳,尤其有年輕人投入,不只爲了宗教,還有慈悲、對土地的關懷,素食的呈現可以精緻、可以樸實,對地球和人類的健康都是好事。

臺灣的美食環境在改變,陳藹玲歡迎這種多樣化,所以更能肯定500盤,「米其林是以國際的眼光和標準看臺灣的美食,若能讓更多臺灣在地人提供自己的經驗跟分享,是很不錯的做法,也能讓米其林的遺珠有機會被看到。」

蔣勳:給大衆多元味覺

美學大師蔣勳。記者李政龍/攝影

蔣勳連續兩年擔任500盤評審,首屆推薦遠在臺東的餐廳,還有淡水沙崙路邊一間貨櫃美食,將平民美味帶到大衆面前,還因此讓貨櫃屋的年輕女店主拿到紀念盤時直說感動,沒想到自家這樣的小店也能被看見、也能拿到獎。

這就是蔣勳期望的:「500盤評審這麼多人,每個人的觸角伸出去,碰到的東西都不太一樣。」他住在池上,知道池上的某些美食,這是外地人不知道的,如作家蔡珠兒寫到阿里山某一家不見經傳的餐廳,他也好想去試試。500盤帶來的廣度,正是他看重的。

「我想,米其林在臺灣的『星探』不夠廣,沒有辦法像500盤做到這麼多元。」蔣勳說,500盤每個評審背後都有自己的背景與學習過程,「提供出來的資訊可能是臺灣將來走向多元味覺最豐富的資料庫。」

陳泰銘:找出臺灣本地味

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記者吳致碩/攝影

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連續兩年擔任500盤評審,提出美食家最素樸也最堅持的原則「原味,就是美味」,因此他對500盤的期許就是:「找出臺灣本地的味道。」

陳泰銘認爲,每一種評鑑都是一種選擇方式,讓大衆多一些不同的角度參考,「我沒有否定米其林,而是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500盤是找出臺灣本地的味道,用的是在地人看美食的角度。」

米其林早年也是如此,也是在提供一份資訊,告訴那些在法國的旅行者哪些餐廳值得一訪,這套方法受到肯定,於是陸續到其他國家出了評鑑、指引。陳泰銘說:「我覺得都是好事。所以我對500盤也是樂觀其成,希望能帶動整個餐飲文化。」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