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公里的約定
美國田園作家梭羅曾說:「只要我的腳在移動,思路就順暢了。」(美聯社)
1.做你自己吧,其他角色都已有人了!
人生中,不論何時何地,與智慧、雋永、美麗的話相遇,恆是幸福之事!
幸福,是因爲那些雋永美麗的話,常蘊含使人撥雲見日、當下頓悟的智慧,在福至心靈間,往往便爲我們指引了一條明路,甚至造就了一個升級版的自己-我們不是都聽過許多因關鍵性一句話,而改變了人生的故事嗎?
至於我,至少,也曾有如下幾則智慧雋永美麗之語,實際影響過我的心態與人生。
例如印度教古老的哀祈,也是叔本華心愛的禱詞:願一切有生命的,皆免於受苦!
例如《聖經‧箴言》中溫暖積極的忠告: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例如德蕾莎修女啓人深思的提醒: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自己的責任。
又如美國童書作家賈桂琳(Jacqueline Woodson)閃着人性之光的一句話:每件善良的事,都讓這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這些在過去確實都曾影響、型塑着我的價值觀,以及我自處處人的理念。
而身爲跑者,幸運地,在跑步這事上,也曾有過偶遇的兩句話深深影響過我。一是捷克長跑名將艾米爾所說:如果你想跑步,就跑個一哩。
如果你想體驗另一種人生,就跑一場馬拉松吧!
艾米爾被譽爲「史上最偉大的跑者之一」,他極富啓示性的這句話,曾強化我跑全馬的動機,不但激勵了我終成爲一名馬拉松跑者,更讓我在後來,確實體驗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至於另一句對我個人馬拉松生涯產生影響的話,則是某佚名者所說:
「I will never stop runn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我將永不停止奔跑直至世界盡頭。)
句中「世界盡頭」意涵,曾令我玩味不已。某日,我恰又在書上讀到這樣的記述:
沿赤道繞行地球一圈的長度,約40000公里。
於是我這樣想-若從腳下跨出的第一步開始計算,沿赤道繞行地球跑一圈,再回到最初邁步的地方,那麼圓滿完成40000公里跑程的最後一步落點處,就某種意義來看,是否亦可說是the end of the world(注1)呢?
因爲地球是圓的,就像當年麥哲倫環球航海一樣,起點便是終點啊!
就這麼興味盎然思考之際,忽然靈光一閃,馬拉松意識涌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念頭在心中浮起,我半是興奮、半是鄭重地告訴自己:
「那就去完成這40000公里的跑程,當做是繞地球跑一圈吧!」
理性判斷可行後,我取出過去所有跑步筆記,把十多年來累積的里程數加總、統計了兩次,得到15867.46公里的數字。
這數字距40000公里,還有24132.54公里的差距。
於是,以完跑這後續的24132.54公里爲目標,視爲我個人的超級馬拉松,去進行跑步繞地球一週的壯舉,並藉以持續開拓、挑戰、創造、超越自己,我發現,我一直在持續的跑步變得更有目標感了。想起曾看到的某電玩廣告:
「玩更好玩、有趣的遊戲,做更強大、精彩的自己!」
完跑40000公里的自我約定,就是玩更好玩有趣的遊戲,也是做更強大精彩自己的行動!
自此我開始覺得,所跑的每一步都很踏實、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都很有意義、每一步也都值得深深珍惜!
如今,每週給自己一點裡程功課,不斷朝終點、朝完跑40000公里的約定前進,已成爲像我這樣一名跑者,在歲月中心無懸念、不惑不疑的一種常態。
就這麼從過去一路微笑跑來之後,眺望歲月,自然我也正朝向前方,屬於我的地平線,一路微笑跑去。想起王爾德說的:
「去做你自己吧,其他角色都已有人了!」
的確,在如何定義你自己?如何定義你自己的馬拉松?是什麼定義了你?……之類的課題上,因這40000公里的約定,我想,我應是找到了一個快樂、終極的答案。
2.兩個40000公里的約定
常想,我生命中的馬拉松時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細加思考後,我發現這美好的黃金時代,不是從我跑馬拉松、參加馬拉松比賽開始,而是我決定在歲月中完跑、玩跑40000公里-沿赤道繞行地球一圈的長度-時,才堂皇揭開序幕。
那是我在光陰中的一場個人超馬。
以天地爲行動場所,不需要觀衆的行爲藝術。
我型塑我自己的一張慢跑地圖。
也是以周爲單位,快樂認真去兌現自我承諾、持續前進的人生作業。
與風同行或御風而行的時候,世界在腳下展開!
