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億QDII火爆背後:如何衡量海外資產配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廣州報道

過去一年QDII基金火了。

火爆行情導致了近半QDII基金限購,同時納斯達克、日經等場內ETF出現高溢價。

這也導致,QDII基金在沉寂了10多年後,近五年(2019年~2023年)迎來體量的全面爆發,儘管目前規模僅有4000多億元,但5年複合增速達到40%。

QDII基金的主戰場是美股和港股市場,而今年最熱門的幾大海外指數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納指科技、標普500、日經225,行情是否還會如此強勁?

限購和高溢價

“現在QDII是一種稀缺資產,QDII額度非常稀缺,背後的原因是近年來投資者對於海外市場的認知水平提升,並且海外資產有較好的表現。”一位大型公募QDII基金經理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近期,廣發、博時、南方、宏利等基金公司旗下QDII產品紛紛宣佈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

比如,4月10日,廣發基金髮布公告稱,自2024年3月15日起,單個投資者單日累計申購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開發與生產指數證券投資基金(QDII-LOF)的合計申請金額不超過人民幣1000元,或不超過140美元。

這並非個別現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9日,市場上處於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的QDII產品共有277只(不同份額分別計算,下同),約佔全市場QDII產品534只的一半,爲51.87%。

並且,從近期情況來看,大量QDII基金中的場內ETF出現溢價。

4月10日,場內ETF裡,納指、標普、日經、中概互聯網等出現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的明顯溢價。

比如,當天收盤時,納指科技ETF(159509.SZ)溢價6.75%,日經ETF(513520.SH)溢價5.54%,標普500ETF(159612.SZ)溢價5.06%,中概互聯網ETF溢價(513050.SH)溢價4.61%。

值得一提的是,4月10日場內ETF溢價率前30只產品,全部是跨境ETF。

在此背景下,近期多隻QDII基金髮布公告,提示產品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盲目投資可能遭受較大損失。

4月10日,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工銀大和日經225ETF、華夏野村日經225ETF等發佈溢價風險提示。

以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爲例,該基金自春節後開盤以來,每個交易日都持續發佈溢價風險提示。

該基金4月10日收盤價爲1.340元,4月8日,基金淨值爲1.2517元,當天收盤時溢價6.75%,基金規模72.32億元。

對於QDII火爆行情下大量QDII限購現象,格上理財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禕解釋,“由於QDII額度有限,在全球市場經歷大漲、不少市場創出歷史新高後,吸引了越來越多資金進入,導致剩餘額度有限,所以很多QDII產品出現暫停(大額)申購。”

而QDII“閉門謝客”又導致了投資人爭搶二級市場場內份額,造成場內跨境ETF高溢價。

對此,排排網財富管理合夥人姚旭升提醒投資人,近期多隻QDII基金髮布公告,提示產品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盲目投資可能遭受較大損失。

“投資者對高溢價QDII產品應持謹慎態度,高溢價投資可能會出現溢價回落和基礎資產下跌導致的雙重風險,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產品特性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儘量規避高溢價品種,避免遭受重大損失。”姚旭升說。

進擊的QDII

在沉寂10多年後,QDII終於迎來了爆發。

QDII從2007年開始出海探索。最初幾年,投資人趨之若鶩,一度引發投資QDII熱潮。

但隨後投資人發現,QDII的業績表現並不理想,甚至比不上境內的主動權益基金,此後QDII基金長期坐冷板凳。從2007年到2019年,規模基本上是維持在固定的水平。

從2019年~2023年的近五年,QDII終於迎來體量的全面爆發。

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2023 年 12 月 底,全市場共有281只 QDII 基金,總規模 4100多億元,佔全部公募基金的比例僅有1.5%。

儘管總體規模仍小,但QDII近五年規模複合增速高達40%。

以2023年爲例,當年QDII基金規模大爆發。

Wind數據顯示,2023年共新成立QDII基金60只,合計發行規模106.08億元,佔全年新成立基金總規模的0.91%,平均發行規模爲1.77億元。

2023年新成立QDII基金髮行規模較2022年76.09億元大幅提升39.41%.

業內認爲,近年來,QDII爆發式增長主要原因是國內A股市場表現欠佳,資金出海進行全球配置的需求增加。

相應地,2023年,QDII基金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投資機會,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2023年QDII指數上漲5.87%,是各類型基金中表現最好的品種。其中,QDII股票型基金指數更是大漲10.12%。

當年,廣發全球精選基金以66.08%的年度業績奪得全部公募基金產品的冠軍,這一成績顯著高於A股主動權益基金的冠軍。

從近三年收益來看,QDII偏股型基金冠軍是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A人民幣,回報爲150%,偏債型基金冠軍是華夏海外聚享A,回報爲32%。

不過,姚旭升提醒,近一年的市場數據顯示,QDII基金業績兩極分化現象較爲嚴重。其中,業績表現位居前10的QDII基金,幾乎都是重倉美股市場的產品;那些業績倒數的QDII基金,幾乎都是重倉港股及部分國內A股的產品。

QDII主戰場的投資邏輯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內投資者青睞海外市場,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去思考,QDII是不是應該作爲自己資產配置中的一部分。

