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雲林PM2.5濃度全臺之冠 二氧化氮以北市最高

根據環境部統計去年各項空氣污染指標,PM2.5年平均濃度以雲林最高,主要是少雨、弱風天數多,污染物易累積;臺北市則因交通運具多、盆地擴散不易,二氧化氮濃度居全臺之冠。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

根據環境部統計去年各項空氣污染指標,PM2.5年平均濃度以雲林最高,主要是少雨、弱風天數多,污染物易累積;臺北市則因交通運具多、盆地擴散不易,二氧化氮濃度居全臺之冠。

根據環境部資料,依照不同污染物區分,比較民國112年各行政區空污年平均值,細懸浮微粒(PM2.5)以雲林縣達19.3微克/立方公尺(μg/m3)最高,其次爲嘉義縣市及金門的18.8μg/m3,離環境部所訂中南部年平均值15μg/m3仍有一段差距。

若以懸浮微粒(PM10)觀察,同樣以雲林縣41.5μg/m3最高,其次依序爲彰化縣40.8μg/m3、嘉義縣40.2μg/m3,但皆在環境部所訂PM10年平均值50μg/m3以下。

但觀察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濃度,則以臺北市13.87ppb全臺居冠,第2名爲高雄市11.49ppb,其他新北、桃園、新竹市、臺中等地區,也都相對偏高。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長張順欽告訴中央社記者,臺灣各地空氣品質受氣候及地形影響大,以PM10爲例,由於濁水溪在風強時易有揚塵,因此在流域附近的彰雲嘉一帶都易受影響。

另外在NO2部分,張順欽解釋,主要是與移動污染源及地形有關,臺北市車輛多,再加上盆地地形、擴散不佳,因此濃度相對較高;而NO2也是臭氧的前驅物,所以西半部整體臭氧濃度也都高於東半部。

PM2.5的部分,張順欽說,主要原因是去年臺灣中南部地區日降雨量較少,在低風速、少雨環境下,PM2.5不容易擴散,造成局部污染物累積。

張順欽提到,環境部已持續加強空污改善,如揚塵事件日從106年的59次下降到去年的4次,改善幅度超過9成;而第一期空污防制方案(109年至112年)也積極推動淘汰老舊車輛,其中大型柴油車汰除約7萬輛,老舊機車則由698萬輛降爲266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