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入圍書單|社科經濟
書評週刊編輯部的年度書選已經持續存在了逾二十年。在這二十幾年中,我們選出了衆多觸動心靈、啓發智識、開闊眼界的書籍,試圖讓這些書籍幫助我們相對更好地面對生活,面對自我。
駐足回想,這些被精心選出的書籍到底是什麼?某個層面說,也是一個個“我”,那些寫作者之“我”,無論他們書寫的是文學、歷史、社科還是藝術、新知,其根底皆是個體之我。
也許我們可以進一步問詢,這個“我”又是什麼?是一種巋然不動、自足自立的存有嗎?並非如此。借用辛棄疾詞中的著名意象說,我見青山,青山亦見我;我與青山彼此看見,彼此塑造。我們通常認爲的“我”,並非單純的知覺者,而是包含了“我”與外在世界——那遙遠的過去、凌亂的現在以及預想出的未來——之間的一切互動,在這互動的關係中,“我”和“我”的特性逐漸成型、豐盈又不斷變動。
因此,這些好書中展現的,更多的是寫作者之“我”與世界的關係,他們對世界與生命的感知、理解與領悟。正是在對這些領悟的閱讀中,我們看到生命困惑、痛苦、愉悅、狂喜的豐富可能性。
今年,我們再次從本年度出版的書籍中精選出了74本值得一讀的優秀作品,與讀者一同從這些書籍中望見世界與我。
本篇爲“社科經濟”類的書目和推薦理由,共計16本。接下來,我們將推送“新知生活”類。
12月6日《新京報·書評週刊》B01-B08
“我見青山”
2024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
開幕在即
閱讀榜單即將揭曉
今年,我們從2024年1月到2024年12月出版的新書中,經過編輯部層層篩選,選出文學藝術、人文歷史、社科經濟、兒童新知生活四類共計74本好書。
在74本入圍推薦書單的基礎上,我們邀請了12位業內專家學者研討,最終由編輯部根據專家評委投票意見,確定2024新京報年度推薦最終書單。
最終書單將於2025年1月11日在“2024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現場公佈。
——社科經濟——
推薦理由:自20世紀以來,“娜拉”在中國始終以新女性的形象而聞名。然而百年間,圍繞“娜拉出走”的討論風向持續發生變化。該書首次系統梳理了“娜拉”這一形象在近代中國傳播與演變的歷史。20世紀初《玩偶之家》傳入中國時,胡適、魯迅等新文化男性知識分子曾對“娜拉”這一形象進行過本土化改造。從原版娜拉走出“夫家”到中國娜拉走出“父家”,無形中延續着既有的男性本位價值觀。相比於男性敘事而言,這種深層的男性本位敘事長期隱秘宰制着社會意識。該書最終提出,近代中國新女性的最大難題,其實恰恰在於走着一條男性提供與指導的路,同時還須面對男性本位的輿論種種不公平的苛責。
推薦理由:木材的需求在古代社會無處不在,如宮殿、寺廟、住宅、橋樑和防禦堡壘等。與莊稼、手工業不同,一棵樹長成可伐可用的木材得用上數十年,它可能是一個人的半生,如此漫長的等待,似乎並不能激發人們的動力。何況還有火災、旱災等不可抗拒的風險。不過也就是在這裡張萌發現了傳統市場經濟的活躍之處,人們通過把山地所有權、租佃權劃分爲可以交易的股權,把未來的、需要漫長等待的收益轉化爲現金流,應對了風險。她的描述對象既有種植者,也有牙行經紀人、運木工、官員和行會。讀者從中可讀到木材市場的金融史、行業史,也可讀到傳統中國的市場發展史,在那裡,古代市場絕不是人們時常以爲的“沒有生機”。
推薦理由:日常語言中涉及性別的慣用語不在少數。每當我們想要貶斥一個人時,總能想到許多與女性相關的髒話。長期以來,這些性別偏見在語言使用中相當隱蔽,且不太被在意。直到近幾十年間,它才日漸引起注意。《語言惡女》挑戰的正是我們最習以爲常的語言。通過系統梳理語言使用習慣,作者發現許多髒話最初並不“辱女”,而是我們的文化和日常實踐在影響語言的結構與內涵。全書試圖擊破語言背後的父權結構,重思語言中的陷阱與力量,並嘗試用重新定義的語言創造每個人都能得到尊重的新世界。
推薦理由:漢語中一直有關於無名之“衆”的說法,但直到20世紀上半葉,“羣衆”才成爲書寫的對象。但“羣衆”指的是誰?在這本書中,作者聚焦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小說、哲學、詩歌與心理學文本,關注的不是羣衆的社會構成,也不是羣衆運動的動員機制,而是彼時的中國知識分子如何言說“羣衆”。這背後反映的實則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如何以科學、文化或意識形態之名,言說各自的激情與焦慮。這種既期望融入集體,又希冀保存自我的矛盾,一直是知識分子與羣衆關係的主線之一。而該書也在歷史的縱深中揭示了這對關係的另一種可能性,即每個人如何通過自我批判來改造羣衆,這曾是二十世紀羣衆政治的一大核心問題。