移動的空間,移動的時間,移動的風景,移動的自己,移動的人生,移動的情思感悟…,無一不帶給我深刻雋永的感受,那種愉悅充實之感,真是什麼也無法交換、取代的。
而生命中的馬拉松時代開啓後,我的人生更明顯馬拉松化起來,所有值得持續、完成的有意義之事,都被我定義成一場馬拉松里程與遊戲,一旦啓動便心無雜念,直奔目標。
這之中,一個可喜的運作便是,在馬拉松概念統領下,中文系出身的我,展開了悅讀古典小說的馬拉松里程,逐一把年輕歲月所囫圇吞棗的《三國》、《水滸》、《金瓶梅》、《紅樓夢》,乃至以往不曾親近的《三言兩拍》取出或買回細加賞鑑,完成了一場又一場悅讀馬拉松,且決定繼續拓展我的悅讀地圖,在小說外要按部就班,展開其他華夏經典如《史記》、《論語》、《孟子》、《老子》、《莊子》、《世說新語》、《古文觀止》……,甚至西方文學名著的悅讀長征計劃。
一路走來的屐痕足印、未來將展開的馬拉松腳程,都如此鮮明在目、在心,我想,我是否是玩馬拉松上癮了呢?
而就在我與自己達成繞行地球一圈、完跑40000公里約定後不久,某日,與蜜友在水岸健走,當我偶然想起自己那無懼光陰的慢跑地圖時,忽然靈光一閃,我自問:
「那麼,妳人生的健走地圖在哪裡呢?可不可以再給自己另一張挑戰自我、無懼光陰的行動地圖?」
就在那福至心靈的瞬間,我當下決定,要在生命中再展開另一場40000公里的個人超馬,那便是-
從即日起,健走不息,像慢跑那樣,也去完成40000公里、繞地球一圈的步行距離。
自此,我開始每天記錄自己行走的步數、里程數。
開始覺得,所跨出去的每一步都很踏實,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都很有意義,每一步也都值得深深珍惜!
因爲除運動這意義外,步行對我來說,還更意謂着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虛度的人生實踐,意謂着-
即使我不做任何事,只要我在步行,我便未虛度生命,因爲我正在地球上行走,以步行方式擁抱地球,傾訴我對她的愛。
於是對我來說,每一個日子都是健走日了!
而不論獨行,或與他人、與蜜友共步,那都是我用腳,去擁抱我所生活的這座島嶼、這個世界和地球的行動。
有趣的是,和慢跑一樣,我也有神聖健走日,這日子我訂在每年一月二日。
截至目前爲止,已連續兩年,我和蜜友都曾在這天,沿水岸從我們居住的新店走到淡水,全長約四十公里,步行時間約八小時,累積步數逾五萬步,確實是魔鬼且最後要靠意志力才能完成的里程!
但以此積極有趣方式揭開新年序幕畢竟別具意義,因此我決定往後每年,仍將如儀式般進行此健走馬拉松,且決定不過度勉強,若覺疲累便以身體爲優先,隨時喊停,擇日再完走未竟里程。
令人高興的是,今年水岸行走,偶經某釣者身邊,曾見其捕獲的一隻烏龜腹部朝上縮成一團,似充滿恐懼,我建議釣者將它放生,不想這陌生年輕人側頭想了一下,竟真拾起烏龜扔進水花四濺的淡水河裡了,那幸運的傢伙啊,應又回到自己的老巢了吧!
記得美國田園作家梭羅曾說:「只要我的腳在移動,思路就順暢了。」
這話不論用在跑步或健走上都成立。
那麼,在完成和自己約定的兩個40000公里的承諾前,人生道路上,我還會看見什麼風景?發現什麼故事?邂逅什麼迎面而來的人?觸發什麼新的思維?遇見怎樣的偶然?完成怎樣的自己呢?
很喜歡一句日文:
元氣に走れ(注2),地平線まで
(元氣十足地向前奔跑,直到地平線盡頭)
不論跑步或健走,這都是我唯一的行動準則。
於是傾聽光陰的水聲,在多元自我的概念下,我現在的斜槓自我表述正是:
作家/素食主義者/跑者/健行者/馬拉松精神實踐者……
而如果有一天,若讀者問我:
「妳如何定義妳自己呢?」
毫無懸念,我的回答亦正如是。
注1:the end of the world具時間、空間兩種意涵,本文從空間角度進行解讀。
注2:日文漢字「走」是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