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老車被撞壞…幼女一句「車車看醫生」 整理師廖心筠知足:珍惜擁有的
圖爲車禍示意圖。圖/ingimage
20年的老車,是最棒的車車!
前陣子,我和先生出了車禍。對方從巷子開出來時沒注意來車,撞上直行的我們。結果我們的後車門被撞凹,後保險桿也斷了,慶幸的是我和先生都沒事,而且當時女兒不在車上。
撞到我們的車主沒有保險,聽到車廠維修估價時,他語帶諷刺地說:「你們的車都二十年了還要修?報廢還差不多!」先生聽了沒有生氣,只是禮貌告訴他,「沒關係,我們就交給保險公司處理。」
這臺二十年的老車,是先生外公的遺物,我們不在乎它的品牌,也不在乎它的老舊。因爲它陪伴了我們好久,載我們到處跑,幫我們擋風遮雨。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臺老車早就該換了,但對我們而言,有它的陪伴就很滿足。就像我們開着公公的紅色廂型車去環島,一樣是老車,我們卻是滿足又感恩。
女兒童言童語:我們家車車受傷了
那天晚上,女兒聽到車子送修了,天真地說:「我們家的車車受傷了,要去看醫生,等它修理好了就可以載我們。車車很勇敢,它是最棒的車車!」
那一瞬間,我發現孩子和父母的價值觀是一樣的。
我很「滿足」,我已經「夠好」了
我們珍惜擁有,樂於分享,不過度獲取,也不追求物質享受。對我們而言,知足是最大的擁有。《滿足:與其追求幸福,不如學習懂得知足》這本書提到,很多人以爲「幸福」和「滿足」是一樣的,其實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幸福」是進攻式的,就像競賽一樣。我們以爲和別人比較,勝出的人就獲得了幸福,所以常常陷入無止盡的消費和獲取,又一次次對本來期待的事物感到麻木,這樣效法有錢人的生活,反而變成負債式的享受。
「滿足」卻是退守式的,它建立在正面樂觀的心態之上。我們降低物質要求,讓自己想辦法適應現實,不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重要的是沉穩和心靈平靜,重要的是我們活着,並在其中發現某些值得堅持的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曾說:「學習珍視你所擁有的。」
我們總是羨慕他人,卻沒有好好檢視自己,其實我們已經「夠好」了。與其追求幸福,不如懂得知足,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是「夠好」就好。
人生的幸福感有七十五%來自於生活小事,剩下的二十五%纔是來自於人生大事。所以把每一刻過好,享受當下更重要。快樂的人生,來自於有意義的生活,當一個人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對人生是感到滿意的,好心情便油然而生。
熱愛人生,享受心靈的富足
在每一次的收納工作結束後,即便我的身體很疲憊,但只要想起這幾天的充實、屋主的笑容、嶄新的空間、屋主未來在此展開的新人生,我都會再次肯定自己,這個工作實在太棒了!
而且我發現,我和夥伴在進行收納時,總是覺得時間過得飛快,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當心流產生時,意識運作會更敏捷,行動也會無縫接軌,產生忘我的愉悅感受,讓人全然沉浸在天人合一的美好中,是真正純粹的滿足。
《姐,整理的是人生:收納教主廖心筠,從斷舍離、整理收納到領悟人生幸福的旅程》。圖/商周出版提供
我常在想,工作的意義不在於做什麼,而是如何做。我熱愛我的工作,熱愛我的人生!在這些年的整理工作中,我看到很多人達成目標,卻忘了初衷,走到人生轉折或陷入危機時,才自問自己在哪條路上?才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有多不快樂?才發現心中更大的空虛,才知道自己爲了成功付出多少代價?尤其是失去自我。
生命終有時,我們一定要在那天來臨之前,爲自己活過一次!問問自己,是什麼讓我的人生有了意義?我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我的人生究竟想要什麼?什麼對我來說是重要的?
我想,擁有的多,不一定讓人滿足;擁有的少,也不一定讓人貧乏。人的一生不在於擁有多少,心靈的滿足纔是真正無價。
(本文摘錄自《姐,整理的是人生:收納教主廖心筠,從斷舍離、整理收納到領悟人生幸福的旅程》,商周出版,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