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酒便利的新週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肖夏 重慶報道

入股幾年甚少露面的實控人,第一次給酒便利帶來這麼高關注度。

酒便利(838883.NQ)上週公告,收到控股股東河南僑華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河南僑華)出具的告知函。告知函的內容顯示,近日河南僑華無法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餘增雲取得聯繫。

次日,酒便利公告了其主辦券商光大證券的風險提示,披露河南僑華已將所持酒便利96%以上的股份質押給銀行,提到酒便利存在“實際控制人無法取得聯繫”和“實際控制人可能發生變更”兩項風險。

餘增雲是華僑控股集團、華僑商業集團、華僑基金等多家浙江公司的實控人,近期失聯後旗下公司的黃金理財項目無法兌付,引起投資人關注。

酒便利對外強調,實控人並不參與酒便利的經營管理,所有工作都正常開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聯繫了鄭州、西安、北京等地多家酒便利門店,對方均表示顧客可正常下單,門店可正常送貨,有門店提到,中秋還在開展促銷活動。

關於河南僑華所持酒便利股權的質押期限和狀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繫了酒便利方面,截至發稿未能獲得迴應。

酒便利2010年誕生於白酒大省河南,在省內建立根據地後擴展到北京、西安等省外城市,2016年掛牌新三板。在吸引了光大證券、聯想控股、河南國控基金等資本進入後,酒便利收穫了華僑商業集團青睞,後者2020年通過旗下公司入股,並於2022年通過河南僑華取代創始人成爲實控方。

在創始人管理期間,酒便利從年營收不到一個億,到營收超過10億元,成爲國內少數邁過這一門檻的酒水連鎖企業之一。

轉換東家後,酒便利的業績大起大落,先是2022年營收倒退並報虧,緊接着2023年營收大漲八成創下歷年新高。今年上半年,酒便利增長再度放緩,淨利潤下滑近半。對於近年業績,有股東也多次提出異議。

白酒行業深度調整的客觀現實,疊加內部矛盾和實控人的突發情況,爲邁入新週期的酒便利帶來了多重挑戰。

新東家剛控股就質押股份

華僑商業集團與酒便利的股權關係,是疫情期間才建立的。

2020年下半年,華僑商業集團子公司浙江僑華商貿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僑華)首次成爲酒便利的股東,持有3.69%股份。這一年儘管受到疫情影響,酒便利營收首次逼近10億元關口,淨利潤增長了五倍以上。

2021年11月,酒便利第二大股東聯想控股旗下的佳沃集團,將其所持29.8%股份轉讓給了浙江僑華旗下的河南僑華,作價2.98億元。加上此前入股的股份,華僑商業集團持股超過33%,成爲僅次於創始人之一王雪的第二大股東方。

新東家看上去來頭不小。

入股之初,華僑商業集團就表態要加大對酒類上下游產業鏈的滲透,培育酒類產業生態鏈,並提出要進軍新零售第一方陣。實控人餘增雲出生於1978年,2003年本科畢業於杭州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他名下除了華僑商業集團,還有華僑控股集團、華僑基金、浙江華僑實業有限公司(下稱華僑實業)等一批關聯公司。

控制酒便利,是實現其酒類生態鏈佈局的前提。2022年3月,河南僑華與酒便利創始人之一、第一大股東王雪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王雪將其持有的785.25萬股對應表決權委託給河南僑華,佔總股本10.45%。

至此,河南僑華合計控制酒便利超過40%股份的表決權,成爲酒便利的控股方,餘增雲取代王雪成爲酒便利的實控人。

2023年4月,河南僑華出資收購了王雪手中大部分股份,並通過大宗交易增持,正式成爲第一大股東,王雪從酒便利退出。

雖然控制了酒便利,但是餘增雲本人並未直接參與經營,而是靠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

先是2021年華僑商業集團時任副總裁劉鵬成爲酒便利董事長、總經理。2023年,同樣來自華僑商業集團的蔡立斌接過酒便利的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後者曾在華潤萬家工作二十多年,有長期從事零售行業的經驗。

然而也是這一年初,距離獲得酒便利控制權還不到一年,河南僑華就將股權質押給了銀行。

2023年1月,河南僑華將其從聯想控股接過的近30%酒便利股份質押給了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用於爲母公司浙江僑華從銀行融資提供質押擔保。

此後,河南僑華又於2023年8月、9月將其從王雪手中接過的股份質押給了中國農業銀行杭州分行。根據今年9月10日的公告,即便是2023年1月最早質押的一批股份,至今也還未辦理解除質押登記手續,已質押的股份佔到河南僑華所持酒便利股份的96.26%。

酒便利公告稱,相關風險不涉及影響公司持續經營能力,但同時提到,如果控股股東質押的股份被行權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

同樣由余增雲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已經被凍結了股份。9月19日晚創興資源公告,控股股東華僑實業持有本公司的23.9%股權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分局凍結。這當中的65%此前已經被餘增雲質押。

