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扶不起的“京圈三代”,祖上一個比一個強,可他們就偏不爭氣
作爲我國的首都,北京有着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
許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是在北京揚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所謂的“京圈”。
一晃幾十年過去,當初的“京圈”如今也歷經了三代的發展。
只是大多數卻一代不如一代,壓根沒有延續祖上的才氣能力,簡直是浪費得天獨厚的家庭資源。
怪不得被調侃:原本出生在羅馬,之後走的每一步卻離羅馬越來越遠。
陳大愚
陳佩斯一家人應該算是“京圈”內有名的人物,祖孫三代都在演藝圈內打拼。
父親是一代老藝術家陳強,兒子陳大愚卻有些不爭氣,只能依靠父輩的餘蔭謀求發展。
說起陳佩斯的父親陳強,當年也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
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勇於加入革命隊伍,爲了抗日救國四處表演節目鼓舞民衆。
在延安的日子裡,他們這些演員需要時不時下部隊演出,可是誰都不想演反派角色。
只有陳強接過了這個苦擔子,主動扮演起了反面人物,最著名的就是《白毛女》中的黃世仁。
因爲陳強的表演太過傳神,以至於許多戰士都誤認爲他真是地主老財。
差點鬧出要槍斃“黃世仁”的笑話,從陳強對這一角色的演繹就可以看出他的功底之深厚。
1961年,陳強又一次出演了大反派,這次是《紅色娘子軍》中的南霸天。
這是一個不亞於黃世仁的角色,但是兩者的“惡”又是不同的,爲此陳強下了一番苦功。
拋棄了以往的公式化表演,將一個狡猾狠辣的南霸天詮釋的淋漓盡致。
而身爲陳強兒子的陳佩斯受到濃厚表演氛圍和天生的基因雙重薰陶,打小就熱愛表演。
他的演藝道路上也多虧了父親的幫助。
1979年,王好爲導演正在籌備自己的家庭喜劇電影《瞧這一家子》。
電影中的父親一角由陳強飾演,而兒子則是由陳佩斯來飾演。
這既是陳佩斯第一次主演電影,也是父子倆第一次熒屏合作。
此後兩人接連在《夕照街》《父與子》《二子開店》等電影中默契配合。
除去電影外,陳佩斯從1984年開始就成爲了央視春晚的“收視密碼”。
他和朱時茂的搭檔給觀衆帶來了許多笑料,兩人“一正一邪”的形象至今被引爲佳話。
按道理來說,祖父和父親都這樣優秀,身爲第三代的陳大愚應該繼承家族的衣鉢。
可是從他的表現看來,比起父輩祖輩來差得太遠了。
今年已經35歲的陳大愚雖然也是一名演員,但是在娛樂圈中幾乎是半個透明人。
形象上既不夠帥氣又不夠搞笑,演技更是一般,完全被長輩光環所掩蓋。
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跟着父親陳佩斯四處演演話劇,出演一些無足輕重的角色。
或者是在短視頻平臺上利用父親的名氣出出鏡,可謂一言難盡。
陳飛宇
陳凱歌和他的父親陳懷皚都是國內地位舉足輕重的導演。
可是他與陳紅的兒子陳飛宇雖然也在娛樂圈發展,但是在導演上卻沒有半點成就。
就連身爲演員都沒有幾部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只能演一些青春偶像劇。
先說說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他的經歷堪稱勵志,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的木匠家庭。
換做其他人或許會選擇認命,接過木匠的傳承,過着清貧的日子。
可是陳懷皚並不這麼想,他心懷大志,想改變眼前的局面。
爲此他堅持上學讀書,中學時期他的父親去世,家庭的重擔壓在他的身上。
爲了照顧家庭,陳懷皚選擇了輟學,在一所小學開始任教,一邊教書一邊研究戲劇。
抗日戰爭爆發後,更是帶着一片赤子之心去各地宣傳抗日戲劇。
1948年,當時的陳懷皚因爲長期參加學生運動受到了通緝。
爲了避難他來到了香港,在這裡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陳懷皚得到了重用,在北京電影製片廠身居要職。
當時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藝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陳懷皚也拍攝出了《青春之歌》《小兵張嘎》等流芳百世的作品。
而他的兒子陳凱歌作爲導演,毫不誇張的說在藝術成就上已經與父親並駕齊驅。
1984年,陳凱歌的第一部作品《黃土地》憑藉創新的敘事方式和深刻的內涵大獲成功。
在國內外都斬獲了不少獎項,可以說是“出道即巔峰”。
1987年,陳凱歌又將作家阿城的作品《孩子王》搬上銀幕。
充滿鄉土氣息的畫面和富有哲理的語言使得這部電影入圍了戛納電影節,這在當時的國內電影界十分罕見。
這兩部電影和《大閱兵》並稱爲陳凱歌的“三部曲”。