“隨着投資者日漸成熟,對資產配置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很多投資者對做全球的資產配置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需求。我們認爲,做全球配置以及多資產配置,會有利於分散風險。”4月10日,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投資副總監萬瓊接受採訪時表示。

王禕也認爲,基於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QDII基金是普通投資者低門檻投資海外資產的重要工具,不佔用投資者的外匯額度,而且具備較好的流動性。建議投資者基於全球資產配置理念,多元化、分散化去做投資。

至於QDII的主戰場,大家最關心的是美國市場。

去年美國股市,特別是納斯達克市場相關QDII基金表現突出。

對於今年的美股,融通基金的融通核心價值混合基金(QDII)基金經理何博表示,從美國通脹角度看,年內降息或是比較確切的事情,但是降息節奏以及降息對於整個市場影響,在目前這個階段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認爲,美國經濟增長或將維持韌性,但是出現一些經濟增長動能轉弱的信號。

“從美股整體盈利結構來看,我們看到了媒體娛樂和半導體增速繼續改善,地產有一些明顯修復。整個一、二季度甚至2024全年,我們對科技公司前景展望是樂觀的。美股基於流動性收緊的風險,或會有一定回調,但是整體回調幅度可能不會很大。對於美股科技板塊,我們則比較樂觀。”何博說。

同時,何博認爲,除了科技板塊,美股醫藥板塊或也有機會。

而另一位QDII基金經理同樣認爲,美股有望震盪上行,主要是兩個邏輯:一是如果美債收益率下行,美聯儲降息,流動性會變寬鬆,這時美股流動性變好,會支持它保持一定的估值;二是如果美聯儲降息幅度不達預期,甚至不降息,在經濟好、底層企業盈利也好、估值不變的情況下,因爲基本面變好,美股可能還會保持不錯的狀態。

不過,去年年底華爾街各大投行對2024年的美股市場展望明顯存在分歧。

BCA Research看跌,其2024年展望預測隨着美國經濟衰退的開始,標普500指數明年可能會經歷2008年以來最嚴重崩盤,預計標普500指數在3300~3700點之間波動。

摩根大通同樣看空,由於高股票估值、高利率、消費疲軟、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以及潛在的經濟衰退,使其對2024年美股繼續走高缺乏信心。

摩根士丹利則持中立態度,預計2024年美股將持平,但認爲部分板塊的表現會好於其他板塊。該行認爲,2024年初,美股大型科技股在美股中的引領地位仍可能會繼續下去,但最終會失效。因而建議投資者避開高價科技股,轉而關注防禦性成長股,包括醫療保健、公用事業和消費必需品行業類股,也包括工業股和能源類股等後周期中的週期股。

高盛同樣持中立態度,認爲美股市場的基準估值已經較高,以及較低的股權風險溢價,相對於現金回報來說,美股在經風險調整後的總體前景並不樂觀。

美國銀行則看好2024年的美股,“我們之所以樂觀,不是因爲我們預計美聯儲會降息,而是因爲美聯儲已經取得了成就。美國企業已經適應了更高的利率和通脹”。

而QDII基金的另一個主戰場是港股市場,涉及大量海外中資股。近年業績倒數的QDII基金,幾乎都是重倉港股。

何博指出,對於港股市場,近期科技板塊,包括互聯網公司陸續公佈了去年四季報盈利情況,大家對於一些未披露業績公司的2023年業績是有所上調的。但是對於整個恆生指數的盈利預期,不管是2024年,還是2025年,整體而言是持續下修的狀況。

何博認爲,目前來看,恆指估值維度或在一個歷史底部區域,她傾向於認爲更多或是有交易型機會。

另一位熟悉港股投資的基金經理向記者坦言,大家都很難從港股長期賺到錢,與其在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上,以及各國貨幣政策的影響有關,它既受到境內央行的影響,也受到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甚至印度央行等的影響。流動性上,本土很充裕後纔會外溢到港股市場。同時,也很難預估各國貨幣政策釓差結果,對港股到底是正貢獻還是負貢獻。此外,各國或地區的貨幣政策對港股的影響都具有滯後性,投資人在觀察中會猶豫,這是不是最好的選擇,就導致結果是短錢過來,波動大。

今年最熱門的海外指數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納指科技、標普500、日經225等。

何博介紹,納斯達克100指數覆蓋的領域不只是科技,也有消費和醫藥等;而納斯達克科技比納斯達克100的科技屬性更“純正”,是一個高彈性、高收益的標的,或適合風險偏好度更高的投資人;標普500比納斯達克100整體的成分股分佈更爲均衡。日經225指數,相當於日版“日特估”,從近期日經225的估值情況來看,基本上還是在歷史中樞位置,而日本經濟已經在宏觀層面有了一些實質性的變化,預計其估值中樞有望上移。

對於QDII投資者,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QDII基金經理建議大家,首先要明確自己的需求,是想要風險分散還是更高的性價比,是想要高彈性還是低波動;此外,投資人還要考慮能不能承擔匯率的波動。這些都是投資者需要提前考慮好的因素,然後才能選出對應的QDII產品。

該QDII基金經理還舉例,如果投資的目的是實現資產分散,那就儘量投資境外低相關性的資產;如果投資人的風險偏好比較低,就選擇QDII固收型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