推薦理由:這是一部在英文世界早已被廣泛閱讀和談論的性別社會學作品。全書從男性視角深入了父權制的毛細血管,將自己作爲方法剖析一個白人中產異性戀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感知到的種種特權。在作者看來,男性承擔責任最重要的阻礙在於他們不願意讓自己被內疚和羞愧淹沒。即便這之中有人試圖改變,也會被困在個人主義的世界模型中,難以釐清個人和社會系統間的關係。同時該書還闡釋了父權制從來不只是兩性之間的議題,它在更深層次上縱容的是一種將支配與控制當成目的本身的邏輯。從這個意義而言,關注所有特權和壓迫形式,並嘗試不斷削弱它們就會成爲共同的前進方向。
推薦理由:在一個日益極化的網絡空間中,不帶立場、標籤地討論與對話似乎已經成爲奢望。傳播學中的“迴音室效應”經常會被用於對這一現象進行解釋:人們沉溺於同質化信息與觀點的“繭房”之中,變得難以傾聽異見。那麼如果能走出迴音室,網絡對話可能變得更理性嗎?克里斯·貝爾的這部作品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當人們走出迴音室,突然暴露在和自己非常不同的意見面前時,反倒傾向於更極端地維護自己原有的意見。正如書名所說,社交媒體如同一面架在人與人之間的棱鏡,與我們對話的他人如同被扭曲的幻影。在走向極化的誘惑面前,人性的抵抗可能比我們想象中更爲脆弱。
推薦理由:雖然同爲化石燃料,但煤炭與石油在政治上的意義迥然不同。煤炭曾經賦予工人爭取訴求的力量:它的稀缺性和開採方式使得工人們擁有了隱形的“權力”,也曾經讓西方的寡頭政治倍感壓力。然而在20世紀中期,廉價而又豐富的石油開始逐漸被大規模使用。它似乎“永不耗竭”,由此產生了西方國家基於無限增長哲學的經濟觀念;它具備高度的流動性,一個全新的能量流通網絡逐漸成型。而出於維持石油供應的戰略需要,宣揚民主話語的西方也開始依賴一個“不民主”的中東。這本書敏銳揭示了能源與現代政治之間複雜的勾連關係,逐一解構“民主”“發展”等政治“神話”。
推薦理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南側靠近77街的人類學展廳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人類學博物館之一,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民族學收藏。薛茗在字裡行間的講述中,不斷地邀請讀者在曲折生動的故事背後,思考博物館中“看不見的”人和物與外在社會的聯繫,進一步反思人類學博物館在當代社會的功能和責任。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導了一系列遠征,帶回了豐富的人類學收藏。時至今日,這些收藏正在接受着現代人類學“去殖民化”“去西方中心主義”目光的尖刻審視。若想擺脫“歷史殘留品”的角色,人類學博物館需要重新審視藏品與觀衆的關係,成爲“文化碰撞的場域”,激發不同文化背景的觀衆展開激烈和深度的討論。
推薦理由:該書是關於外賣騎手的紮實民族誌調研。學者孫萍長期追蹤平臺勞動者的職業發展與變遷,從勞動者個體生命的整體性出發,全方位揭示了外賣騎手的生存處境。藉由外賣勞動,全書還瞄準了一種更爲深刻而廣泛的勞動變遷,即過渡性如何逐步成爲現代人勞作的基本形態。當“過渡”成爲常態,勞動者在技術、規則與管控中如何建設自我的主體性。勞動這一抽象名詞得以重新與個體生命經驗交匯,最終獲得了紮根於大地的生命力。從這個角度而言,該書也爲當今的數字勞動與平臺勞動研究提示了新的道路。
推薦理由:1929年至1933年之間發源於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是上個世紀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的經濟衰退期。儘管經濟極度困難,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同時是一個文化爆炸的年代,文學、電影、音樂、戲劇、攝影乃至裝飾藝術領域都涌現出大量耳熟能詳的傑出作品。迪克斯坦不僅關注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還深入挖掘它們對社會心理和政治語境的反映,探討經濟危機如何激發社會想象,促使創作者把目光聚焦在普通人如何在困境中忍耐地生活和相助相依。《在黑暗中舞蹈》打破了固有印象,刻畫了一個危機與希望並存的年代。當代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啓發,藝術與社會的互動可以如何迴應時代挑戰,給予普通人頑強生活和展望未來的勇氣。