真正奠定陳凱歌地位的還是1994年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華語影史上都是一座里程碑。
至今都是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片,幾十年來沒有一部能夠超越。
生在這樣一個文藝世家,陳飛宇自然也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但是從他的表現來看實在不咋地。
自出道以來,拍攝的都是像“學霸”“叛逆少年”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角色。
除了耍帥扮酷之外再沒有其它看點。
更難堪的是,2023年陳飛宇還被傳出“睡粉”,就連私密照都被曝光了。
這件事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藝人口碑也一路下滑。
巴圖
巴圖大概是“京圈三代”裡混得最不起眼的一位了,這和他的家庭因素關係很大。
雖然父親是著名導演英達,可是雙方根本沒有多少交集。
說起來,英家還是滿清的皇族後裔,英達的曾祖母是正兒八經的“愛新覺羅氏”。
他的祖父英千里當年也是輔仁大學的教務長,一家子都是身世顯赫的名流。
可是到了英達的父親英若誠,家庭就遭到了大變。
當時的英千里多次參與抗日活動被捕入獄,而英若誠也接連三次被學校開除。
好在有才華的人終究不會被埋沒。
1950年,英若誠就進入了北京人藝,可以說是人藝的元老級人物。
一直到特殊年代,他才離開了人藝,走上另一條路。
因爲英若誠的外語極好,哪怕是和外國人談話也遊刃有餘。
所以他後來去了外文局任職,既是記者也是一名翻譯。
在他的努力下,將老舍的名著《茶館》翻譯成英文,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英達也沒有落了英家的門風,大學期間就在北大創辦了北大劇社,由他擔任首屆社長。
之後更是遠渡重洋在美國密蘇里大學進修。
1993年,一部名爲《我愛我家》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就火爆全國。
這也是我國第一部情景喜劇,有着開先河的重大意義,也爲後世起到借鑑作用。
而英達正是這部劇的導演。
不僅如此,在表演上英達也是頗有天賦。
電影《甲方乙方》《大腕》裡都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還拿到了百花獎最佳男配。
而身爲英家“第三代”的巴圖,好像沒有將父輩祖輩過人的天賦得以繼承。
自小父母離異,他一直跟着母親宋丹丹生活,爲了捧兒子,宋丹丹的確付出了許多。
在宋丹丹主演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裡,總是能時不時看到巴圖的身影。
哪怕是上綜藝她也會把兒子帶上。
這樣不遺餘力的捧換做一般人早就紅了,可是巴圖依舊是默默無聞。
只能在一些影視劇裡演一些小角色,至少在影視圈是沒有地位可言的。
謝東
歌手謝東在京圈“三代”裡是讓人比較惋惜的一位。
曾經的他也是國內有名的歌星,只是後來逐漸沒落,現在已經淪爲“不知名人物”了。
謝東的父親是一名小有成就的演員,真正不得了的是他的母親。
母親馬增蕙是家學淵源的單絃表演藝術家,深得其父馬連登的真傳。
謝東的外祖父馬連登是一位足以載入中國曲藝史書的人物。
當時的西河大鼓大多流行在河北地區,北京很少有人喜歡這門藝術。
可是馬連登卻對西河大鼓情有獨鍾。
他不僅潛心學習鼓書,還推陳出新,將京劇中的一些形式和西河大鼓融爲一體。
開創出了一種新的形式,開創了後來聞名的“馬派”西河大鼓。
馬連登的女兒馬增蕙繼承了父親的衣鉢,5歲就開始唱西河大鼓,先後拜了多位名師。
融合了各家之精華,她的作品《一盆飯》曾經還入選過教材。
在那個年代,馬增蕙還多次前往中南海爲毛主席和周總理等國家領導表演,這是何等的殊榮。
2018年,馬增蕙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名單。
她和她的西河大鼓都成爲了中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在曲藝世家的謝東,對於鼓書倒沒什麼興趣,偏偏就喜歡唱歌。
剛開始在中央電視臺只能做攝像撰稿之類的幕後工作,直到1993年,一首《笑臉》捧紅了他。
之後謝東又爲多部電視劇唱了主題曲,像什麼《宰相劉羅鍋》《一地雞毛》都是其代表作。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坊間一個笑聞傳得沸沸揚揚。
因爲謝東和相聲大師侯寶林長得太過相似,許多人懷疑他是侯家的私生子,顯然是以訛傳訛。
隨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優秀歌手涌現出來。
而謝東卻已經江郎才盡,唱來唱去都是過去的那些歌曲,甚至一時糊塗還走上吸毒的歧途。
如今已經淪落在婚宴或者商場進行表演了,走在路上都沒人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