從6家門店到行業頭部

回過頭來看,華僑集團看上去名頭不小,其實歷史並不長。

餘增雲控制的幾大實體中,華僑控股集團成立於2016年,華僑實業成立於2018年,華僑商業集團成立於2021年,經營歷史都不如酒便利。

2010年,王雪、沈麗波、張立三人合作在鄭州開出酒便利首批六家門店,賣點是20分鐘送達,號稱“以救火的速度送酒”。彼時酒仙網剛問世一年,1919已在成都經營數年,各方都看上了賣酒這門傳統生意。

隨後幾年,酒便利摸索出“互聯網+呼叫中心+實體門店+前置倉+20分鐘配送”模式,開始走出鄭州,在河南省內開展布局。

2014年,在河南站穩腳跟後,酒便利進入北京市場。這一年,酒便利的門店總數達到100家,年銷售額達到2億元。2016年,酒便利進入西安市場。

隨着業務擴張,酒便利也進入了融資週期。

酒便利2015年獲得了光大證券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6年獲得了聯想控股數億元的戰略投資,2018年獲得了河南國控基金、貴州仁懷酒投等多方的上億元投資。其間,酒便利於2016年登陸新三板。

然而問世後很長一段時間,酒便利並不賺錢,和當時不少同行一樣,其早期關注是如何搶佔市場份額和實現盈利模式的創新。

比如掛牌新三板的2016年,酒便利的門店規模已經躋身行業第四,成爲頭部酒水連鎖品牌之一。這一年,酒便利推出特許經營業務,開始直營和加盟兩條腿走路。到2017年酒便利門店超過200家,僅用三年門店數量就實現翻倍。

一直到2018年,酒便利才第一次實現盈利,當年營收已經超過7.5億元,但全年淨利潤不到800萬元,並沒有根本上改變賣酒這門生意“利薄、波動大”的屬性。

投資方的退出週期也逐步逼近。

儘管掛牌多年,新三板的酒類流通企業並沒有等來轉戰A股的機會。2021年開市的北交所,也對企業轉板設置了財務指標要求。而酒便利一直到2020年淨利潤才第一次站上千萬元門檻。

新週期多重挑戰

聯想控股退出後,華僑集團接過的酒便利是一家有一定體量且能盈利的酒水連鎖。

2022年,酒便利門店超過300家。2024年,酒便利門店接近400家,在全國有600多萬會員,在河南省外,除了北京、西安、杭州等華北、華東城市之外,開始拓展到廣州、惠州等華南城市。

不過酒便利的業績並沒有隨着門店持續增長而穩步提升,而是反覆波動。

2021年,酒便利的營收10.76億元,淨利潤6217萬元,是歷年最好業績。但很快在2022年,受到大本營河南市場表現不佳的影響,酒便利營收倒退至9.4億元,並且時隔五年再次報虧,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管理層的調整。

2023年,在以蔡立斌爲首的新管理層帶領下,酒便利全年營收大漲至17.45億元,創下歷年新高,也實現了扭虧。

同行們也已經拉開了差距。2023年,華致酒行的營收突破100億元,酒仙控股集團和1919的全年交易額都宣稱超過100億元。

今年上半年,酒便利增長再度放緩,半年營收9.5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近49%。今年白酒消費端降溫,已經體現在了各家酒水連鎖的報表裡。

對於近年業績和管理層的表現,其他股東也有意見。2023年年報、2024年半年報中,董事焦永新都表達了異議。焦永新是河南旭新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的實控人,後者是酒便利的第三大股東,持股7%。

針對2023年報,焦永新對酒便利的利潤、公司董事會、高管管理及經營能力都表達了質疑。針對2024半年報,焦永新的異議包括兩方面:各項費用增加與收入增加不成正比,導致利潤大幅度降低;經營數據存在異常,經營決策不符合商業實質。

今年上半年,酒便利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6%,銷售費用同比增長20.4%,管理費用同比增長近26%,財務費用同比增長高達52%,都明顯超出收入增速。

半年報解釋,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新開門店導致房租,人工成本增加,三方渠道的持續宣傳推廣,導致銷售費用增加,新設門店也導致與租賃相關的利息支出增加,此外公司短期借款的增加導致借款利息增加。

在酒便利現任董事長、總經理蔡立斌看來,當前的出路是繼續爭取市場份額。在近年9月初的一場行業論壇上,蔡立斌表示,在酒業調整期,酒商應該要力爭做到規模第一,因爲市佔率越高現金流越好,現金是平穩度過週期最好的工具,“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但擴張門店已經導致酒便利的現金流承壓。

2024年上半年末,酒便利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爲3132.33萬元,低於過去三年同期,同時其短期借款超過2.15億元,是去年同期的一倍以上。

中國酒類流通依舊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連鎖率僅有個位數,酒便利仍然還有很多機會分走更大的蛋糕。但前提是其股權關係和管理隊伍能保持穩定。

實控人“失聯”帶來的不確定因素,爲酒便利的前景暫時畫上了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