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測自然科/重點時事圖表、科普新知大補帖 量子電腦、碳費徵收一次看懂

114年學測將於明年1月18(六)至20日(一)舉行,自然考科於第一天下午登場。聯合報系資料照

114年學測將於明年1月18(六)至20日(一)舉行,自然考科於第一天下午登場,考試時間爲12:50-14:40,共110分鐘。《聯合新聞網》整理了考前必看三大重點,除了統整今年學測、分科出題方向的「考題趨勢分析」外,還有以圖像說明相關領域時事的「圖表看時事」,以及可增進閱讀素養與科普新知的「科學人雜誌」,協助考生事半功倍奪高分!

114年學測考試日程。圖/大考中心114年學測簡章

目錄:考題趨勢分析|圖表看時事|科學人雜誌

▌考題趨勢分析:

以下爲考生回顧今年學測地科及分科自然三科的考題,此次分科物理試題中間偏難,出現新課綱上路後首見的實驗題;化學科閱讀量大,少有創意性或和時事連結的題目;生物科題幹長度較往年縮短不少,亦有部分記憶性試題;學測地科試題則多取材生活情境,並結合探究與實作內容。考生可參考近年出題方向,以利掌握複習要點。

【物理】

北市教師解題羣認爲今年分科物理的試題「中間偏難」,計算量偏多,6成試題都需動筆算,更出現「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課綱實驗題,如第7題爲電流天秤實驗題、21至23題爲認識電磁波實驗題組。

闈場內教師評析,今年物理試題基本題和素養題目兼具,更包含新穎須整合應用的題型。師大附中教師陸怡中表示,此次試題比去年分科難一點,沒有非常繁雜的計算,但需要一定閱讀能力,程度好的學生還是可拿高分。

【化學】

化學科方面,教師分析,今年分科化學科試題難易度適中、閱讀量大,少有創意性或和時事連結的題目。教師指出,試題需要用到很多計量概念,欠缺整合高層次能力的數據圖表分析試題,對於熟習基本知識與考古題的學生較爲有利。

補教老師黃鑫認爲,考卷的解題關鍵在時間分配,新課綱上路以來題目普遍閱讀量大,選擇題解題若拖太久,就可能讓非選題沒拿到應有的分數。另外,黃鑫也提及,不管是學測還是分科測驗,有機化學的比率異常的高,將成爲未來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主題。

【生物】

觀察今年分科的生物試題,北市教師解題團評析其難易適中,題幹長度相較往年縮短不少,整體仍考覈心能力,希望學生具備各章節核心知識,再融入分析、歸納、整合和實驗探究能力,同時也側重圖表判讀、閱讀、擷取資訊和科學研究方法。

此外,今年知識題比重提升,對於真正想讀、認真讀生物的學生有利,也提醒考生不應存有僥倖心理,認爲會解閱讀測驗就能佔上風,還是要熟悉生物學課本基礎知識。

【地科】

地球科學的部分,113年學測試題多取材生活情境,包括地震預警、礦牀、再生能源入題,試題更結合探究與實作內容,例如藉由地震資料和地震預警概念,預估具破壞力的地震波到城市的時間;混合題則透過圖表分析、撰寫成因等方式,評量考生的作圖、推理和敘述觀點的能力。

▌圖表看時事:

・圖表看時事/讓8歲童擺脫洗腎人生 圖解亞洲首例分肝種腎、3難點一次看

8歲的吳小妹罹罕見癌症「威爾姆氏腫瘤」,兩顆腎臟嚴重變形,只得手術切除,多年以來靠洗腎續命。臺北榮總腎臟移植團體以「無中生有、分肝種腎」,在她的肝臟找出健康肝靜脈,再利用捐贈靜脈製作出延長通道,「把肝臟切開後,再把腎種進去」,將大愛捐贈的成人腎臟移植於她的肝臟內,幫助她脫離洗腎的命運…

分肝種腎 過程一次看。製表/元氣中心

・圖表看時事/碳費2026正式開徵!一圖看懂費率、對象、收入用途

環境部9月9日召開第5次碳費費率審議會,討論包含費率訂定法制作業、費率調整規畫,以及不同費率方案對個別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等,審議委員初步建議,一般費率起徵價格每公噸300到500元,預計2030年將調升到1200至1800元,優惠費率則保留至下次會議討論…

碳費定義與徵收對象、用途一覽。製表/生活中新、財經中心

・圖表看時事/COP29挑戰大…守住升溫1.5℃防線 圖解氣候融資缺口與3大協定

第29屆氣候峰會(COP29)11月13日起舉行爲期兩天的世界領袖氣候行動峰會,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在開幕儀式強調,必須守住氣溫升高1.5℃的防線,呼籲G20國家要挺身而出。

古特瑞斯指出,開發中國家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需求,到了2030年可能出現高達每年359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他也點出氣候融資的重要,認爲COP29的任務必須拉下氣候融資的高牆,而已發展國家不該讓巴庫空手而歸,COP29必須針對氣候融資達成共識…

氣候融資巨大缺口。製表/國際中心

》》點我看所有圖表看時事

▌科學人雜誌:

・科學人/量子電腦問世後…世上還有不可破解的加密法? 密碼攻防史一次看

美國數學家修爾(Peter W. Shor)在1994年提出修爾演算法,證明量子電腦可以在足夠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因數分解,代表現在廣泛使用的公鑰加密法,在未來恐怕就不再安全…

・科學人/每年千起有感地震 由1999~2024年臺灣地震分佈圖看東西部差異

高畫質版臺灣地震地圖。資訊繪圖/沈志全|圖表設計/林奕文

由於臺灣位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且西部有多處活躍的斷層帶,因此地震次數頻繁。根據中央氣象署的統計,臺灣每年至少發生上千起的有感地震。然而提到地震,許多人還是會回想起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

・科學人/改寫對地球內部的理解! 科學家發現早已沉入深處的「古老海牀」

最近,馬里蘭大學的地質學家們發現了一片在恐龍時代就已經沉入地球深處的古老海牀,這片神秘的隱沒帶將改寫我們對地球內部的理解。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科學人/突破性研究!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效應 在量子系統中也出現

2000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觀察到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現象,這個稱爲彭巴效應的現象至今依然令人費解。近日由愛爾蘭三一量子系統團隊的古爾德教授於《物理評論快報》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證實這一奇特效應在量子物理領域中也有出現,並揭示了它在量子系統中的運作原理,爲實驗的可重複性提供充份的實驗條件…

》》點我看所有科學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