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信陽籍副團職軍官參加84年老山首戰,1人平級轉業,2人升將官

全文共3292字|閱讀需8分鐘

內容簡介:豫東南信陽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地帶,丘陵、山地多,河湖遍佈,物產豐富,是河南省唯一的水稻主產區,被譽爲“江南的北國,北國的江南”。自古民風強悍,既有南方人的精明,又不乏北方人的厚道。上世紀30年代,位於大別山腳下的新縣、商城、光山等縣十多萬年輕人追隨革命,加入紅軍,涌現出許世友、李德生、萬海峰、尤太忠、鄭維山、張池明、範朝利、張祖諒等一批高級將領。

1979年對越作戰時,信陽籍參戰官兵近2000人,犧牲97人,在河南省各地市參戰官兵中犧牲數量最多。戰後,大批信陽籍官兵復員轉業回鄉,很小一部分優秀幹部留在部隊繼續服役。

其中駐雲南的原14軍留下來的這些信陽籍幹部,有三位同年入伍,1984年均以副團級職務參加了老山收復戰,後來一人平級轉業回鄉,另兩人分別晉升少將和中將軍銜。

他們就是向坤山、邱型柏、楊金山。

左至右:向坤山、邱型柏、楊金山

一、3人同批入伍到14軍,分別來自光山、新縣、息縣

1969年11月,信陽地區光山縣、新縣、息縣、潢川縣等一批新兵從家鄉啓程,奔赴雲南14軍各軍營,其中就有光山的向坤山、新縣的邱型柏和息縣的楊金山。三人中向坤山年齡最大,1953年3月出生,當時17歲,邱型柏12月出生,16歲,楊金山年齡最小,1954年1月出生,16歲。

1969年3月,中、蘇發生珍寶島之戰,引發我國北方邊境形勢嚴峻,那年春季本已徵了一批兵,又在年底徵了一批冬季兵。但年底徵兵時,年滿18歲的應徵青年數量不足,上級遂放寬年齡限制,16、17歲的青年包括在家校學生也可以入伍,於是向坤山、邱型柏、楊金山三人得以入伍。

另外,1966年夏天,信陽地區出現多年不遇的高溫旱災,糧食大減產。一年災荒,往往三年翻不過身,當時家裡兄弟多的男孩子就外出當兵,也是當年大批農村青年應徵入伍的原因之一。

今日光山風光

火車從信陽站南下,從湖南懷化進入貴州省境內,到達貴陽站時,向坤山下車了,因爲他要到達的的部隊是14軍41師123團,當時駐地是貴陽市修文縣。火車繼續向前開,邱型柏和楊金山到達雲南14軍40師駐地。

二、首戰老山,任主攻團副團長的向坤山戰後被降爲副營長

在信陽,筆者覺得光山人最精明。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剛開始的80年代初,大批光山人就遊走各地經商做小買賣,收毛髮、收辮子,精打細算賬目清。光山老鄉向坤山到123團後,先後任四連戰士、文書、班長,1973年提幹任排長,1974年10月任團司令部軍務參謀,後任作訓參謀,1979年2月對越作戰時,已任41師123團作訓股長,負責本團所屬部隊的訓練、考覈,演習、作戰方案制定等工作。

向坤山年輕時英姿

該團作戰方向在雲南省河口縣東北對面。2月19日,123團打下越方孟康縣城後,沿着8號公路南下,之後轉入7號公路向越方縱深爲麻和郭敦進軍。向坤山和擔負穿插任務的三營一起行動,當部隊抵達爲麻地區17號高地前沿200米開闊地時,被敵人猛烈的炮火壓得擡不起頭來。

情況緊急,向坤山瞅準時機,提槍猛然向高地衝了過去,剛躲到一棵大樹旁,敵人一串高射機槍子彈打過來,插進離他只有10釐米的樹幹上。他吐口氣鎮靜一下,利用地形地物衝到了距敵人很近的散兵坑裡觀察敵情,然後指揮部隊正面牽制,右翼突破,利用敵人炮火準備的瞬間,很快佔領了17號高地,爲全殲爲麻守敵立下頭功,戰後榮立二等功。

1979年8月,向坤山任123團二營營長,1980年5月,調14軍教導大隊訓練處處長,1983年3月,任軍司令部作訓處副團級參謀。1983年12月,14軍奉命收復老山,軍指將作戰任務交由40師,並配屬軍直及41師部分部隊。

當月,向坤山離開軍作訓處,調到40師118團擔任副團長,當時40師已基本明確由118團擔任主攻團打老山,119團打左翼的松毛嶺,120團擔任預備隊。

向坤山(右)與118團團長劉永新(中)

很巧的是,當向坤山在軍作訓處工作時,副處長就是來自息縣的楊金山,他比向坤山晚到作訓處4個月,但到職時就是副處長。向坤山就任40師118團副團長時,師作訓科長就是邱型柏,此時也是副團級幹部。三人坐同一列火車到部隊,均參加過79年對越作戰並倖存下來,之後各自進一步歷練,到1984年老山作戰時同爲副團級幹部。

