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研究稱“早熟”科學家的數量出現激增
1月6日(星期一)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研究稱“早熟”科學家數量激增
“早熟”科學家是指那些在職業生涯早期即成爲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作者。一項針對數十萬位科學家發表論文的分析顯示,“早熟”科學家的數量近年來顯著增加。
分析表明,這些“早熟”科學家中有許多發表了“極端”數量的論文,平均每週超過一篇。研究還發現,這些作者的論文自我引用比例顯著高於平均水平。通常,科學論文中約13%的引用爲“自我引用”,但部分“早熟”科學家的這一比例高達25%至50%。
這項分析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專注於元研究(即研究如何進行研究)的研究團隊完成,結果已發佈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研究團隊通過綜合指數確定被引用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標準是其引用次數在所在領域排名前2%或在所有領域排名前10萬。團隊將“早熟”科學家定義爲首次發表論文後8年內進入高被引科學家行列的人,而“超早熟”科學家則是在5年內進入這一行列的人。相比之下,一般科學家從首次發表到進入被引最多者行列平均需要36年。
分析顯示,從2019年至2023年,“早熟”科學家的數量從213人增加到469人,“超早熟”科學家從28人增至59人。這表明年輕科研工作者在職業早期取得高影響力的現象正日益普遍。
《科學》網站(www.science.org)
科學家將腫瘤細胞植入魚中,以尋找個性化治療方法
魚類能幫助找到更好的癌症治療方案嗎?一項即將在葡萄牙啓動的臨牀試驗旨在驗證這一問題。這項爲期五年的研究由葡萄牙尚帕利莫基金會(Champalimaud Foundation)領導,是首個隨機試驗,患者將接受在植入其癌細胞的斑馬魚胚胎中測試過的藥物治療。此前的回顧性研究顯示,這種“斑馬魚替身”(zavatar)技術能夠有效識別成功的治療方法。研究人員希望此次試驗能夠證實其能爲患者帶來實際益處。
患者腫瘤的個體差異(如基因、新陳代謝和生長特性)常令腫瘤學家在選擇治療方案時面臨難題。由於缺乏精準手段,患者可能需要經歷多種有害治療以找到有效方案。儘管基因組分析能夠篩選出潛在療法,但即便患者攜帶某種突變,也無法保證治療一定奏效。
爲了尋找更可靠的替代方法,研究人員過去十年間一直在開發“斑馬魚替身”技術。他們從患者身上分離出癌細胞,用熒光標記後移植到透明的斑馬魚胚胎中,斑馬魚胚胎能夠在母體外自然生長。隨後,研究人員在魚體內加入抗癌藥物或施加輻射,觀察熒光標記的腫瘤細胞反應,以判斷患者腫瘤對相應治療的敏感性。
“斑馬魚替身”技術還能夠幫助排除可能無效的治療方案,從而避免患者承受有毒但無效的治療。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睡眠不佳與不想要記憶的侵入性有關
英國東英吉利大學(UEA)的一項研究揭示,睡眠質量差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繫,可能源於大腦中負責抑制不想要記憶的區域功能缺陷。
睡眠問題在許多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和維持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這種關係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爲睡眠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繫提供了新的認知和神經機制見解。這些發現或可推動針對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的新治療和預防策略的發展。
研究人員通過功能性神經成像發現,睡眠剝奪導致記憶控制能力下降,與支持記憶抑制的大腦區域難以激活密切相關,而這些區域的夜間恢復能力則依賴於快速眼動(REM)睡眠。
研究人員表示,“不愉快經歷的記憶通常會在某些提醒下侵入意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侵入性記憶是偶然且短暫的干擾,但對於抑鬱症、焦慮症或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者來說,它們可能反覆出現,生動且令人不安。”
2、研究發現某些細菌能幫助植物保持健康
植物要想保持健康,需要在生長和抵禦有害細菌之間找到能量分配的平衡。然而,這一複雜平衡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被理解。
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答案:植物根部周圍聚集的一些無害甚至有益的細菌。
最近發表在《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的一篇文章指出,某些土壤細菌能夠影響植物的生長和防禦平衡。這些細菌通過產生一種酶,降低了植物的免疫活性,從而促進根系更長的生長。
爲了尋找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細菌,研究團隊研究了一些經過基因改造的植物。這些植物對一種稱爲鞭毛的蛋白質表現出增強的免疫反應。鞭毛蛋白是植物甚至人類宿主免疫反應的重要觸發因素。
研究人員通過遺傳和生化分析證明,一種名爲枯草酶的分泌酶能夠降解鞭毛蛋白中特定的片段。這種降解抑制了植物的免疫反應,同時促進了擬南芥幼苗的根部生長,從而爲植物的生長和健康提供了幫助。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一種發現隱藏超大質量黑洞的新方法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起源是天文學中未解之謎。這些龐然大物可能起源於早期宇宙,也可能通過吸積物質和與其他黑洞合併逐漸成長。當超大質量黑洞即將合併時,會產生引力波,這種時空漣漪在宇宙中傳播。
目前,已探測到的小質量黑洞的引力波信號均源於恆星坍縮的殘餘物。然而,超大質量黑洞對的引力波頻率極低,現有技術尚無法探測。未來,歐洲空間局(ESA)的“激光干涉儀空間天線”(LISA)項目有望提高低頻引力波的探測能力。然而,即使技術進步,識別這些超大質量黑洞的信號依然是一個巨大挑戰。
此外,歐洲脈衝星計時陣列(PTA)的最新結果支持了超大質量黑洞雙星系統的存在。然而,這些證據是間接的,來自許多遙遠雙星的集體信號所產生的背景噪聲。
爲解決這一難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利用小恆星質量黑洞雙星發出的引力波中的微小變化,探測超大質量黑洞。這些小雙星如同燈塔,通過它們信號中的調製揭示質量在太陽1000萬至1億倍的隱藏超大質量黑洞雙星的存在。
2、中國科學家成功展示自旋波集成量子存儲器
量子存儲器在構建大規模量子網絡中起着關鍵作用,通過將短距離量子糾纏連接成遠距離糾纏,有效克服光子傳輸損耗。稀土離子摻雜晶體是實現高性能量子存儲器的理想候選者,集成固態量子存儲器已經通過先進的微納米制造技術成功實現。
然而,現有的集成量子光存儲器僅限於在光激發態中存儲信息,這使得存儲時間受限於激發態壽命,難以實現按需檢索。
自旋波存儲通過將光子轉移到基態的自旋波激發中,爲延長存儲時間和按需檢索提供瞭解決方案。然而,這一技術在集成中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分離單光子信號與控制脈衝引發的噪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團隊近期突破了這一障礙,成功展示了自旋波集成量子存儲器。他們在Eu:YSO晶體中通過飛秒激光直接寫入技術,製造了圓對稱波導,用於實現基於偏振的噪聲濾波。同時,結合時間門、光譜濾波晶體及反傳播配置等技術,研究人員成功分離了單光子信號與強控制脈衝共傳播的噪聲。
團隊還實現了兩種自旋波存儲協議:改進的無噪聲光子回波(NLPE)和全原子頻率梳(AFC)協議。
這一成果標誌着自旋波量子存儲器從實驗室到實際應用邁出了關鍵一步,爲多路複用量子中繼器的開發和便攜式高容量量子存儲系統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