推薦理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因爲罕見的思考廣度而成爲過去幾十年來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和知識分子之一。這本回憶錄完成於森的耄耋之年,取名“四海爲家”(Home in the World)概括了他的漂泊人生:印度孟加拉灣、加爾各答,緬甸曼德勒,英國劍橋,構成其前半生的成長和求學之路。在這條不同尋常的路上,他見聞了貧困、邊緣、不平等。如在少年時期,他目睹了孟加拉大饑荒,發生在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不幸暴力也折磨着他。森的文字平易質樸,讓讀者願意跟着他的回憶去理解他“來時的路”。他後來爲何要寫《貧困與饑荒》《身份與暴力》等書?其道德的基礎、學術的動力都在真實世界。
推薦理由:該書是從“性”出發對當代性別議題的一次集中剖析。全書觸及許多最新性別議題,呈現出議題背後的倫理複雜性。例如對校園性騷擾案件的討論中,我們已關注到未徵得同意的性行爲的傷害性,那一次雙方都同意的性行爲是否就毫無問題?在權力差別之下又是否存在真正的同意?不只在兩性之間,對“性”的討論還濃縮了近年來女性內部的分歧。從更廣闊視野看,如今輿論場圍繞性別議題的爭議焦點之一,逐漸偏向了是否要選擇讓實際的女性陷入貧困,以此爲名義解放所有女性。但這種邏輯假設很可能導向象徵性的政治。該書核心提示的是在運動進程中對處於權力困境的女性的關注。
推薦理由:主流經濟研究有“理性選擇”之說。而這一假設其實並未取得全面性的“勝利”。行爲經濟學是其挑戰者之一。行爲經濟學不斷加入種種此前未被觀察的非經濟因素,如心理的、文化的、社會網絡的,希望重新理解和糾正人們在經濟活動中作決策的偏差。羅伯特·薩格登致力於行爲經濟學研究,不過,他拋棄了“偏好”分析框架,強調了個體選擇自主性的重要性,在他看來政策的目的也當由“糾偏”轉向擴展市場參與者的選擇範圍。他用“利益共同體”來概括市場併爲它辯護,認爲市場不僅是逐利之地,也是一種幫助人們互惠互利合作的重要社會機制。市場的合理性由此得到重塑。
推薦理由:斯拉沃熱·齊澤克,當代最熱的哲學家和知識明星之一。除了出版了大量的著作,他還在媒體上發表評論,參演電影,以幾乎無所不在的姿態參與到大衆文化之中。有人稱他爲分析犀利的“文化巨星”,有人則認爲他是不務正業的“宮廷小丑”。儘管研究齊澤克的作品甚衆,但少有人追問一名哲學家的走紅作爲一種現象,何以可能?以色列新銳學者埃利蘭·巴萊爾的這部作品獨闢蹊徑,藉助對齊澤克相關資料的深度挖掘,對齊澤克的成名之路進行了社會學考察。這不僅讓我們重新認識這位當紅哲學家,更令我們反思一個更爲重要的時代命題:在一個“眼球經濟”盛行、流量至上的時代,成爲一名知識分子究竟意味着什麼?
推薦理由:在今天任何一種公共討論中,程序正義與權利的話語都不可能缺席。然而,當我們自以爲現代國家的法治觀念是一種“天然之理”時,卻又不能忘記這些機制偶然形成於歷史中,其背後的爭論與妥協依舊需要追尋其歷史。本書從中世紀的歷史中追尋了法治原則的起源和流變,而得出的結論卻並非是形而上的或者樂觀的——今天無可或缺的權利與正當性話語,在起初卻是觀念與利益紛爭時,妥協與擱置爭議的結果,權利話語不能實現一個期許中的美麗世界,卻保證了異端存在與爭辯的理由。這種曾經爲了抑制彼此敵意的妥協之策,卻成爲了奠基現代政治與法治最重要的原則。
推薦理由:職業教育處於教育的暗面,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在大多數時候,職業院校的任務被認爲只是讓學生快速掌握某門技術,與機器配合,以一技之長謀生。徐平利在職業院校工作,見證了職業教育的努力,也目睹了其困境。他最終在教育史上找到了裴斯泰洛齊。這是一位18世紀的瑞士人,開創了職業教育,卻被現代人忘記了他作爲“職業教育之父”的身份,只認他是哲學家、平民或兒童教育家。他關於職業教育的種種主張,在工業革命和機器崛起的效率主義擴張之下遭遇“失落”。徐平利的《尋找裴斯泰洛齊》希望把他帶回現代人的視野。唯有以人和生命爲方向的教育範式才能讓職業教育在“文憑社會”和“人工智能”的種種圍困中突圍。
點擊圖片
進入“新京雅集”選購
2024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入圍書籍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 。作者:新京報書評週刊編輯部;導語:張進;視覺設計:劉曉斐;編輯:甘甜 宮子 荷花;校對:薛京寧 。歡迎轉發至 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衆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週刊」設置爲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打開2024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入圍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