1984年4月28日,老山戰鬥打響。副團長向坤山帶一營向老山東南處的1072高地穿插。因原定從山腳穿插路線被軍首長否定,改爲向上提高400米,從山腰一條小路穿插,路程拉長,耗費時間倍增,向坤山召集一營幹部開會,將既定的28日2:30開始越境穿插時間提前到0:30。

28日當天戰鬥結束後,打主攻的三營和助攻的二營均完成當日作戰任務,唯獨打穿插的一營沒有實現作戰目標,一路上遭敵炮火轟炸,部分班排被打散,損失慘重,直到第二天上午在預備隊120團支持下,才徹底打下1072高地,團首長作戰決心至此得以完全實現。

戰前抵近偵察|向坤山(後)

一營沒有按時完成任務,軍政主官被追責,加強一營指揮的向坤山副團長提前2小時開始穿插而沒有事前向上級彙報的事也暴露出來,最終向坤山被降爲副營長,在7月中旬帶領一營進入那拉戰區防禦,雖然巧炸敵人彈藥庫也未被記功。

8月4日,118團撤出戰區回到昆明駐地。向坤山一直爲自己和一營官兵向上級澄清真相,經過多方冷靜、理性調查之後,之前對他的錯誤處理決定一項項被撤銷,最終恢復原職務。1986年底,向坤山以副團職幹部轉業回鄉工作,2013年在光山縣政法委書記崗位上退休。

向坤山|中

三、新縣的邱型柏後來被授予少將軍銜,58歲時因病去世

邱型柏入伍後,在14軍40師120團當戰士、班長,後任團司令部保密員、排長、四連連長,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二營5連指導員。2月17日,戰鬥打響時,120團二營、三營擔任預備隊。2月19日中午,118團攻陷老街,之後120團主力接替向縱深穿插。

新縣風光

2月25日,邱型柏和連長陳鳳祿指揮5連沿公路向南徵(越方地名)行進時,遭到兩側三個高地敵軍猛烈阻擊。五連傣族戰士巖龍在後面追趕部隊時跌落山谷,左轉右轉時迷路,誤入敵軍陣地,憑藉配發的一支56式半自動步槍和隨身攜帶的手榴彈斃敵56人並全身而退。

孤膽英雄巖龍

巖龍打掉數個敵重機槍火力點,支援本連迅速攻下三座攔路高地,創下了79年對越作戰個人斃敵數量最高記錄,被軍委授予孤膽英雄稱號,也是五連79年作戰最大的榮耀。

巖龍訓練照

戰後邱型柏升任二營營長,並進入軍校學習二年,畢業後於1983年8月擔任40師司令部作訓科長,協助師長劉昌友指揮老山作戰。1984年10月,劉昌友升任14軍副軍長,原師參謀長王繼堂接任師長,主攻老山的118團團長劉永新升副師長,邱型柏離開作訓科接任118團團長,而向坤山此時仍在該團擔任副營長,爲洗刷個人冤屈而努力。

1985年2月,邱型柏先後擔任40師參謀長、41師副師長、41師師長、31師師長,2001年擔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並被授予少將軍銜。2005年回到內地,先後擔任貴州省軍區司令員、雲南省軍區司令員,2011年5月8日因肝癌醫治無效在昆明去世,時年58歲。

邱型柏

三、息縣的楊金山後升任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被授予中將軍銜

楊金山進入部隊後,被分到40師直屬工兵營。他來自息縣縣城,幹部家庭出身,算是城市兵,比當時部隊的大多數農村兵腦子活,有見識,用信陽話來說就是有眼色,會混事,當然軍事技能相當不錯。他先在工兵連當戰士,後到連部當文書、班長、營部書記員,後提幹進入師工化科任參謀,1979年對越作戰時,楊金山已任師作訓科參謀,此時邱型柏任120團五連指導員,向坤山任123團作訓股長。

息縣標誌牌坊

戰後,楊金山調任118團任作訓股長,1981年1月,離開團機關任三營營長,118團也是他和邱型柏、向坤山三人共同工作過的部隊。1983年7月,楊金山離開118團,接替他擔任三營長的就是後來被譽爲鐵血營長的臧雷。楊金山任營長時,118團團長是劉永新,參謀長是張又俠,張後任副團長、119團團長。

接任三營長的臧雷|右

楊金山從營長崗位調任14軍軍作訓處任副處長,級別是副團級,協助軍長劉子波指揮老山作戰。戰後不久,擔任軍長不足一年半的劉子波調任昆明陸軍學院任院長。1985年10月,楊金山由副處長升任正處長,直到1990年調任31師任參謀長,後任副師長、師長。

劉子波|右

1995年8月,楊金山由31師長調任成都軍區作戰部部長,接替他擔任31師師長的就是邱型柏。之後,楊金山先後擔任14集團軍參謀長、成都軍區副參謀長,軍區裝備部部長,被授予少將軍銜。2009年12月,調任西藏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中將軍銜。

金山在西藏時

在西藏工作三年半,2013年7月,楊金山調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成爲三人、甚至同批入伍到雲南14軍的那批信陽籍戰友中成就最高的。

作者簡介:深耕10年對越作戰歷史和當代優秀軍人事蹟,忠於史實,文字乾淨簡練流暢。強軍路上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