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自然/物理看課本大重點 化學計量必考 生物聚焦傳染性疾病
113學年升大學學測約12萬人報名,1月20日至22日登場。本報資料照片
113學年升大學學測約12萬人報名,1月20日至22日登場。聯合報連續5天在聯合新聞網推出考前衝刺系列報導,邀請高中教師、補教名師分析今年命題趨勢以及答題策略,幫助考生拿高分。
●物理命題都是大重點 考前閱讀課本最安心
被考生問到如何掌握物理考科時,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指出:「掌握大考中心網站公告的測驗目標和命題範圍,再讀一次課本內容,演練五年學測考過的試題,應該可以安住你的心。」
近年學測物理科的命題方向都是課本的大重點,簡麗賢舉例,像是發生光電效應的要件爲何、物質波理論說明什麼,光的干涉與繞射說明光具有什麼性質,核分裂和核融合有何不同,理想氣體分子運動論壇到什麼重要概念等。
簡麗賢表示,科學新聞往往是命題的靈感,以今年發生的事件來說,他建議考生留意今年韓國的常溫超導體風波、泰坦號內爆事故、諾貝爾物理學獎阿秒脈衝光技術等等,這類題目可能會附上短文,讓考生從文中擷取訊息並結合先備知識作答。
面對學測物理科的基本試題,簡麗賢建議考生閱讀課本,好好地把概念複習一次,建立完整的概念。現在的命題趨勢不是「刷題」就可以應付考試,而是要有用概念面對新的題目的能力。
●化學反應與化學計量是必考重點 難度高
建國中學化學教師趙君傑表示,化學課綱的編排是有層次性的,從原子結構、元素週期性到不同化學鍵的差異,建立好物質的基本概念後,就進入化學科每年必考的重點:化學反應跟化學計量,尤其化學計量、溶液和濃度的計算題通常難度比較高,考生可以加強這個部分。考生需留意的概念還有如何用解離度區分強酸與弱酸、用輕離子逆推PH值等等,這類題目的答對率往往偏低。
實驗也是化學考題的重點,趙君傑指出,必修化學只有4個實驗:物質的分離、硝酸鉀溶解度的測定、酸鹼指示劑和界面活性劑。其中,界面活性劑是這幾年常出現的考題,界面活性劑的清潔能力容易受到軟硬水等因素的影響,常會用來檢測水質的好壞。
趙君傑分析近年較少出現新聞時事題,但可分爲3個大方向討論。環境化學的部分,二氧化碳減量、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海洋酸化、碳捕獲都是考生可以注意的;新興材料方面過去考過可燃冰,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的鈉離子電池,考生能在考前稍微研究一下其原理;生醫技術是化學、生物容易共同出現的題目,新藥開發、基因工程的技術可能會以文章的形式出現在題目中。
●傳染性疾病年年考 考生可留意黴漿菌
必修生物分成3個單元:細胞、遺傳和演化,大園國際高中生物教師張智豪分析近年考題,發現出題趨勢偏向後兩者,最難的考題則集中在遺傳的部分。
張智豪提醒,生物的傳染性疾病幾乎年年都會考,去年的考點是COVID-19,今年則是黴漿菌,雖然黴漿菌偏向課外內容,但可能會透過閱讀文字介紹再讓考生回答。今年出現的黴漿菌本身是沒有細胞壁的細菌,張智豪指出,考生複習時需留意病毒與細菌有什麼不同,尤其在疾病的治療上會有不同的方式。時事的部分除了黴漿菌以外,mRNA疫苗也是近年生物學重大趨勢。
在作答上,張智豪認爲相比其他3個自然的學科,生物科的答案不會那麼明確,考生要選出「最爲正確」的答案,且常常藏在很小的細節之中。圖表的部分考生可以參考考古題,複習圖表判讀的題型,他也提醒「一分證據說一分話」,除非課本有提過相關概念,否則考生針對圖表不能做過多延伸。
●素養題先看題目再閱讀 不是寫多字就得分
近年素養題、閱讀題型爲出題趨勢,簡麗賢指出,這類題目常是由短文搭配圖表或示意圖的題型,他建議考生先看題組的子題在問什麼,再回頭看文章。面對文字量大的題目,趙君傑提醒,有些問題可以直接連結到學科知識作答,有些是要閱讀文章才能知道。
另外,近1、2年的混合題常會有簡答題,要考生從題幹敘述寫出判斷的理由,簡麗賢表示:「不是寫很多字就可以得分」,而是要回答到關鍵核心,考生也要記得配合題型標出座標、物理量、單位。趙君傑強調學生在論證時要有明確因果關係,回答時要對應到提問。
閱讀課本的優點是「掌握基本得分題」,以108年的學測題爲例,本題是必修物理內容,爲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電力與磁力,強力與弱力,課綱針對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的描述屬於概要陳述,如果考生能閱讀課本,應可闡述題目所需的幾個重要概念,進而作答。
113年學測,哪些科學新聞可能成爲命題素材?圖/簡麗賢老師提供