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女打AZ併發經濟艙症候羣 獲20萬救濟金
臺中一名30歲女性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左側膕靜脈深層血栓,左下肢腫脹疼痛不良於行,經疫苗受害救濟審議委員會審議核予20萬元救濟金。(資料照片)
新冠疫苗開打後,接種後出現落髮、心悸甚至是血栓等後遺症時有所聞,臺中市迄今有877件COVID-19疫苗受害救濟案件申請,目前中央已完成審議116案,其中只有10案獲救濟,獲救濟比例只有8.6%;其中一例是30歲女姓在接種AZ疫苗後出現左側膕靜脈深層血栓,也就是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羣,左下肢腫脹疼痛不良於行,經審議核予20萬元救濟金,爲10案中最高額。
臺中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1年9月26日臺中市COVID-19疫苗受害救濟案件申請877案,已完成審議116案,經審議結果計10案獲救濟,此10案受害者年齡介於23至79歲; 救濟金額從5000元到20萬元不等。
獲最高救濟金額20萬元的是一名30歲女性,他在去年6月間接種AZ疫苗後沒多久就出現左下肢腫脹疼痛,經檢查發現左側膕靜脈深層血栓經審議委員審議,最後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 18 條第 1 項嚴重疾病給付規定,核予救濟金新臺幣 20 萬元。
其中年紀最輕的23歲女姓是接種AZ疫苗後同樣出現下肢極度肢體腫脹,就醫診斷爲蜂窩性組織炎,經審議不能排除與接種 COVID-19 疫苗無關,而核予救濟金新臺幣 1 萬元。
臺中榮總心臟內科醫師王奇彥指出,去年AZ疫苗開打後,他臨牀上遇到10多例個案自述打完疫苗後出現下肢靜脈栓塞造成單側下肢腫脹疼痛等患者,這種俗稱經濟艙症候羣的疾病,過去好發在骨科開刀後需長期臥牀、懷孕或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有這些危險因子再加上久坐久站等不良習慣誘發,輕者下肢腫脹疼痛、潰瘍,嚴重可能會併發肺栓塞致死的風險。
而臨牀已有報告顯示接種AZ疫苗造成下肢靜脈栓塞的疑爲疫苗誘發免疫反應所致,臨牀治療主要還是先給予抗凝血劑藥物,如效果不佳可再採導管介入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